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娟
摘 要 移動互聯技術給傳統高職英語教學帶來不容置疑的沖擊,高職英語教育變革迫在眉睫。微課作為移動互聯時代新興的教育資源正蓬勃興起,但目前我國高職英語微課建設及應用還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未來高職英語微課建設及應用的策略在于:微課資源精品化、課程化、專題化、系列化、職業化和實踐化。
關鍵詞 高職英語 建設 應用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4.049
Vocational English Micro-Cours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YANG Wenjuan
(Wuhan International Trad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Due to the unquestionable influence brought by the mobile internet to the traditional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he innovation o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s extremely urgent. Micro-lectures as burgeoning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is era are surging forward. However, some unavoidable problems do exist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ocational English micro-lectures. Th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lie in: to make micro-lectures of good quality, as a curriculum, specialized, serialized, job-oriented and to put them into use.
Key words vocational English;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strategies
1 時代背景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普及和推進,人類社會進入信息社會的一個新階段——微時代。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觸手可及,微博、微信、微電影占據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微時代下很多年輕人都過度依賴于手機,深夜閉眼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戀戀不舍地放手機,清晨睜眼后的第一件事是迫不及待地找手機。浸潤于微時代的高職英語課堂也真切地感受到移動互聯技術對課堂的沖擊。學生課內玩手機的現象屢見不鮮,在受訪的256名高職學生中,僅有11.33%的學生表示上課從來不看手機,高達73.05%的學生表示會偶爾忍不住玩一玩手機。①教師為制止學生上課玩手機也是出臺各種防范懲治措施,但實踐證明僅依賴于“堵”來提高聽課效率收效甚微。對于課內“低頭族”一是要制止,二是要引導,需要“疏堵結合”。教師要不斷提高課堂質量、提高對學生吸引力的呼聲日益增高。但教師傳統的“十八般武藝”如何與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互聯網世界抗衡?
微時代環境下,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更為寬泛,對傳授知識的形式要求更高,但也表現出學習缺乏專注力、跳躍式學習、碎片化學習的特點。微課是基于注意力十分鐘法則,迎合微時代學習特點應運而生的產物。微課因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應用廣泛,自誕生以來在教育領域迅速傳播,相關實踐也隨之展開。國外教育MOOCs網站共有500多門課程,涵蓋多國語言,約30多個學科。參與的知名大學等教育機構超過100多所,注冊學習者以數百萬計??珊箤W院,制作了多個科目名種語言的4300多部教學視頻,并開發了練習系統。全球有5600多萬中小學生觀看,創造了一名教師、一臺電腦便招攬上千萬學生的“教育神話”!“假如我們做慢了,十年后有幾千萬的印度學生在網上免費得到哈佛大學、MIT等各種學校的學位,學到他們最先進的知識,包括北大清華的知識。我們的學生還在二本、三本院校里繼續傳統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如何與別人競爭?”②我國教育部2012 年秋季面向全國中小學舉行微課作品征集評選大賽。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舉辦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這兩項高規格的賽事在中國教育界掀起了一場微課熱潮。
2 存在的問題
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教育部高校轉型改革方向已明確,國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學校中,將有600所轉向職業教育。未來高等職業教育除了在數量上有所增加外,將更注重內涵式發展,強調職業化特點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高職英語作為公共必修課,要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人才質量為目的,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為核心。但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大多是承襲傳統的教學資源,部分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學生英語能力往往難以滿足崗位需求。高職英語教學資源已經嚴重脫離現實需求,對于高職英語教學的詬病頗多。在我國強化職業教育的大學轉型浪潮中,滿足職業需求的高職英語教學需要重新定位,面向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微課資源需要大力建設。
微課作為新興的教學資源在我國各教育層次刮起一股“大干快上”的熱潮,各種規格的微課競賽層出不窮。但浮華過后,靜心思考,我們不難發現盡管目前我國對微課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但總的來說微課建設還存在如下問題:
問題一,新瓶裝舊酒。在微課視頻制作方面,大多數教師采用多種視頻技術合成,制作方法有所創新。但教學設計沒有脫離傳統課堂,有的微課表現為課堂錄像的直接切片,有的微課是公開課、精品課、濃縮課、片斷課等形式??偠灾?,只是在形式上微小了,重表現輕內容,徒有“光鮮的外表”,仍然裝著一顆“陳舊的內心”。endprint
問題二,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技術“短板”大大限制了微課建設。有些微課教學內容雖好,但因表現技術不到位,存在畫面清晰度不高、構圖配色不合理、音質不夠清晰等問題,從而大大降低了微課的觀賞性,學生對于這類微課完全提不起興趣。對于首屆全國高校微課參賽教師的調查表明,大部分教師在制作微課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技術層面的。例如,52.18%的教師認為微課視頻的后期制作加工技術難度大,48.77%的教師認為微課視頻的拍攝難度大。③
問題三,打得出漂亮的一兩招,打不出漂亮的組合拳?,F有微課資源抑或選題重復,抑或知識點零散、不成體系,可供學生系統學習的內容少。例如,某外語類微課比賽,關于如何記憶單詞的微課作品就有好幾個;但學生急需惡補、適合學生系統學習的其他內容卻無人涉及。很多教師制作微課仍然停留在競賽層次,選題更多是從迎合評委專家的角度來考慮,但對于學生的需求卻不太關注。
問題四,酒香也怕巷子深。目前在各種微課競賽平臺上不乏一些選題恰當、精作精美的微課作品,教師有心轉載、分享、下載,但可能是因權版歸屬不夠清晰,目前大多數微課平臺不支持這些功能,有的微課也不支持通過手機觀看。微課平臺的不足之處也限制了微課的蓬勃發展。
3 對策研究
微課資源精品化。避免微課在制作時存在如下問題。第一,注意選題恰當,一是避免選題太散導致教學目標不夠聚焦,二是避免選題過大導致講解不透徹;第二,注意表現得當,微課不能僅僅呈現為課堂錄像的直接切片,微課也不能過于注重教學內容的組織而忽略教學內容,避免喧賓奪主;第三,注意微課總體節奏和結構,避免導入太長或者沒有導入,避免沒有進行教學總結或總結沒有實質性內容;第四,注意高職學生個性化的需求,不搞一刀切、厚此薄彼。第五,注意微課技術規范,保證視頻清晰度,在關鍵處添加字幕提示,提高微課觀賞性。
微課資源課程化、專題化、系列化。既要建設基于教材的必修課資源,也要建設不受教材限制的選修課資源。有高職學生英語備考專題,還有高職學生感興趣的系列化微課:詞匯系列:詞根詞綴的奇妙組合、頭腦風暴式記單詞、生活中找單詞;語音系列:國際音標、名人演講、看美劇學發音;閱讀系列:語標閱讀法、化整為零閱讀法;寫作系列:錦上添花出美文、化簡為繁出美文;聽力系列:數字專題、情景專題、語氣專題、聽寫專題;口語系列:美劇地道口語、經典口語短句等等。
微課資源職業化。一是難度定位合理,切合高職學生英語水平;二是內容定位合理,學生要惡補的、感興趣的、工作中會用到的要多講。例如:高職畢業生中對于是否通過三級考試持完全不在意態度的學生僅占9.79%,在校生的這一比例更低,僅2.34%,說明完善輔導學生三級考試的微課資源很有必要。再例如,77.62%的畢業生表示希望加強自己的聽說能力,20.98%的畢業生表示希望加強翻譯能力,④說明傳統高職英語教學在這兩方面還存在不足。
微課資源實踐化。微課成為傳統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的重要支點!微課資源替代傳統教學,使得課堂更有效率,接受認知的過程更為精煉。微課資源使得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更高的興趣進行自我實踐與探索。微課使得任務教學法和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大的實踐可能。任務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履行的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在實踐中感知、認識,在“干”中學,“用”中學。翻轉課顛覆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在學校上新課,在家里做作業。翻轉課堂,在家里看視頻上新課,在學校作業參加研討。翻轉課堂將學習過程的兩個階段——知識傳輸和知識內化進行了顛倒,知識的傳輸發生在課外,知識的內化在課堂上發生。高職英語微課應用的前景就是:基于微課踐行任務教學法和翻轉課堂。讓學生可以課前看視頻上新課,課內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實現知識的內化。微課資源旨在服務于任務教學法和翻轉課堂的新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給課堂注入新活力。
微課資源與新理念的結合能否滿足新形勢下學生的新需求?微課資源是否能很好地服務于新理念?微課資源的制作及新理念的應用對教師教學素養會帶來什么影響?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教育資源形成后如果不能進入“應用—改進—再應用”的良性循環之中,就很可能會陷入“制作—待用—擱置”乃至最后失去利用價值從而造成巨大浪費。微課資源只有不再是碎片化的資源,而是一個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完整體系,才能服務于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人才質量為目的、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為核心的高職英語改革創新。
4 結語
微課目前在全國是一股蓬勃興起的熱潮,但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競賽和功利的層面,還處于高高在上圣壇之上,缺乏接地氣的實踐探索。不妨撥開微課起步時的“浮躁之氣”,用開發應用的眼光來看待“沉淀后的微課”。避免陷入“湊熱鬧、追時尚、秀技術”的誤區,要迅速進入“親自踐行、靜心思考、注重內容”的佳境,把微課落實到教學中。⑤首先,建設以微課為基礎的、面向職業需求的高職英語新型教學資源庫;通過新型資源庫的建設,全面提升教師的業務素質、教學素養。其次,推廣以微課為基礎的任務教學法和翻轉課堂;通過微課資源的運用為新時期的高職英語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從學生和教師兩個維度全面評估新型教學資源庫給高職英語教學帶來的影響,通過應用—評估—升級,從而真正促進教、學、研的良性循環。
注釋
① 關于高職英語考核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問卷調查(在校生版).
② 國務院參事湯關于《“慕課”是一場輸不起的革命》的講話.
③ 胡鐵生.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現代教育技術,2014(2).
④ 關于高職英語考核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問卷調查.
⑤ 鄭小軍,張霞.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研究,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