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瑤
2015年全球航天創新大會于6月22日至26日在德國慕尼黑召開,大會由國際宇航聯合會、德國宇航中心、歐空局以及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經濟、宣傳、能源和技術部聯合舉辦,旨在為政府、航天機構、企業、風險投資公司和用戶提供交流創新管理和技術轉讓經驗的平臺,涵蓋企業家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教育和培訓、資金和非資金支持創業、創業的政策和法律等領域。來自世界各國政府部門、企業、研究機構的官員、高層人士和代表近300人出席了會議,以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俊華為團長的中國航天代表團也參加了大會。
開幕式上,國際宇航聯合會主席樋口清司、歐空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德國航天局局長約翰·迪特里希·沃爾納、法國航天局局長讓·伊夫·勒加爾等先后致辭,闡述了本次會議的主題、意義及對會議的期望。樋口清司主席:“與老一代人相比,今天的年輕人遇到了創業和創新的好時機”;多爾丹局長:“創新來自航天和非航天部門的合作”;勒加爾局長:“在創新過程中,分享最好的經驗至關重要”;沃爾納局長則舉了個生動的例子: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火箭發射失敗后,德國媒體報道說“馬斯克又失敗了”,而美國媒體卻說“馬斯克差一點就要成功了”,他認為“與美國相比,歐洲需要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
沙特阿拉伯阿齊茲國王科技城主席阿卜杜勒王子和歐洲勞拉通訊港公司創始人坎黛斯·約翰遜女士為大會做了主旨報告。
阿卜杜勒王子介紹了科技城的創新機制和政策、創新計劃、業務范圍以及目前取得的成績。沙特是單一型石油經濟國家,為改變這種現狀,沙特設立阿齊茲國王科技城,旨在探索科技創新發展途徑,其遠景是建立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家創新系統,建立一個基于知識的經濟社會,戰略目標是在2030年前躋身于科技創新發達國家之列。為此,科技城從研究-發展-轉化-產品及服務創新鏈條出發,采取有利于創新的政策、制度,全國一盤棋,推動創新發展。
坎黛斯·約翰遜女士從個人經歷出發,介紹了勞拉公司的創新發展之路。她強調了企業精神的重要性,在企業技術創新的同時,重視解決社會的問題,并將技術最大限度地在環境、能源領域推廣應用,為社會發展提供支撐。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勞拉通訊港這種私營公司才能夠發展,同時她還認為政府在創新中應制定規則,盡量減少干預。
在首席技術官論壇上,來自洛馬公司、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德國航天局航天系統研究所等國際知名企業和機構的高管圍繞創新的類型、創新與商業、創新與政府、創新與合作伙伴、創新與文化等主題展開熱烈討論。與會嘉賓強調了對已有傳統或主流技術產生巨變的顛覆性創新的重要性,并一致認為航天領域研發是巨大的系統工程,單獨的機構、企業難于獨自完成,合作伙伴間需形成開放的良性合作,促進復雜產品的集成創新。與此同時,國家、企業及各類機構應認識到,寬容失敗和勇于嘗試的文化能夠極大地促進創新。
會議期間,代表團參觀訪問了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和MT-Aerospace公司。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俊華還與國際宇航聯合會主席樋口清司和執行主任克里斯廷·費齊廷格、德國航天企業聯盟航天和防務部主任斯泰芬· 海斯、項目經理妮可·泰爾霍夫、洛馬公司負責大學和工業關系的高級經理瑪麗·斯內齊、Astro Scale公司項目經理菲利普·莫瑞斯舉行會談,就有關問題展開交流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