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萍 李立群 郝軍鋒 肖漢紅 梁鳳 陳釗
利培酮治療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臨床觀察及其護理干預的研究
彭燕萍 李立群 郝軍鋒 肖漢紅 梁鳳 陳釗
目的 分析和研究利培酮治療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反應觀察及護理干預方法。方法 112例精神病住院女性患者, 按照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6例。對兩組患者均使用利培酮進行治療,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特色護理,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護理效果的評估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產生的副反應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精神狀態及恢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將利培酮應用于女性精神病患者治療中, 療效比較顯著, 低劑量應用時, 患者不良反應較輕, 高劑量應用時, 患者不良反應較明顯, 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不同時期, 給予相應護理干預, 對提高患者預后及其生活質量均有重要意義。
利培酮;精神病;護理措施
利培酮是新型抗精神病類藥物, 屬于苯并異惡唑的衍生物[1], 其對多巴胺與5-羥色胺的受體均有較強抑制作用,能夠有效治療精神病患者的陰性與陽性癥狀, 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2], 臨床應用較廣泛。而且利培酮的不良反應較輕, 易被患者接受, 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好, 但需加強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護理工作, 避免出現不良后果。本文選取精神病住院女性患者112例, 給予利培酮進行治療, 觀察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對護理措施進行總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療的112例女性精神病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54歲, 平均年齡(37.8±5.7)歲, 病程0.3~14年, 平均病程(4.5±2.6)年;觀察組患者年齡20~53歲, 平均年齡(37.3±6.0)歲, 病程0.5~15年, 平均病程(4.7±2.3)年。并已排除合并存在腦器質性病變患者、存在嚴重的內科疾病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已接受其他抗精神病類藥物進行臨床治療的患者。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利培酮進行治療, 利培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的初始劑量為1 mg/d, 2~3周內加至6 mg/d。7 d為1個療程, 共進行6個療程的治療。在患者的臨床治療期間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對患者的不良反應、臨床癥狀的護理及告知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等;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特色護理, 具體措施如下。
1.2.1 護理方法 根據患者病情發展情況, 將臨床護理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治療3周內, 第二階段為治療4周后。第一階段患者病情較重, 并且用藥后出現不同程度的失眠、錐體外系反應等藥物的不良反應比較明顯, 所以臨床護理干預以藥物的不良反應為主。第二階段患者病情好轉,自知力恢復, 并且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為體重增加與內分泌紊亂等, 所以護理重點以心理護理為主。
1.2.2 第一階段護理方法 ①加強病房安全管理: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時, 其興奮癥狀表現較明顯, 此時, 應做好各種防范性措施, 預防患者沖動行為發生, 對興奮癥狀表現較重患者, 應遵醫囑給予患者適量地西泮靜脈推注, 以緩解其躁動癥狀。②失眠護理:失眠是利培酮引發的主要不良反應, 患者表現為入睡困難或易醒、早醒等。護理人員首先應為患者營造一個較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 保持室內溫度與濕度適宜、空氣清新、避免強光刺激與噪音干擾, 囑患者不要喝飲料或看驚險的電視節目, 必要時, 可給予患者口服佳樂定, 以促進其睡眠。③嗜睡護理:隨著藥物劑量的增加,患者易出現嗜睡癥狀, 此時應加強病房內的保護措施, 加用床欄, 避免患者摔傷, 組織一些愉快輕松的娛樂活動, 為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以分散其注意力, 減輕嗜睡狀態。④錐體外系反應:患者服藥3周內, 其錐體外系反應表現較明顯, 主要癥狀為靜坐不能、肢體震顫。護理人員應及時告知患者這是藥物不良反應, 不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緩解其恐懼心理, 并照顧患者正常的生活, 保證其營養攝入。
1.2.3 第二階段的護理方法 ①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隨著病情的緩解, 患者自知力的恢復, 此時, 患者會感到絕望、內疚與自卑, 感到自己的生病增加了家庭的負擔, 影響了自己前程, 此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面臨處境表示關心與理解,與患者一起分析被其忽略的有利條件, 帶動或啟發患者轉消極思維為積極思維, 增加其戰勝疾病信心。②對癥護理:患者治療4周后, 易出現的不良反應為體重增加與泌乳癥狀。a.女性患者一般對個人形象十分注重, 為保持自身的體形于臨床的治療過程中可能會拒絕服藥或者減少服用的劑量或者控制自己的飲食, 嚴重影響了臨床的治療效果, 并且空腹進行服藥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的加重或者出現其他的意外事件, 常常會出現體重增加的不良反應, 此時應先向患者仔細的解釋, 消除患者的顧慮并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的安排,限制一些甜品等零食而不吃主食, 還可為機體能力較好的患者安排一些娛樂或者體育活動, 并每半個月進行1次體重測量, 盡量使患者的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b.此時期出現的泌乳素增加或者出現泌乳的不良反應情況, 可能會導致未婚的年輕女性患者存在一定的驚慌及不適, 應及時告知患者這也是一種不良反應癥狀, 而且是可以利用西藥的治療或者中藥的調理進行改變的, 對于女性的其他身體功能也沒有明顯的影響, 而對于那些泌乳癥狀比較嚴重及衛生自理能力較弱的患者, 護理工作人員應協助患者進行局部的衛生處理和保持清潔, 防止出現乳腺炎的等癥狀。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TESS不良反應量表[3], 其共分6個圍度, 34個小項,每小項分值均在0~3分,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不良反應越重。
1.3.2 PANSS癥狀量表[4]PANSS癥狀量表分為三個維度: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共計30小項, 每小項評分為1~7分,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精神癥狀越重。痊愈:癥狀評分減少>75%;顯著進步:癥狀評分減少在50%~74%之間;好轉:癥狀評分減少在25%~49%之間;無效:癥狀評分減少<25%。總有效率=(痊愈+顯著進步+好轉)/總例數×100%。
1.3.3 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是在精神科廣泛應用的專業評定量表之一, 一共有18項。按5類因子進行記分, 并將量表協作組增添的兩個項目(工作和自知力)也包括在內。利用此表觀察患者經護理之后病情的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第1、2、3、4、8周不良反應評分分別為:(1.64±0.27)、(2.12±0.13)、(1.95±0.20)、(1.38±0.21)分。對照組患者分別為:(2.81±0.42)、(2.85±0.32)、(2.98±0.12)、(2.14±0.28)分, 兩組比較, 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根據PANSS癥狀量表評定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4%;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8.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組在實施時期型護理干預后BPRS評分明顯高于僅施行一般護理的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副反應評分對比( x-±s,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

表3 兩組護理干預后BPRS評分( x-±s, 分)
利培酮屬新型非典型的抗精神疾病類藥物, 其是D 受體的拮抗制劑, 利培酮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特殊認知癥狀, 還可以改善其抑郁癥狀, 精神病患者在服用利培酮治療后, 更易接受心理方面治療, 臨床一直將其作為急性發作期精神類疾病患者治療的首選藥物[5]。患者在服用藥物治療期間, 不良反應發生程度隨著劑量增加而增加, 但不良反應較輕微,沒有出現肝腎功能損害病例, 是一種比較安全的抗精神病藥物。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 利培酮對女性精神病患者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病理癥狀均表現出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2周后, 患者臨床癥狀有顯著性改善, 這一結果與文獻報道相一致[6,7]。
大量資料研究證實[4], 利培酮安全性較高, 對患者認知功能無影響, 但患者服用藥物3周內不良反應較明顯, 針對患者不同時期出現的不良反應, 護理人員應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 可以減輕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程度, 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8]。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其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似[9,10]。
綜上所述, 利培酮應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療中, 療效確切, 加強臨床護理干預, 能夠保證治療順利進行。
[1] 劉殿敏.利培酮聯用丙戊酸鈉致意識障礙1例的護理.心理醫生(下半月版), 2012(3):82-84.
[2] 劉桂珍.抗精神病藥利培酮(維思通)致水腫文獻調查和護理對策.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 19(17):127-128.
[3] 熊明蘭.利培酮所致體重增加的護理干預效果研究.中國民康醫學, 2012, 24(4):216.
[4] 徐小燕.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病人的效果觀察與護理.當代護士(學術版), 2009(5):103-104.
[5] 鐘進.利培酮治療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的副反應觀察及護理干預.中國民康醫學, 2004,16(6):373-374.
[6] 蘇朝昆, 王躍升, 龔毅.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給藥方案調查及護理對策.中國民康醫學, 2011, 23(23):235-236.
[7] 拜有根, 閭金杰.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對照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2, 20(9):42-44.
[8] 阿朱娜·合力力.41例女性精神病患者利培酮治療所致不良反應臨床分析.中國民康醫學, 2011, 23(23):129-130.
[9] 于艷華, 劉金光.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 18(10):51.
[10] 郭影.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使用利培酮治療的回顧性研究.吉林大學, 20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46
2015-03-31]
540430 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