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島 066011) 楊金嶺

作為國內第一家鋁合金車輪制造企業,從2008年起,中信戴卡鋁車輪產品銷量蟬聯世界第一。在技術研發方面,中信戴卡始終注重技術進步與創新。2002年開始,陸續建立歐洲技術中心、日本技術中心、北美技術中心,完成全球研發布局,做到24h無間隙研發設計,保持制造技術國際領先性。
在生產工藝方面,中信戴卡努力實踐著由傳統制造業向現代化“智造”的轉變。擁有國際領先的鋁合金車輪制造鑄造工藝生產線、鑄旋工藝生產線、鍛造工藝生產線,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定制要求。公司旗下的KSM鑄造集團擁有世界領先的差壓和真空鑄造工藝,其中,差壓鑄造為其獨首創,是全球首家采用該技術大規模生產底盤零部件的企業。先進的制造工藝成功實現了零部件產品輕量化制造,順應了全球汽車產業節能減排趨勢的要求。
現有夾具不適用各種尺寸的車輪毛坯,更換頻繁,制造成本高,操作麻煩,浪費時間和精力。在現有的工藝條件下,鍛造的擴孔切邊模具不能沖輪轂中心孔,數控車床不能鉆孔只能擴孔,而旋壓機需要使用中心孔進行定位,所以預機加前必須使用鉆床鉆輪轂中心孔。原有的鉆床卡具為每個輪型對應一套卡具,不具有通用性,而且夾具體積龐大,制造成本高,更換費時費力。隨著輪型的不斷增多,需要的夾具隨之增加,這樣不但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占用很大的存放夾具空間,而且每次生產時都必須更換整套夾具,增加了現場工人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效率。
了解到以上的情況,鍛造技術科成立鉆床夾具設計改造小組,研究改進現有的鉆床夾具。對鉆床夾具的設計改造分為6個階段:①現有夾具使用狀況詳細調查。②設計改造可能性分析。③設計方案討論。④圖樣設計及外委加工。⑤安裝及使用跟蹤。⑥持續改進。
按照改造計劃,我們主要進行了以下工作:
(1)我們對鉆床夾具進行了詳細調查,發現問題如下:現有夾具不具有通用性,更換輪型時都要更換全部夾具,現有夾具體積龐大笨重(每套夾具都有幾十kg)更換費力費時,每次更換時都需要兩人合作,大約1.5h。現有夾具制造成本高,每套夾具成本大約4 500元,需要專門地點存放。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設計初沒有考慮到生產輪型的多樣性,僅僅是為某個輪型設計。
(2)我們本著通用性、靈活性、經濟性的原則進行了改造方案討論,一致認為新夾具應該分為兩部分:公用部分及調整部分,由于鍛造毛坯表面不光滑,采用徑向四點定位,軸向鍛造輪唇定位。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夾具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是普通鉆床夾具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改進的車輪鉆床夾具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改進的車輪鉆床夾具實物圖。技術方案為:改進的車輪鉆床夾具,包括左夾盤 6,右夾盤 5,鉆床連接板 4,設置動力氣缸2、氣源管線1 和氣動連桿 3。動力氣缸2與氣動連桿3連接,氣動連桿3與右夾盤5連接,氣源管線1連接動力氣缸2和氣源,可更換階梯夾爪7設置在左夾盤6和右夾盤5上。新夾具采用動力氣缸2、氣動連桿3替代了圖1中傳統的螺旋手柄2和螺旋推進桿1,通過動力氣缸2增加了夾盤夾緊速度,而且可以通過一套階梯夾持爪夾不同種輪型。

圖1 普通鉆床夾具示意

圖2 改進的車輪鉆床夾具示意
作為本實用新型夾具的實施實例,改進的車輪鉆床夾具包括左夾盤、右夾盤和鉆床連接板。其特征在于 : 設置動力氣缸、氣源管線和氣動連桿。動力氣缸與氣動連桿連接,氣動連桿與右夾盤連接,氣源管線連接動力氣缸和氣源,可更換階梯夾爪設置在左夾盤和右夾盤上。
我們對新夾具進行了試裝配(圖3是本實用新型改進的車輪鉆床夾具實物圖),該夾具主要分為三部分:通用固定盤、通用滑動盤、定位塊。更換不同外徑輪型時,只需要松開四顆定位塊固定螺釘,取下定位塊,放上新定位塊,擰緊四顆固定螺釘就可以加工新輪型。該夾具工作原理為:把清洗后輪放在通用固定盤和通用滑動盤上,打開節流閥,氣缸帶動通用滑動盤向通用固定盤運動,通過四顆定位塊夾緊輪轂,實現四點徑向定位。
軸向通過通用固定盤、通用滑動盤平面實現軸向定位。其中定位塊質量不大于1kg,更換夾具耗時不大于10min。經過一個多月的使用跟蹤,該夾具可以完全滿足生產,達到小組設計要求,至今一直在正常使用,沒有出現異常狀況。

圖3 經改進的車輪鉆床夾具實物圖
如附表所示,按照鍛造部現有20個輪型3個外徑規格計算,使用老夾具需要加工20套夾具,費用為10萬元;使用新夾具僅需要加工3套夾塊,費用為200元,節省費用9.94萬元。按照每5天更換一次夾具計算,老夾具每年需要消耗109.5個工時,使用新夾具每年需要消耗不到11個工時。

新老夾具對比
經過對比,我們認為這次改造非常成功,但是我們小組仍然在繼續關注,為適應以后的新輪型設計出更好的夾具。
通過努力,新設計出的快速鉆床夾具成本低,方便安裝使用,降低現場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的通用型鉆床夾具,但是這一點點成績僅能代表過去,以后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一定密切關注生產現場,主動了解市場的發展,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為戴卡集團鍛造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本結構已申請專利,授權公告專利號 CN 20314081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