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林 王學淵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審計收費方式上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主要采用的是計件制的收費方式,審計收費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了事務所的生存發展。然而從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收費現狀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弊端,本文從企業風險與審計收費的關系出發,剖析了審計收費的現狀,并提出了幾點完善審計收費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審計收費;問題;探討
審計收費,是指審計服務的提供方(注冊會計師)在提供審計服務后,向審計服務的接受方(被審計單位)收取的用于彌補在審計過程中審計服務提供方(注冊會計師)付出的成本的一定數額的費用。按照西方國家的研究成果,西方發達國家公認的審計等業務計費標準為審計等項目所需的審計工作小時。由于跟西方審計收費市場相比,我國審計收費市場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對審計收費問題的研究顯得十分必要。
一、企業風險與審計收費的關系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審計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企業對審計的作用的期望也在不斷提高,制度審計制度和詳細審計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企業的經營規模在不斷擴大,經濟交易事項和活動不斷的豐富和復雜,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量也在不斷增加,審計技術日益復雜,企業也要承擔一定的審計費用。在制度基礎審計的要求下,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做出了全面的評估,進一步確定了實質性的測試程序、范圍和時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企業高層管理者的串通,可能引起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從而失去了其制約管理層的作用,因此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研究新的審計模式,降低審計風險。
審計收費定價機制隨著審計模型的改變而改變,在風險導向審計模型下要求會計師事務所了解被審計企業的財務狀況、會計估計的選擇運用和會計政策,還要對被審計企業的經營風險和內部控制進行評估,確定審計的范圍,對于范圍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要擴大審計范圍,投入大量的審計資源,提高審計收費。對于整體風險較大的企業,會計師事務所潛在的訴訟風險也會提升,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會通過提高審計費用來彌補,可以說審計收費與企業風險是成正比的。
二、審計收費存在的問題
1.審計委托模式不科學
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著“內部人控制”的問題,這就導致了審計委托人和經營者同為一人的現象發生,也就是說經營者出錢來審計自己,當審計出現不符合規定的審計報告時,經營者會出于經營利益的考慮來與會計師事務所協調來改變審計意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也可能冒著風險改變審計意見。這樣的審計委托模式,就導致了我國審計市場長期處于買房的現狀,客戶處在了主導的地位,可以與審計事務所討價還價。
2.市場需求不高
商品價格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當市場需求不足時,肯定會導致商品價格下降。在我國審計市場中,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了主要的審計服務,最終需求是來自報表使用者即投資者、債權人與監督者。目前,我國投資者多為投機型,以投機為主的投資者不會給報表的需求方帶來高質量審計服務的動力,審計市場需求自然不高。在我國審計事務所還處在買方市場,主動權還掌握在客戶手里,審計收費受到客戶需求的影響較大。同時,在審計市場需求不高的情況下,事務所作為盈利性機構提升審計收費,這樣會丟失一部分,嚴重影響了事務所的長期發展。
3.相關審計收費法律法規不健全,缺乏監管
在我國審計市場中與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公司法》、《注冊會計師法》、《刑法》、《證券法》等,但是這些法律法規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目前在審計行業內部普遍的認為這些法律法規注重的是對注冊會計師的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不注重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賠償責任,由于我國關于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的相關法律還不夠完整,導致了合伙人低價攬客等問題的出現。同時由于每個法律法規的側重點不同,在對注冊會計師的處罰也會有所差異。
4.審計收費缺乏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度較低
審計收費披露不夠透明還表現為:上市公司在年報中,對審計收費披露的既包括了實際支付給會計師事務所的報酬也包括了應付報酬;許多上市公司在審計費用披露方面很不規范,特別是當審計費用發生較大變動和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時尤為突出,如不披露支付中期解聘事務所的審計費,或將審計費、差旅費、咨詢費等混合在一起披露,有的甚至不披露會計師事務所變更情況;還有的上市公司對子公司支付會計師事務所的費用只字不提;更有甚者,有少數上市公司甚至在年報中不披露任何審計收費信息。
三、完善審計收費的相關對策
1.加強企業風險管理
通過上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會計師事務所一般認為財務狀況較差的企業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相應的就會擴大審計的范圍,增加了一定的審計成本,自然提高了審計費用,由于企業的財務風險、經營風險與審計收費有著一定的關系,因此完善審計收費就要加強企業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由三部分組成:企業風險識別、度量、處理,企業可以根據以上三部分采用不同的對策。(1)在風險識別的階段,企業面臨的風險是復雜多變的,企業對風險的識別應該是連續不斷并且是制度化的,風險的識別方法也應該采用比較科學的方法,例如專業會議法、風險因素分析法、頭腦風暴法等,同時企業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宜的風險識別方法,由于企業面臨的風險復雜多變,有時單一的風險識別方法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采用多種風險分析方法是企業的必然選擇。(2)在企業風險度量階段,企業可以根據歷史資料進行比較分析,進行客觀的計量,采用盈虧平衡分析法、敏感分析法、概率分析法等,當企業缺乏相應的風險資料時,企業可以根據現階段掌握的資料和以往的經驗,進行主觀的估計。(3)在風險處理階段處理方法分為以下幾種:風險分散、風險規避、風險預防、風險轉移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驗情況選擇不同的風險處理方法,將風險降到最低。
2.建立科學的審計代理關系
為了改變審計代理的關系,2005年鄭佳軍和裘宗舜提出了相對于事務所、公司所有者、被審計公司管理層來說的第四方,它主要負責的是行使審計委托權和直接支付審計報酬,這樣可以保證審計的獨立性,遏制了審計收費討價還價的現象。其中這個第四方可以是財政部門,也可以是行業協會人員組成的一個職能部門,通過第四方可以進一步確定審計費用,這樣可以提升客戶與審計委托方的獨立性,提高審計的質量。
3.設立審計收費監督委員會
為了完善審計收費可以在財政部監督檢查局設立“審計收費監督委員會”,它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接受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并負責向社會公布審計的內容和支付的費用;與會計師事務所簽訂契約等,設立委員會保證了審計關系的主體三方在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性,可以有效的緩解審計收費問題給會計師事務所帶來的壓力。
4.鼓勵審計事務所之間進行合作,進一步提高收費標準
與國際“四大”相比,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在競爭力和業務水平上都不具備優勢,要完善審計收費水平就必須要加大小事務所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注重對員工的后續教育,進一步提高事務所的執業水平和專業素質水平。另外,事務所在借鑒國外審計收費經驗的同時,不能盲目的學習,也要鼓勵事務所采取“差異化”的戰略,結合自身經營情況,樹立自身的品牌形象,這樣才能與國際”四大“相競爭。
5.提高審計收費透明度和披露力度
事務所可以通過提高審計收費的透明度和披露力度來完善審計收費,公開披露審計收費信息有助于社會公眾對事務所進行監督,減少審計收費環節的不正當行為,可以有效的遏制運用價格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審計費用披露的主體可以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和公司,這樣可以使披露的內容得到相互驗證,進一步保證披露信息的全面、客觀、清晰和真實性。同時對于審計收費披露的形式可以采用報紙或者網址的形式,以方便社會公眾的查閱,可以進一步提高對審計收費監督的力度。同時上市公司也應該將披露審計費用及相關信息作為企業的應盡義務,任何企業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披露審計費用。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審計收費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要及時的發現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并結合審計收費未來發展的趨勢,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完善審計收費,使審計收費逐漸與國際接軌,促進我國審計行業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太鋼.我國審計收費現狀及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4).
[2]張國清.自愿性內部控制審計如何影響審計費用[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
[3]馮潔.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D].浙江工商大學,2012.
作者簡介:李相林(1968.07- ),佳木斯大學高級講師,主要從事物流成本管理、供應鏈管理;王學淵(1992.10- ),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