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015 總第704期
封面反饋
@斑波蠟:深圳的改革,在早年間好似一場改革實驗,地方和中央互動,中央給深圳相對寬松的政策,深圳試水,得到經驗后再往全國復制。
@軍團作戰:相較于過去,改革再繼續下去,肯定會觸動到既得利益者,這批人可能會維護自己的利益。這要找途徑解決。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讀者來信
我從不在線上買體彩、福彩等搖球項目。但通過微信買球賽,是我的休閑樂趣之一,買的都是NBA和歐洲等地的足球聯賽,和朋友一起比誰買得準。線上購買很便捷,但也會感嘆一些賠率或幾串幾的買法比較“坑爹”。希望能盡早開放和出臺規范的球賽彩票。(比撲)
休刊啟事
適逢五一假期,本刊2015年5月4日休刊一期。祝廣大讀者和您的親朋假期愉快。
《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部
記者手記
本刊記者/韓永
在一個引領中國改革數十年的城市,為什么會出現機動車限購這樣“反改革”的事情?
之所以說限購是“反改革”,是因為這一事情,至少反映出政府決策時的以下特點:一、不太尊重民眾的意見;二、不太看重政府自身的信譽;三、政府的管理水平不敢恭維。因為這一決策實施前,深圳市政府就應該能夠預見到民意反彈和政府信譽受損的后果。那預見到這一后果卻仍然要做,只能說明其對這一后果不是很在意,或者雖然在意,卻在現實的緊迫性和管理水平跟不上這兩個前提下,放棄了這兩者。
不注重民意和不在乎政府信譽受損,其實是一回事,因為如果其在意民意,就不會放任政府的信譽受損。這兩者都在限購的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深圳市政府此前釋放的信號,讓民眾相信政府不會限購,然后卻以最讓民眾措手不及的方式讓出臺限購政策。
從后來深圳官員對此事的解釋中不難看到,深圳的官員認為,如果不如此,就可能會出亂子。在民意、政府的信譽和維穩之間,深圳選擇了后者,而前兩者成了犧牲品。一個地方對維穩重視的程度,往往與當地改革的力度成反比。
于是我覺得應該考察一下深圳的改革??疾斓慕Y果就是,這座幾乎是中國改革代言人的城市,改革的動力已大不如前。以前推動深圳改革的一些因素,大都已經消失,代之以在過去的發展中日益牢固的既得利益。深圳也曾經嘗試過一些新的改革,卻發現推行了多年后仍在原地踏步。
于是,深圳將發展的重點,轉向了創新。依賴此前在經濟轉型上的先見之明,深圳在創新方面做得很成功,人均GDP已經多年雄踞中國大中城市第一。但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在政府、企業和民眾三個發展的要素中,深圳的發展,在改革期主要依賴于挖掘政府的潛力,在創新期依賴于挖掘企業的潛力,而民眾始終沒有成為發展的主體。或者說,在深圳過去的發展中,民眾處于被忽略的位置。這不僅表現在居民收入在GDP中占比較低,還表現在民意在政府決策中占比較低。
這或許可以解釋深圳限購的邏輯。而深圳下一步發展的動力源,就在于主政者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這一邏輯。
詳見本刊2015年4月20日出版總第704期

詳見本刊2015年4月20日出版總第7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