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霞
瑞芬太尼靶控輸注用于肝臟部分切除術的臨床研究
郭玉霞
目的 探討瑞芬太尼靶控輸注用于肝臟部分切除術的臨床研究。方法 60例行肝臟部分切除術的患者, 根據瑞芬太尼血漿靶濃度將患者分為瑞芬太尼2 ng/ml組(A組)、瑞芬太尼4 ng/ml組(B組)、瑞芬太尼6 ng/ml組(C組), 每組20例。觀察三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A、B、C三組在T1~T3時間點的平均動脈壓與心率明顯低于T0時間點,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983, P<0.05)。結論 瑞芬太尼靶控輸注用于肝臟部分切除術效果顯著, 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及心率有所降低, 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極具臨床推廣價值。
瑞芬太尼;靶控輸注;肝臟部分切除術;效果
將硬脊膜外腔阻滯與全身麻醉聯合應用的麻醉方式是部分醫院的常規方式之一。靶控輸注是一種靜脈麻醉方式, 廣泛用于靜脈全身麻醉復合硬脊膜外腔阻滯中, 目前, 在國內外已有大量關于瑞芬太尼靶控輸注的臨床研究, 但用于肝臟部分切除術的報道較少[1]。本次研究抽取本院行肝臟部分切除術的患者6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探討瑞芬太尼靶控輸注用于肝臟部分切除術的療效,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行肝臟部分切除術的患者60例, 根據瑞芬太尼血漿靶濃度將患者分為A組、B組、C組, A組男10例, 女10例;年齡38~70歲, 平均年齡(45.3±8.1)歲;病程20 d~10年, 平均病程(3.2±3.8)年。B組男9例, 女11例;年齡37~71歲, 平均年齡(45.2±9.0)歲;病程22 d~11年, 平均病程(3.3±3.7)年。C組男11例, 女9例;年齡39~72歲, 平均年齡(45.4±8.2)歲;病程21 d~10年, 平均病程(3.2±3.9)年。排除智力障礙及精神類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組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并被詳細告知研究過程, 簽署知情同意書。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術前均未用藥。進入手術室后, 在靶控間隙硬脊膜外腔置管, 將顱內靜脈開放, 方便輸液及給藥,橈動脈置管用于監測動脈壓及采集血樣, 將多功能監護儀連接上, 連接聽覺誘發電位指數。經硬脊膜外腔導管注入1%利多卡因(湖南天鑫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263) 4 ml, 確定麻醉平面及有無循環、呼吸異常。采用法國麻醉輸注工作站血漿靶控輸注方式給予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97), 選用Minto的藥代動力學參數。將A(瑞芬太尼2 ng/ml)、B(瑞芬太尼4 ng/ml)、C(瑞芬太尼6 ng/ml)三組分別注射相同劑量的瑞芬太尼, 患者進入麻醉狀態后注射琥珀膽堿(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581,)1.5 mg/kg, 行氣管插管, 給予維庫溴銨(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941)0.1 mg/kg間歇正壓通氣。手術開始前在硬脊膜外腔追加注射0.375%布比卡因(濟南永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566),總量12 ml。麻醉維持瑞芬太尼靶控輸注復合連續硬脊膜外腔阻滯, 其濃度不變, 直至手術結束, 術中每隔1 h于硬脊膜外腔追加注射0.375%布比卡因3~5 ml。
1.3 標本測定與觀察指標 標本測定:靶控輸注開始(T0)及靶控輸注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 抽取2 ml橈動脈血, 經肝素抗凝后置于含枸櫞酸的試管中, 隨后置于-20℃環境中保存。采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技術檢測血中瑞芬太尼濃度。
觀察指標:觀察各時間點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的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A、B、C三組在T1~T3時間點的平均動脈壓與心率明顯低于T0時間點,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x-±s)
靶控輸注是以群體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原理為基礎, 通過血漿的藥物濃度維持麻醉深度。三組研究中, 瑞芬太尼的血漿靶濃度不同, 因此, 麻醉深度也不盡相同,所有患者均在瑞芬太尼靶控輸注復合硬脊膜外腔阻滯下完成手術, 滿足切皮、探查等刺激麻醉要求, 起到較強的鎮靜作用[2,3]。
本組研究中, A、B、C三組在T1~T3時間點的平均動脈壓與心率明顯低于T0時間點, 與李敏等[4]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因而, 本組研究可進一步證實, 瑞芬太尼靶控輸注用于肝臟部分切除術效果顯著, 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及心率有所降低, 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極具臨床推廣價值。
[1] 燕鑫,包全,安娜, 等.肝臟部分切除術在復發性上皮性卵巢癌肝實質轉移治療中的價值.中華腫瘤雜志, 2011, 33(2):132-137.
[2] 吳輝,馮德元,張雷華, 等.腹腔鏡肝臟部分切除術.肝膽外科雜志, 2010, 18(6):462-464.
[3] 高寶柱,趙茗姝.兩種麻醉方法對肝臟部分切除術后肝功能影響的比較.天津醫藥, 2010, 37(8):659-661.
[4] 李敏,王浩,繆長虹, 等.瑞芬太尼靶控輸注用于肝臟部分切除術的準確性評價.上海醫學, 2013, 36(2):109-1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32
2015-03-27]
277011 山東煤炭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