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問‘有沒有WiFi,就是因為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不光是老百姓,連總理李克強都加入了抱怨的行列,而且是在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
總理對“提網速降網費”的關心,引發上億網友點贊。搜狐“點擊今日”的標題直指核心:“總理發話,網費還能貴多久?”為此,有媒體聯系了三大運營商。除中國電信表示堅決支持工信部的各項政策外,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表示,對此沒有特殊的回應。
工信部雖然不敢怠慢,但似乎更關注“提網速”。次日,官微稱,正在落實“寬帶中國戰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態,力爭年底實現4G的商業網絡的覆蓋水平達到3G網絡的覆蓋水平。
中國互聯網接入速度慢、收費高是個老問題。據Akamai公司最新互聯網發展報告:2014年4季中國平均網速3.4Mbps,環比降9.1%,同比增2.1%,位列全球第82位。一個多月前的3月5日,李克強也曾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時說,自己到一些國家訪問時發現,“有些發展中國家的網速都比北京快”。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總理不是在談及民生的時候說上網,而是在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說上網。分析認為,網速如何已經關乎經濟發展的大局。
按照總理在會上的說法,“當前經濟運行的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面對這種局面,要想穩增長,無非是加大投資,產業轉型,擴大消費。而這三者,都和上網發生了交集。
現在民間兩把“火”,一個是股票,一個是互聯網+。而互聯網+這把火,是總理燒起來的。在座談會上,總理談到,“如果發展‘互聯網+沒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就成了無本之木?”可見,總理關心網速網費,其主要目的,是要讓通信基礎設施能夠支撐互聯網+的發展。
而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又牽涉到穩增長的一個重要方面——擴大投資。在經濟形勢分析會上,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分析說,當前中國互聯網流量的“指數式”增長,對通信基礎設施不斷提出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這一說法也得到了總理的支持。
另外,網絡的價高質低,還限制了更多產業的發展,比如物聯網、云計算、在線教育、智能汽車、穿戴設備,而這也與我國擴大消費的大方向背道而馳。
小處著眼,僅僅只是網速與網費問題,大處著眼的,卻是整個國民經濟提速與經濟發展的引擎動力問題,用《深圳商報》的話說,網速快則全盤活。
然而,公開喊話后,手機流量費仍然非常貴,1G就要70元。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明確,今年中國移動的4G業務中,流量、語音的資費都會下降。但在一季度賺238億之后,他仍強調,“每年中國移動兩千多億的投資,我必須要有投入和產出,一下子不能降得太快,它有個過程?!?/p>
降價怎么這么難?所有的分析都將原罪指向壟斷,三大電信運營商沒有競爭,故而改革進展緩慢,無視消費者體驗,導致整個信息產業的“掉隊”。
李克強總理將網絡建設定位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而三大運營商則滿腦子投入產出、利益最大化。當下的問題是:總理發話了,三大運營商能降費嗎?如果總理一發話資費就降下來,這樣的市場正常嗎?正如“中國之聲”評論所說,行業和整個市場應該有所反思,不能每次都靠總理發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