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新電政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國有企業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基礎,怎么樣才能提高黨的科學化管理水平?新鄉供電公司黨委結合自身的特點,以工作信息化、管理規范化、載體立體化、典型精品化、工作品牌化為目標,借鑒工程管理的理念抓黨建,用兩年的時間,初步建成了企業黨建科學化管理體系,為公司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新鄉公司黨委認為,要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必須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日常的黨建工作中。因此,我們建立了開放、民主、實時、動態的現代化政工信息應用平臺,集約政工各專業工作,整合資源、規范流程、簡化工作環節,實現黨建工作效果的最大化。
建設1個政工工作主網站。開通11個欄目,初步實現政工工作信息及時發布、思想宣傳集中開展的功能。建設政工、廉政、工會3個政工專業網站。開通子欄目55個,初步實現布置工作、信息發布、教育培訓等綜合功能。建立1個支部信息化管理平臺。公司聯網的25個支部全部建成信息平臺,定時定項目在平臺上學習、交流、考核政工工作。開通“新鄉電力太行紅”微信、微博2個平臺。定期發布公司政工、廉政、文明創建等方面的活動信息,開辟有《公司要聞》《基層動態》《道德模范》《清風寄語》《企務公開》等欄目,交流研討政工工作經驗,目前,已累計發布223期。
“六個口”季評工作績效。一是建立了黨建政工、監察審計、工會工作、新聞宣傳、信訪穩定、團青工作等六個業務板塊的政工同業對標考核體系,按照專業權重評定各基層黨支部綜合成績。二是按季度進行考核排名,每年的4月、7月、10月及下年度1月的第一周內,公布上一季度的對標結果。三是按分數高低,將公司27個黨支部劃分為A、B、C、D、E五個標段,以四個季度的同業對標成績總和作為年度成績和評獎表彰的依據。每個階段考核結果通過網站、會議和公示欄進行結果“三公開”。
“六個抓”規范組織建設。抓管理標準,對黨建各項工作進行重新梳理、全面優化、量化,形成從系統內到地方的三級制度管理體系,匯編六個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標準;抓支部書記,每年定期開展支部書記專題培訓,通過“書記微黨課”等活動提升支部書記隊伍素質;抓支部工作臺賬,建立健全了支部檔案、黨員信息、員工檔案等40個基礎工作臺賬,規范黨支部基礎管理;抓“三會一課”,嚴格“三會一課”制度落實,狠抓基層黨組織日常各項工作;抓黨員發展,嚴把黨員入口關,加大“雙培養”工作力度,著重解決班組無黨員問題;抓黨日活動,要求每個黨支部建立自己的品牌黨日活動,凝聚黨員群眾。
“六個一”創新黨員管理。建立“一個群”,建立了黨員QQ群,方便黨員之間的學習交流;發出“一封信”,每年春節給黨員寄發一封慰問信;組織“一次座談”,以支部為單位每季度召開黨員座談會,動態掌握他們的思想和生活狀態;開展“一次慰問”,利用節日對困難黨員進行慰問,解決實際困難;進行“一次評議”,每年對黨員進行一次民主評議,針對突出問題進行整改;開展“一期培訓”,每年舉辦一次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確保黨員及時了解黨的方針政策。
打造“224”黨建陣地。即“兩橫兩縱四個支撐”標準化黨建陣地。“兩橫”是立足公司黨建工作,建設黨建工作綜合展廳和黨建長廊,集中宣傳展示公司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兩縱”是確立“五有、五上墻、兩建立、兩明確”標準,在公司及縣公司黨支部中分批次推廣建設黨建標準化陣地、廉政教育陣地。到2014年年底,已建成24個黨建及廉政陣地。“四個支撐”是建立四個職工文化工作室,分別為朱清杰音樂工作室、劉永宏書畫工作室、張子強影像工作室、楊勇讀書工作室,培養職工文化人才。公司機關建成了8分鐘可以到達的“黨建文化圈”,深化政工工作載體和途徑。
創新“231”黨建載體。一是“兩帶三保”真幫實扶。建立“兩帶三保”幫帶服務站,設定“一崗雙聯三幫帶”結對模式,共結成黨員干部帶班組165對,黨員帶群眾1010對。建立領導干部“每月當一天工人”制度,與員工同學習同勞動,解決班組實際困難。二是“三級聯創”結對共進。以黨支部業務相關為前提,按照“優勢互補、促進工作”的原則,結成黨支部三級聯創對子17對,從思想、目標、管理結對入手,促三級黨組織“上下聯動、輻射帶動、互相推動”,形成發展共識。每年集中開展“支部聯創”主題月活動。三是“一團一品”青年爭先。廣泛開展“降本增效 青年爭先”行動,品牌入選省公司“一團一品”特色團建工程十佳項目。
延伸“732”黨員服務。一是開展黨員“七大樹形象”工程,以“黨員示范崗”、“黨員志愿者”、“黨員突擊隊”、“黨員一帶一”、“黨員先鋒簿”、“黨員承諾書”、“黨員奉獻日”為載體,開展黨員服務企業、服務員工、服務社會的具體實踐。二是落實黨員服務隊建設“三項重點”。成立22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在延伸服務、標準化建設、考核機制三項重點工作中加大組織實施力度。開展共產黨員服務隊“善小”實踐,設立宣傳服務站點11個,開展“六走進”活動693次。配電運檢服務隊兩次榮獲省公司十佳共產黨員服務隊稱號。三是注重志愿服務“二級聯動”。在市公司、縣公司兩個層面,實行統一建設,分級管理。成立“太行紅”志愿者服務隊,引入項目運作,以工程理念推進志愿活動,形成市縣聯動的志愿服務模式。
“四個覆蓋”挖掘微典型。一是先后出臺《“每月明星”評選辦法》、《“十大優秀青年”評選辦法》、《“十佳員工”評選辦法》等評先管理文件,構建選樹“微典型”載體平臺,確保評選“機制、制度、措施、保障”全覆蓋,使蘊藏在基層一線的典型個人和群體大量涌現。二是開展“十佳道德模范”、“十佳優秀員工”、“十大優秀青年”評選活動,并通過召開學習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掀起崇尚典型、學習典型、爭做典型的熱潮。公司先后涌現出“草根歌手”朱清杰、“黨徽電工”閆磨生、“翡翠女性”史辛琳等一大批典型人物。
“五星聯評”選樹微典型。一是堅持開展“五星聯評”,即每月評選企業之星、先鋒黨員、先鋒黨小組、青工之星、女工之星,設置“星光大道”,匯編《電網先鋒》合集,讓基層員工成為企業宣傳的主角。僅2014年度,就有1300余人次參與其中,共有269人當選各級各類先進。二是鮮花紅毯迎“英雄”。讓每次載譽歸來的員工“走紅地毯”,通過領導迎接、集體合影、專題座談等形式,讓凱旋的員工更加“榮耀”,成為“星光大道”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六方聯動”成就微典型。公司堅持給典型模范“榮譽、待遇、感情、事業、發展、晉升”等六方面的激勵。河南省翡翠女性史辛琳得到提拔重用,黨徽電工閆磨生漲了幾級工資,公司員工朱清杰原創歌曲《家的牽掛》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后,公司主動邀請多家媒體組團對他進行采訪,推出系列專題報道。目前,朱清杰及其作品先后在中央電視臺等中央級媒體“出鏡率”高達20余次。
創新理念“立品牌”。一是以“太行山下太行紅,電網為民送黨情”為主題,在公司系統樹立“太行紅”黨建品牌,確定品牌標識、品牌理念和工作目標。二是借鑒工程項目管理的理念加強黨的建設,制定《新鄉供電系統“太行紅”黨建先鋒工程實施方案》,成立“太行紅”十大先鋒隊,充分發揮旗幟效應。三是每年制定年度“太行紅”黨建工程實施方案,確定年度十大重點工程,每項工程都目標明確、時間明確、措施明確,使公司黨建工作由軟約束變成硬指標,增強了黨建工作服務大局的能力。
抓好結合“推品牌”。一是結合安全穩定目標。將“太行紅”先鋒工程與“大安全”理念融合,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層層簽訂責任狀,構建涵蓋電網、經營、隊伍和形象的全方位安全管控體系。二是結合中心任務。廣泛開展黨員安全示范崗、黨員身邊無事故、黨員安全零違章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帶頭作用,將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具體行動中。三是結合員工隊伍建設。堅持“企業搭臺、協會唱戲、員工參與”的理念,進一步豐富員工文化生活,成立13個文體協會,開展攝影、繪畫、書法、球類等文化活動120余次,參與員工2000余人次。原創歌曲《家的牽掛》榮膺全國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
雙提雙滿“樹品牌”。一是實現供電服務品質、企業形象的“雙提升”。開展服務窗口員工“三亮三比三評”公開承諾踐諾活動,設置“太行紅”幫扶責任區21個,建立困難客戶“愛心檔案”352個。二是實現人民群眾和政府的“雙滿意”。推廣便民服務“四個一”,一句問候溫心、一杯熱茶暖心、一張笑臉可心,一把雨傘貼心。辦好為民服務“十件實事”,發放便民服務卡2000余張。全市首家發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白皮書,公司連續六年榮獲新鄉市公共服務行業行風評議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