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
摘 要:本文從高職高專的學生現狀和學生管理現狀分析了當今高職高專所面臨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這對培養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提供了參考意見。為高職高專學工管理方面,有著實際操作意義。
關鍵詞:高職高專;學生管理
前言:《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更大人才紅利,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我國職業技術學院的招收的絕大多數學生是文化基礎差,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給高職高專的管理和發展帶來了瓶頸。高職高專一個重要的主體就是學生。高職高專學生的管理是我國任何一所高職高專的重點工作,沒有學生管理系統就不可能有學校的發展,更達不到國家所要求的高素質的人才培養要求!作為高職高專必須研學生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
一、高職高專的現狀分析
(一)高職高專學生現狀分析。(1)文化基礎差,自我控制能力弱。以湖南省高職高專為例2014年分數線文理科分別是205分、200分(總分750分) ,高職高專招收的學生分數線基本在200分到300多分之間,這類的學生總體可以反映文化基礎差,學習能力薄弱!文化基礎差給他們進入高職高專的文化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比較明顯的是英語課和相關專業開設的高數課,導致高職高專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積極參與度不高,喪失學習的動力。(2)自我管理能力差,依賴性強。高職高專的學生基本都是在進入高職高專前長期待在父母的身旁,獨生子女居多,事事都有父母操心,慢慢習慣對外部的依賴,管理自己能力較差,離開父母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高職高專,在很多生活上學習上我問題就突然沒有依靠。(3)目標不明確,不能從嚴要求自己。高職高專的上課時間相比高中是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高中階段每天重復的上課和自習,學生自己課余時間非常少。家長和老師看重的是分數。進入高職高專后,上課的時間和自習相對高中減少很多,空余時間劇增。導致許多學生課余時間無所事事,久而久之沒有明確目標。在學習和生活上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導學一些學生經常遲到早退和在公共場所吸煙等。(4)缺乏自信、沉迷于網絡游戲。進入高職高專的學生中,在高中老師的眼中往往屬于“不上進”和“差生 ” 經常被同學和自己的老師所“瞧不起”!導致很多學生在心理上存在自己看不起自己和自卑心理!進入高職高專后還是很多學生存在這種心理,對自己缺乏自信總是認為高中底子不行,進入高職高專跟班不上。從而開始從網絡游戲尋找自己的價值,通過“練級”和“PK”證明自己的能力,在虛擬的世界中尋找自信?。?)缺乏理性思考、以自我為中心?,F在的高職高專學生心態開放,加上信息平臺發達的環境影響,容易獲取和接受新鮮事物,也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各樣的思想和價值觀的撞擊和影響。高職高專的學生社會的閱歷、經驗和見識淺薄,對各種事物都有好奇感,在思想上和決策上難免表現出片面性和盲目性。容易受錯誤觀點的影響,導致是非不分,迷失自我。在活動和交往中,他們渴望展示自我、表現自我,卻缺乏團隊合作意識②。突出的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對班級感和榮譽感不重視。
(二)高職高專學生管理現狀分析。(1)高職高專管理體系與學生需求矛盾顯著。我國高職高專教育一直使用強硬的管理制度,過分要求學生的統一性,忽略了高職高專的學生自己的選擇性、差異性和獨立性等的教育培養,并且嚴厲實施本校的規章制度來制約大學生的言行舉止。在擴大管理高職高專學生的復雜性,同時忽視了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教育。在高職高專學生日常管理中,缺少全面性和共同性,在實施相關制度和管理行為中,高職高專學生很多不理解不配合,使高職高專學生管理實施工作中難度加大,管理結果并不理想。(2)高職高專強硬的管理方法。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當中以“剛性管理”為主,導致高職高專輔導員或班主任經常不能正確認識高職高專學生出現問題的本質,把高職高專學生各種的想法和問題都劃分為思想認識程度問題,和高職高專學生交談中都是以命令或強硬的態度面對。導致高職高專學生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強硬的管理多余關心。日積月累師生關系越來越遠,互相不理想,使得學生工作難以開展。(3)高職高專學工管理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高職高專學工的管理主要是針對年滿十八周歲成年人管理和教育。因為高職高專學工管理有較高的復雜性和繁瑣性,所有更加需要高職高專學工管理人員能夠有相關管理學的知識和優秀的綜合素質。但現在很多高職高專中,學工隊伍編制不足,而且許多崗位嚴重缺編,還有些沒有參加正規、系統的崗前培訓的人來擔任,導致學生日常管理中,缺乏理論依據和實際操作水平,工作方法單一,嚴重缺乏工作經驗。
二、高職高專學生管理對策
(一)增加實踐實訓課程,減少公共理論課程。針對高職高專文化水平較低的特點,為了調動及培養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增加實踐實訓課程。實踐實訓課程基本都是本專業課程,能有效的調動高職高專的學生的積極性,并培養了高職高專學生動手能力強及符合了國家對高職高專學校定位的要求。減少公共理論課程,如大學英語,大學語文,大學數學等課程,高職高專學生本身理論課底子差,基本上公共理論課時都不能遵守課堂紀律,很少的學生能正常的完成課程任務,在現有的基礎上完全可以減少公共理論課程的程度。
(二)強化日常實踐活動,培養團隊精神。高職高專學生全面參加到團隊生活中,才能領悟團隊精神的精華,應實現社會實踐活動日常化。以思想教育為目標的,在全校范圍內建設以優秀黨員、青年志愿小組和優秀個人等,管理各項青年志愿者的活動。以主題日或服務月為主題成為活動的載體,布局全校學生進行、技能比賽、參觀訪問、扶貧助學、社會共建等,通過實踐來培養高職高專學生團體精神和凝聚力。
(三)建立完善的學工體系。我國現在的高職高專是一個開放的校園,在同學之間、同學和高職高專之間,由于利益需求的關系,要求學工管理工作必須通過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現有的法制法規來協調規范各主體的關系,迫使個人清楚各自的義務與責任。 高職高專的學工管理工作截止到現在雖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各項學工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不足之處,比如高職高專的管理當中就有空白之處,結果導致缺少配套政策,使學工管理工作存在困難。目前為止還有一些制度自身缺乏嚴密性和邏輯性,加上外界的干擾,使得權威性得到挑戰,為學工管理帶來一定的阻礙。
(四)提高學工人員整體素質。高職高專的高速發展,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綜合能力強的相關管理人才隊伍,才能創造學工管理工作新的局面。因此,高職高專學工管理隊伍中必須要求專業、高效。高職高專必須非常重視學工管理工作,并且培育專業的學工管理團隊, 通過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高效的解決辦法。確立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構建一支專業的學生管理團隊。
(五)加強學生自制能力培養,適當下放權力。高職高專學生管理工作中,學生管理人員應采取調動學生自治的積極性,能夠讓高職高專學生自己參與管理工作,這樣可有效降低“被管理”中的逆反心理。讓高職高專主動的加入教育管理,改變學工管理中被動的地位。在現有的學生管理中,常用的方式是老師領導下的學生管理。所以,推動以學生為中心,輔導員或班主任為輔的學生管理方式,使自身的管理積極性得到較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4-09/05/content_2745818.htm
[2] “90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