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司學振
“無危則安,無缺則全。”作為肩負著國計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重任的供電企業,安全管理的壓力非常大,安全生產工作必須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來看待。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好人,文化管人方能管住魂。”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應當成為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軟著陸點”,成為企業實現安全生產和安全生存的基礎、動力和靈魂。
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安全理念的塑造,應當堅持讓員工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唱主角”,把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由“獨角戲”演變成了干部、員工和家庭之間激情上演的“大合唱”,讓員工把安全當成一種必須、一種自覺行動。
公司系統不少單位都有成功經驗:在基層班組、施工現場,精心制作安全警句宣傳牌,營造安全“大課堂”;把員工的“全家?!睉覓煊诎嘟M顯要位置,用親情共同構筑企業安全生產第二道防線;組織員工圍繞安全生產自編自演文藝節目,舉辦征文、攝影、漫畫展,提高員工對安全風險的辨識、防控能力;采取發放安全用電知識宣傳單、安全用電教育進校園、送用電安全電影進鄉村等方式,營造全社會安全用電、和諧用電濃厚氛圍。
人是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性因素,安全生產的治本之策在于全員安全意識的提高。只有全面提升全員的安全綜合素質,著力營造“學安全、懂安全、能安全、會安全”氛圍,用安全文化軟實力凝聚推動安全發展的硬實力,才能把搞好安全生產變成每個人的自覺行為。
生活中,有人對違規用火、違規用電、違規操作等不以為意。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人的安全意識不增強,物品的安全隱患不消除,隨時都潛伏著特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一天不出事,一個月不出事,并不等于永遠不出事。一起又一起因小失大的慘劇之根源,皆因人們思想深處的麻痹和僥幸所致。
建立健全一整套符合單位實際的運行機制,確立“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安全、任何地方都不能忽視安全、任何事情都不能沖擊安全、任何人都有責任搞好安全”工作準則,調動員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
實際工作中,要把安全管理的“焦點”放在與制度執行的深度融合上,用制度約束行為,用標準規范行為,使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一是制定制度要“細”。及時根據需要對以往的安全管理制度進行“翻新”、補充和完善,全面進行“上檔升級”。制度的涉及面要從輿論安全到信息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從防自然災害事故到防人為事故,橫到邊,豎到底,做到凡事皆有章可循。二是執行制度要“嚴”。“重獎叫人心動,重罰叫人心痛”,要細化考核指標,摒棄“一團和氣”,嚴格兌現獎罰。三是落實制度要“實”。執行規程不折不扣,嚴格管理不留死角,嚴肅處理不講情面,不放過每一個疑問,不疏忽每一個細節,不越過每一道程序,使遵章守紀成為習慣,使嚴格管理形成共識。
大力營造關注安全、關注生命濃厚氛圍,不斷強化全體員工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管一級,一級向一級負責”安全管理新格局,真正做到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織就一張橫到邊、豎到底,無盲區、無漏洞,互相關聯、互相制約的“防護網”,堵死事故源頭,確保安全堤壩堅不可摧。

現場監督安全 喬橋/攝
強化“四小”管理,深入開展反違章、反事故斗爭,是杜絕事故發生、筑牢安全屏障的有效途徑。
一是小培訓增強大意識。要擯棄以往安全培訓大而全、多而廣,重形式、輕效果等問題,把員工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到現場培訓上,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分專業、分工種、分季節、分內容,小范圍、多層次地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活動,避免員工在課堂上“填鴨式”被動接受教育的局面,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幫助員工將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進行有機融合。
二是“小人物”保障大安全。抓安全生產,不能只講在口頭上,布置在會議上,而必須把功夫下到現場,制度落實到一線。要在所有施工一線配設專職安全員,授予這些“小人物”抓安全的“尚方寶劍”,賦予他們對各類違章作業人員的處罰權。實行誰抓安全誰官大一級,真正將責任落到實處。
三是小細節堵塞大漏洞。從細微處入手,加大對不按規定著裝、駕車不系安全帶等“細枝末節”的查處力度。各類安全檢查活動不妨實施“游擊戰術”,不事先電話通知,更不能讓基層單位知道檢查的時間和內容。同時,對重大工程實行安全生產全程錄像監督制,查找施工中容易被忽視的安全隱患,堵塞安全漏洞。
四是小舉措營造大氛圍。各級企業負責人作為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應當練就一張“婆婆嘴”,天天說安全、會會談安全、事事講安全,不僅要“掛帥”,而且要“出征”,不僅要“上崗”,而且要“到位”。同時,注意把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及時化解職工的不良情緒,在企業和職工之間架起一道溝通感情的橋梁,有效激活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
實踐證明,只有讓細致入微的安全理念與員工心神交會,深深地根植員工腦海中,安全意識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牢固樹立起來,才能夠形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具備防范能力,從而掐斷安全事故發生的“總電源”,實現企業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