王建強
柴胡疏肝散加味在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王建強
目的 分析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的效果。方法 90例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患者,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5例。兩組均采用西藥治療, 觀察組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的75.56%;并發癥發生率為2.22%低于對照組的13.33%, 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效果確切, 能有效提高治療總有效率,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值得臨床推廣。
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柴胡疏肝散加味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胃黏膜淺表性炎癥,主要是由細菌、病毒、循環及代謝功能障礙、心理因素等原因導致胃發生炎癥而引起。而肝胃不和證是慢性淺表性胃炎中的一個證型, 所占比例最大[1]。其早期癥狀為上腹脹痛、食欲不振等, 病情發展時可出現反復出血、噯氣呃逆、舌紅苔薄黃等癥狀, 嚴重可引發一系列并發癥。臨床上大多給予患者藥物治療, 本院為探究柴胡疏肝散加味應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的療效, 特采用不同的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 并將兩組治療效果對比。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5例。觀察組中女20例, 男25例;年齡25~70歲, 平均年齡(50.14±7.11)歲;病程1~6年, 平均病程(2.53±1.55)年。對照組中女22例, 男23例;年齡26~71歲, 平均年齡(51.45±7.81)歲;病程10個月~6年,平均病程(2.48±1.52)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 具體如:口服阿莫西林, 每6~8小時1次, 0.5 g/次;奧美拉唑, 2次/d, 0.2 g/次;克拉霉素膠囊, 2次/d, 2.5 g/次;膠體果膠鉍, 飯前口服, 3次/d, 2粒/次。以上藥物連續服用2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配方為:白芍15 g、甘草15 g、香附15 g、雞內金15 g、柴胡12 g、建曲12 g、陳皮12 g、枳殼12 g、廣木香12 g、黃連6 g。痛甚而噯氣嘔吐者加沉香6 g、砂仁6 g、延胡索15 g;神倦乏力者加南沙參30 g、茯苓30 g;痛勢急迫、泛酸嘈雜、舌邊紅者加焦梔子15 g、烏賊骨15 g。1劑/d, 水煎分3次服, 連續服用2個月。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食欲不振、反復出血、噯氣呃逆和舌紅苔薄黃等臨床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 患者的上腹無壓痛或觸之不適感;有效:以上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有所緩解;無效:以上臨床癥狀較治療前無改變甚至惡化[2]。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 對照組為75.56%。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后, 觀察組1例并發癥發生(貧血), 并發癥發生率為2.22%。對照組6例并發癥發生, 其中4例貧血, 2例胃潰瘍, 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 我國的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且該病的臨床癥狀如不能及時緩解, 可出現一系列并發癥甚至發展成胃癌[3,4]。臨床上大多給予患者藥物治療, 西藥應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中雖有一定的療效, 但不能徹底治愈, 且長時間大劑量的服用可導致不良反應發生。而柴胡疏肝散加味中的柴胡和枳殼能解郁止痛;白芍能和血活血;香附能舒肝通絡;甘草能調和諸藥。且經研究表明, 柴胡疏肝散加味可提高胃細胞的免疫功能, 激活和增強多種免疫胃細胞和胃細胞因子抗病毒活性, 減輕細胞變性壞死, 作用持久且緩和[5]。
本院給予觀察組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該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5.56%)高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2.22%)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證效果顯著, 能有效提高治療總有效率,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兒率, 值得推廣應用。
[1] 趙小紅.柴胡疏肝散聯合生物反饋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觀察.貴陽中醫學院學報, 2014, 36(2):88-89.
[2] 鞠紅艷, 吳若岱.胃康靈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觀察.當代醫學, 2014, 20(18):135-136.
[3] 郭憲政, 劉曉峰.理氣活血法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45例.中醫研究, 2013, 26(7):40-42.
[4] 金陵.“健脾和胃通絡湯”治療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56例.江蘇中醫藥, 2013, 45(12):40.
[5] 田友.小柴胡湯加味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90例.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3, 7(10):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20
2015-02-11]
473405 河南省唐河縣張店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