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退
男孩女孩都該“富養”,我指的是視覺。孩子們需要看得見的豐富。但是,豐富又并非專屬于孩子。在國外很多地方,最普通的小店也會布置得盡量琳瑯滿目,不能容許有一個架子空著,店招要盡量做得別致,店名字母要獨具個性,因為人們懂得,豐富的元素關系到觀看者的心情,讓人覺得走進來挑挑東西,是在分享一種喜悅——有誰不樂意心情好呢?
初見蒲公英圖書館引進的《地圖》,覺得應該叫“手繪地圖”“給孩子們的地圖” “神奇的世界”什么的,仔細翻過幾頁后,便不作此想了。不是所有書都需要在書名上做文章才賣得動的,“地圖”二字簡簡單單,不加修飾,恰好表明它的受眾不僅限于孩子,它也歡迎成人的選擇。
孩子愛看《地圖》,因為他們喜歡元素豐富、氛圍熱鬧的場景。翻開任何一頁,不論是希臘還是美國,是俄羅斯還是德國,那些有點歪歪的建筑物,大頭大腦的人,毛茸茸的動物,簡筆畫出的樹木、山水,還有用一道道小弧線代表的海面,組成了一個有童趣的世界。它很豐富,也很簡單:豐富是因為知識和信息很多,簡單,則是因為所有的畫都只描繪一樣事物的表象。
表象是很重要的。成人具有了分析性思維,往往忽略表象。然而,人類最早的畫家——洞穴史前巖畫的作者,他們卻是像孩子一樣愛惜表象。《地圖》讓我想到那些簡陋的繪畫:三根線就代表一頭鹿,一排彎曲的蚯蚓就表示一群人,但后人卻能看出,作畫者是在努力把所有他們認為重要的信息都畫下來,是在盡最大努力描繪客觀事物。可是,今天的很多人卻喪失了這種能力。孩子們看見一樣新鮮東西時會想,這是什么?它怎么長這樣?它好看嗎?大人卻會想:它是誰做的?值多少錢?在哪里可以看到或買到?
一張地圖上,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疆界范圍內包含有最主要的地理元素:主要河流和主要山脈,主要城市和最有名的自然及人文景觀。希臘有帕特農神廟,日本有富士山,意大利有斜塔,中國有長城,印度有泰姬陵,巴西有山頂耶穌像。互聯網上有億萬張異域風光圖,動不動就是“一生不能不去的十個地方”,你覺得三輩子都不夠用,然而,你會發現,即使你去過富士山,親眼見過斜塔,《地圖》里對應的景觀——僅僅是一幅小畫——仍能給你以新鮮感,因為你看風景,看世界,從來只有被設定好的一種眼光和一種審美。
所以《地圖》對一切年齡段的人開放,尤其是大人們,他們自認沒有時間可以揮霍,在微信里看見“兩分鐘理解西方十大哲學流派”“五分鐘讀懂歐洲史”“十分鐘看遍世界名畫”的字樣,就會點進去讀,對他們來說,不實用的知識只需了解,頂多跟人吹上兩句;《地圖》給他們一個機會,在這個“讀圖時代”像孩子一樣,一頁接一頁,一幅圖接一幅圖,細細地看下去。我們應該在乎表象,而世上的表象如此豐富;我們要想重溫童年,就得從享受無窮無盡的表象開始。

作者:[波蘭]亞歷山德拉·米熱林斯卡 ?丹尼爾·米熱林斯基
出版:蒲公英圖書館/貴州人民出版社 ?定價:98元
作者:喻大華
出版:商務印書館
定價:39.8元
從15個方面詳細梳理皇帝制度,不獨對皇帝衣食住行等細節娓娓道來,更從帝制深層運行規則的方方面面反思歷史興替得失。
作者:陸南泉
出版:三聯書店
定價:42元
本書論述了蘇聯和俄羅斯各個時期經濟體制改革進程、問題與失敗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蘇聯劇變的體制因素。
作者:[英]喬迪·格雷格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價:68元
作為精神分析心理學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孫子,盧西安·弗洛伊德在近當代世界藝術界取得了教父級地位。作者走進他的生活,記錄下點點滴滴。
作者:[英]克羅伊·戈萬
出版: 廣西師大出版社
定價: 45元
鄉村流行音樂奇才備受關注的浪漫情感內幕,以及對她童年伙伴和早期導師的深度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