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隆則
在天災人禍中,如何盡力不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傳染給其他國家,這是一個有責任的國家最基本的行為準則.
在日華人,博士,現居日本大阪。主攻國際關系,《聯合早報》撰稿人,日本朝日放送特約評論員
緊急情況發生時,國家的責任是什么?幾周前,韓國一名40歲的MERS病菌攜帶者來到香港,并經香港進入中國內地,后被緊急送醫,造成了大約近百人被隔離的緊急狀態。中國曾經經歷過2003年的SARS來襲,已經有過防范經驗,又有穗港兩地的通力合作,沒有使得MRES傳播擴大。
但是這位韓國患者為何會帶著病菌來到香港的呢?這位韓國的農場設備公司經營者,在4月至5月期間,前往中東等地訪問。5月4日經卡塔爾回到首爾,一回國就有咳嗽、發熱的癥狀。到5月12日至20日輾轉4家醫院后,終于確診是MERS,在這期間,該病人沒有向醫生申告自己曾經去過中東的經歷,延誤了及時發現的時機。到了第四家醫院,病人才向醫生說明自己剛去過中東,于是馬上確診病情。到了6月第一周被確認感染者超過50名,被隔離人員達到1600名,且病人還在不斷地增加中。
為何在韓國如此重大疾病傳染這么迅速?這與韓國國內對重大傳染疾病的輕視有關。該患者去過的四家醫院中的醫生也被確診感染了病毒,但是有位醫生并沒有被馬上隔離,而是去觀看了一個音樂會,與數以千計的陌生人在一起達4個多小時,這就造成了三次傳播。
還有一個例子,一位老太在被確診以后,也沒有被及時收診,而是要求她不要離開村子,不要到村外去,其結果是村子內的72名村民都被集體感染。因為村內有人生病,其他人都要前去探望,這樣造成三次感染。韓國防治傳染疾病的工作實在不專業。
現在,韓國已經有703家學校停課,影響面波及到全社會,街道上行人稀少,對市民生活影響非常巨大,并波及了韓國的產業。有些公司已經出現了人員不整的情況,據說甚至會影響到GDP0.5%。
看到韓國人驚恐失措時,日本已經開始實行“水際的防范”。何謂“水際的防范”?因為日本四面環水,所以一切進入日本的人只有利用飛機或者船只,于是日本政府加強了在空港以及港口的對應疾病的措施,包括測定熱度的熱成像儀等設備全部配備齊全,而且一發現有疑似病人,馬上送到指定的醫院,由指定的醫生進行對應。幾個門戶城市(東京、大阪)的醫院,空港已經進行過相應的演習與訓練。
日本國民對病菌非常敏感,從孩子時,日本大人就會教育孩子:從外面回來,一定要洗手,一定要漱口。這些從小進行的教育,到了長大以后就會成為好的習慣。所以日本人從外面回到家,首先就是洗手與漱口,如果不做這個,也不會去吃飯。原因是病從口入。
很多人說日本人有“潔癖”,所以才會喜歡干凈,筆者認為,日本是態度認真。因為有了認真的態度,才有了以后的喜歡干凈的習慣。日本人特別在意因為生病而不上學,或者向公司請假,這是自己身體沒有好好地管理好,為了自己也要經常“除菌”。
另一個方面,這次的MRES的流行,還有唾沫飛濺傳染的可能性。而日本人幾乎人人都會戴一枚口罩,這樣唾沫傳播的可能性被降到最低。日本的口罩佩戴率大約有96.2%,遠遠超過了世界的平均數。
日本人戴口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對傳染病的預防。而根據醫學權威調查,戴口罩對防止傳染病的傳播有一定的功效。特別是對打噴嚏,或者唾沫飛濺等傳染方式有很明顯的制止作用。每當日本秋冬季的流感高發期,日本的街頭就會出現一支戴口罩的大軍。
如2009年,世界性流感流行時,日本口罩大軍的人數幾乎達到了100%的程度,一時間,日本全國的口罩全部賣完,還要從海外進口大量的口罩。雖然這些口罩最后沒有都派上用場,但是,戴了口罩就是一種象征:日本從小被教育,不能給其他人“添麻煩”。而自己得病,還要傳染給其他人,這就是給他人添麻煩。
在天災人禍中,如何盡力不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傳染給其他國家,這是一個有責任的國家最基本的行為準則。這就是為何當新的傳染病流行時,政府、媒體都會給民眾發出最嚴厲的警告。就算這是“狼來了”的警告,傳染病過去,發現沒有死很多人,即使被責難也在所不惜。這要比現在民眾不知道其危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要好很多。這就是國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