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文
[摘要]中國和美國在文化傳統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相應地,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也有各自的特點。若將中國和美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有機的融合,將會進一步增強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較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為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達到一定階級和社會水平,教育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而采用的方式和方法。由于中美兩國在文化傳統和社會制度方面存在不同,所以兩國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方法上也不盡相同。因此,對美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方法進行分析、對比,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鑒,對于進一步完善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
1、課堂集中教育
中國高校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都會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并規定相應的學分。經過多次課程設置的調整,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體系不斷優化。通過學習,起到了較好的效果。一是堅定了理想信念,使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弘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三是強化基本道德規范,遵守公民道德規則;四是全面培養和發展,倡導素質教育。
2、灌輸方法
中國高校習慣采用灌輸的方式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老師會系統地進行理論講授,使同學們內容明確,理解透徹。這也是我國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采用的方法。
3、社會實踐活動
中國高校積極倡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一是社會考察調查。學校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時期,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考察活動,使同學們了解國情,觀察社會,增強責任感。二是志愿服務活動。學校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通過走訪社區、敬老院、兒童院,開展生活、科技、生產、社會服務等各種服務活動,使同學們受教育。三是勞動教育。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植樹或者打掃衛生等勞動方式,讓同學們了解人類歷史是生產發展、人民創造的歷史。
4、利用綜合方式
綜合教育方法就是運用系統論的原理,把多種教育方法有機融合。一是主從綜合法。如老師教育與自我教育相融合、表揚與批評相融合、思想教育與解決問題相融合、精神與物質相融合。二是并列綜合法。即教導與管理相融合,學校與家庭教育相融合,說服教育與規章約束相融合。三是協調綜合法。學校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相互協作。四是交替綜合法。即從不同角度進行交叉教育。
二、美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徑
美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呈現出一元與多元、價值化與學科化的統一。正是因為如此,使人們產生美國從來不搞意識形態方面的宣傳與教育的誤區。然而,美國大學是在無影無形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雖然沒有明確定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近年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隨著社會變化逐漸在加強。美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有:
1、課程中隱含思想政治教育
美國的大學的課程沒帶有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字眼,但這些課程卻讓學生在無形中接受了思想政治等方面相關教育,讓學生在社會實踐、社會環境及志愿服務中去吸收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并且美國的大學生在反復的實踐中、刻苦的磨礪中得出一套自己的思想理論,這也成為了美國培養合格公民的一種手段。
2、深入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美國高校通過課程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新媒體平臺深入來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互聯網的興盛時代,同時也是大學生好奇心濃厚的時代,通過網絡傳遞思想,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3、宗教教化思想政治教育
美國高校與宗教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宗教對整個社會的精神領域起著非比尋常的作用。許多宗教勢力總是設法以上帝的名義去向公民灌輸資本主義利益的教條,開放課程教育,借宗教的名義去傳播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并進行滲透。
4、靈活方式固化思想政治教育
在美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把陳舊雜碎的觀念強加給學生,而是運用靈活多變的方式讓學生在不同的條件下自我分析、思考、比較、辨析和批評,最終自己來確定自己的價值體系。
三、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對比分析
1、相同之處: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都注重通過開展社會實踐來提高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重視家庭和媒體效應,存在方式的交叉點。
2、不同之處:一是教育主導方法。中國大學主要采取不斷灌輸,而美國大學主要采取自由;二是課程設置。中國大學直接深入思想政治教育,而美國高校則是以間接的灌輸來固化學生的思想。
四、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較的啟迪
1、理論灌輸和間接滲透相融合
美國高校間接滲透方法沒有生搬硬套學習理論知識,避免學生的逆反,延伸了教育的時間和空間;然而,間接滲透方法也有限制性,它是很難準確估計教育對象的思想政治的水平和層級,更是無法完成系統的理論教育。中國高校可結合自身實際,將理論灌輸和間接滲透有機結合,兩者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相互融合。
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
由于學生所在的社會環境不同,其政治觀點、價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美國高校根據學生的差異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種變換,較好的符合學生的個性發展,可以推動師生更好地交流,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中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是固定的,老師在講授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課程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斷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授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3、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
美國高校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服務和實踐,還把學生參加社會服務與畢業資格緊密的聯系起來,這些做法都值得去思考和學習,中國高校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考核體系,不能單純地進行理論考試,要將平時的課堂成績與參加社會實踐有機融合起來,使同學們將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檢驗,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李萍,林濱.比較德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41.
[2]袁建生,江曉平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J]前沿,2007( 6): 84 - 86
[3]李萍.現代道德教育論[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4]羅芝馨.學校德育工作新論[M ].廣州:廣東高教出版社,1 999.
[5]馮益謙.比較與創新——中西德育方法比較[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