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冠秋
(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0)

圖6 政府規劃中對片區的定位
(一)片區功能發展①。19世紀50年代,巫姓人家遷移到此生活勞作,慢慢發展到巫家村,由于坐落于壩子之上得名巫家壩。20世紀初,當時執政者發現此地開闊平坦利用價值高,于是在此地安置軍營。1911年左右,巫家壩新軍在蔡鍔的帶領下,發動了起義,史稱九重事件。1920年,唐繼堯從法國人手中收購了一部分留在越南的飛機,并以巫家壩為基地修建了軍用機場。1928年,時任云南省主席的龍云設立了云南商業航空協會,并從美國購買了飛機商用,并在云南省內進行試航,由于當時的局勢原因,沒有繼續擴大航線。1935年,中國航空公司開始執行民航任務。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以及昆明大后方的全國地位,巫家壩機場經歷了兩次擴建,不斷為抗日前線輸送著力量,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功勞。解放后至90年代初,機場在原有基礎上經歷了多次擴建改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3年,巫家壩機場迎來了第一次發展機遇,在民航總局和云南國資委的共同努力下,按當時的最新國際標準加裝了現代化的機場控制系統,達到了能夠起降大型飛機的國際高等級標準。1999年,隨著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召開,帶動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直接作用與巫家壩機場,啟用了新的候機樓,整個機場在總面積、登機橋、停機位、年客運混勻吞吐量等數據上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近年來,昆明市全國物流基地的地位日益凸顯,客貨吞吐量已達全國前列,一再的擴建也無法滿足日常的需求,加之機場離市中心過近引發的一系列社會環境問題,不斷加速機場搬遷的節奏。2012年巫家壩機場停止了使用。
一主三次的城市公共服務中心格局在《昆明市“十二五”商貿服務業發展規劃》中正式提出,標志著在不久的將來昆明的片區功能發展將按這宏觀規劃前進。主城主中心區,南市副中心區,北市副中心區,西市副中心區構成了昆明的四個城市公共服務中心區。而南市副中心區就是巫家壩片區,該副中心承接了市級公共服務主中心、金馬-阿拉現代貨運站、滇池旅游接待中心、和新亞洲體育中心,位于這四個城市據點的交匯地位,有著較為明顯的“十字路口效應”同時在《昆明市總體規劃2008-2020》中明確指出該片區的市級公共服務中心、國際會展中心的地位。隨著南博會等一系列大型會展的舉辦,并帶動周邊第三產業的發展,和樞紐地鐵的通過以及片區內密集的站點分布所產生的“地鐵經濟”以及臨近昆明火車南站,官渡貨運站,大商匯貨運站等交通樞紐所產生的“交通樞紐經濟”的共同作用下,該片區的
市級公共服務中心、國際會展中心的地位更加凸顯。昆明市有三大城市公共中心區,分別為:主城區城市公共中心區,官渡區城市公共中心區,呈貢新區城市公共中心區。而巫家壩
注:圖表來源于昆明市總體規劃2008-2020

表1 住宅為主導的轉型模式傾向分析結果
SWOT強度分析結果顯示,該轉型模式綜合SWOT因子分析傾向較為普通,結合SWOT強度分析,得出該轉型模式的轉型傾向強度普通。

表1 住宅為主導的轉型模式傾向分析結果
SWOT強度分析結果顯示,該轉型模式綜合SWOT因子分析傾向較強,結合SWOT強度分析,得出該轉型模式的轉型傾向強度較強。

表1 住宅為主導的轉型模式傾向分析結果
SWOT強度分析結果顯示,該轉型模式綜合SWOT因子分析傾向較弱,結合SWOT強度分析,得出該轉型模式的轉型傾向強度較低。

表1 住宅為主導的轉型模式傾向分析結果
SWOT強度分析結果顯示,該轉型模式綜合SWOT因子分析傾向較強,結合SWOT強度分析,得出該轉型模式的轉型傾向強度較強。
根據片區轉型傾向分析結果,中央公園為主導的轉型模式和次級中央商務區為主導的轉型模式更適合片區的未來發展,轉型模式思考如下。
(一)中央公園為主導的轉型模式。中央公園為主導的轉型模式雖然經濟效益不如其它轉型模式,但是其所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擁有巨大潛力,是一條走群眾路線的轉型模式。機場跑道可保留,并建設周邊綠化帶,將原跑道改造成一條具有歷史文化氣息的集慶典、娛樂、游覽、觀光一體的景觀大道,用于輔助中央公園為主導的轉型模式。大道周邊可縱深發展,配以多層次的綠化,展現春城魅力,并修建配套水景。中央公園大致延機場軸線納入相關功能。東北端納入飛機降落預留地,可用于建設中央公園配套設施。西南端納入五甲塘濕地公園,在中央公園與濕地公園之間建設過渡居住生活帶。機場跑道仍舊保留,副跑道可改造成中央水景景觀道,中央公園還要配套建設會展場館。巫家壩片區在昆明歷史中有深刻的記憶,例如飛虎隊航站樓遺址,機場跑道,指揮塔臺等,都值得保留在中央公園之中,并建設相關歷史博物館,讓其歷史文化價值得到充分發揮,融入中央公園整體中。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來說,中央公園為主導的轉型模式比較適宜。
(二)以次級中央商務區為主導的轉型模式。以次級中央商務區為主導的轉型模式一方面相對來說轉型風險較小,另一方面來說它更能帶動巫家壩片區乃至整個昆明市的經濟發展。雖然照現狀來看投資周期長,投資成本高,但是轉型成功后回報率高,帶動發展能力強。東南部片區,距離到世紀城-新螺螄灣商圈有區位優勢,商業發展程度較好,市政設施齊全,可以用于建設大型超市,商業街區以及高層住宅來與核心次級商務中心形成高低搭配,促進片區協調發展,發以中、高強度為主。巫家壩片區核心區域,開發潛力大,需要開發建設以高端寫字樓為主和中低端寫字樓配套相互交映的中央商務區,并與周邊區域相互配合,引領整個片區發展,該片區開發以高強度為主。機場核心區以西北部分,發展時間較長,社區較為成熟,但原片區功能多圍繞巫家壩機場交通樞紐展開,選擇以次級商務中心為主導的轉型模式后,可打造成昆明主商務區與次級商務區相過度的區域,適于打造各層次酒店,特色商業街區,創建生活服務板塊。巫家壩機場核心區以南部分地塊,連接滇池與五甲塘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優,可建設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次級商務中心配套片區,可打造高端會所高端住宅區和與商務中心相呼應的公園,該片區開發以中強度為主。昆明在不斷的快速發展之中,隨著橋頭堡效應不斷展現和一系列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其商業的吸引能力越來越高,加之四季如春的好氣候,昆明已躍然成為中國理想的生活城市之一,并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與經濟發展潛力,從發展的角度來說,次級中央商務區為主導的轉型模式比較適宜。
[1]劉社建《城市功能轉型與功能創新探討——以上海為例》[J]區域經濟評論2013年第2期
[2]陳慧琳,鄭冬子《人文地理學》[M]科學出版社
[3]楊萬忠《經濟地理學導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陳玉英《城市功能及其服務轉型趨勢分析》[J]學理論2012年第6期
[5]《昆明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8-2020[R]
[6]魏媛,吳長勇《貴陽低碳城市建設的SWOT分析及其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3年第41期
注解:
①根據《昆明巫家壩機場歷史》http://travel.sina.com.cn/air/2008-08-13/182015234.shtml相關內容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