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悅,羅加詳,虎 翼,吳世彩
(1.寧夏醫科大學,寧夏 銀川 750004;2.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寧夏 銀川 750004)
● 衛生改革 ●
寧夏基本藥物可及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張 悅1,羅加詳1,虎 翼2,吳世彩1
(1.寧夏醫科大學,寧夏 銀川 750004;2.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寧夏 銀川 750004)
[目的] 以基本藥物政策為基礎,選擇與基本藥物可及性相關的代表性指標,初步建立寧夏地區基本藥物可及性評價指標體系。[方法] 采用訪談、文獻復習法對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運用專家咨詢法對指標進行篩選和修正。[結果] 地理指標、經濟指標、技術指標及其下屬的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權威性。[結論] 寧夏基本藥物可及性評價指標的建立,為基本藥物制度在寧夏更好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基本藥物;可及性;評價指標;專家咨詢法
原衛生部聯合9部委于2009年頒布了《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1],這一政策的順利實施,標志著我國基本藥物政策初步建立。它促進了藥品的合理使用、減輕群眾的經濟負擔、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良好運行發揮了作用。基本藥物的可及性,是該政策順利實施的最主要的目標[2],也是衡量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的標準。大力推廣基本藥物政策,提高基本藥物可及性,能夠促進群眾獲得廉價而有效的藥品,促使藥品費用下降[3]。本文以基本藥物政策為基礎,選擇與藥物可及性相關的代表性指標,初步建立寧夏地區基本藥物可及性評價指標體系,從而為基本藥物制度在寧夏地區的發展提供合理參考。
1.1 文獻復習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衛生部網站及其他Internet 網絡,查閱和收集相關文獻資料。
1.2 德爾菲法
專家咨詢分兩輪進行,分別計算指標的均數、標準差、變異系數、滿分率和專家的協調一致性系數等指標。
1.3 專家的選擇
本研究選擇的專家為從事衛生管理研究或從事藥學方面研究的專家,或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領導,且在本領域研究中有豐富的經驗者。專家的權威程度包括專家對每個指標的熟悉程度以及每個指標評分的判斷依據。
1.4 資料錄入
德爾菲咨詢的整理結果和調查問卷采用Excel 2010錄入,應用SPSS 18.0軟件處理相關數據。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中非參數檢驗模塊計算兩輪專家咨詢的協調系數。
2.1 寧夏基本藥物可及度評價指標體系初步建立
通過文獻復習,查閱相關資料,初步建立寧夏基本藥物可及度評價指標體系,此指標體系涵蓋地理、經濟和技術3個方面,包含23個三級指標,見表1。目標實現的尺度靠指標來衡量[4],科學性、適用性和可行性是建立指標體系的標準[5]。
2.2 運用德爾菲法篩選指標

表1 寧夏基本藥物可及度評價指標體系備選指標
2.2.1 聘請專家,組成專家咨詢組
根據本研究目標及需要的知識范圍,采用經驗選擇方法,在全區遴選本課題專家,專業涵蓋社區衛生服務、衛生管理、公共衛生、藥學等不同領域。然后,依據工作年限、學歷和職稱等要素,最終確定專家 20 人。他們主要來自市(區)衛生局、高校管理學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部門,具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和豐富的行業經驗。這20個專家的遴選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的客觀性、真實性及權威性。
2.2.2 開展專家咨詢
本研究進行兩輪專家咨詢。第一輪向專家提供本研究的背景資料和寧夏基本藥物可及度指標性評價備選指標,請專家就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判斷依據和熟悉程度進行打分,并給出修改意見。第一輪咨詢結束后,整理咨詢結果,修改、刪除和增加指標后再進行第二輪專家咨詢,同時向專家反饋第一輪的結果以供參考。
2.2.3 德爾菲法結果分析
①專家積極系數。第一輪發放問卷20份,回收有效問卷20份,應答率為100.00%;第二輪共發出問卷20份,有效問卷19份,應答率為95.00%。②專家權威程度。專家權威程度平均為0.77,權威程度較高。三個一級指標中地理權威程度最高,為0.78。三個一級指標的權威度都在0.7以上,表明3專家對這個指標體系較為認可,見表2。③專家的協調系數。從表3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地理指標、經濟指標、技術指標,還是總體上第二輪結果都高于第一輪結果,且P值都小于0.05,表明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專家的權威程度

表3 專家的協調系數
2.2.4 專家咨詢結果
第一輪和第二輪的均數、變異系數和滿分率數值見表4。第二輪專家咨詢指標得分基本高于第一輪,變異系數低于第一輪,專家之間的協調系數也有所提高。

表4 兩輪專家咨詢結果
2.2.5 信度與效度
信度是反映量表的可信度水平,它主要體現調查結果的一貫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同時,也是衡量量表制訂優劣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本研究信度系數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數,取值范圍在0~1,它用于測量量表內部的一致性[6,7],見表5。

表5 寧夏基本藥物可及度評價體系指標信度
本研究采用內容效度,這是一個較主觀的指標,常由專家評閱確定[8]。專家評價由參加Delphi的各專家對該指標體系進行打分,40.00%的專家認為指標體系總體上設計很合理,總體與評估期望達到的目標的一致性程度很高,指標體系總體內容效度得分為8.85分,結果見表6。

表6 區級社區衛生服務系統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內容效度
3.1 專家的積極系數
專家咨詢表的回收率作為評價專家積極性的指標,最小比例為50.00%,60.00%是較好的,70.00%為非常好[9]。本研究的兩輪有效回收率為100.00%和95.00%,第二輪專家咨詢,除1位專家由于出差沒有參與外,其他19位專家都完成了表格的填寫。專家的積極系數非常高,愿意配合本研究的調查。
3.2 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
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用各指標的均數和滿分率來反映,滿分率越高,說明該指標也越重要[10]。第一輪專家咨詢,備選23個指標中,得分均數在8.00分以上的指標有12個,占所有備選指標的52.17%,滿分率在50.00%以上的指標有6個,占所有備選指標的26.09%;第二輪咨詢得分均數在8.00以上的指標有19個,占所有指標的76.00%,滿分率在50.00%以上的指標有14個,占所有指標的56.00%。第二輪專家咨詢中指標的得分均數和滿分率均有所提高,說明專家的意見在第二輪中趨于集中。
3.3 專家的代表性
如何選擇專家?選擇哪些專家?是Delphi法應用中一項重要工作,因為專家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工作經驗是Delphi法成敗的關鍵[11],本研究要求專家從事相關專業10年以下的比例不能超過10.00%。文獻中關于專家人數的確定,一般認為人數在15~50人較為合適[12]。由于基本藥物涉及多學科,如衛生管理、藥學等,所以本研究選擇的專家不局限在某一個領域,而由多個領域的專家組成,這樣就可以避免一定的主觀片面性,亦使結果更具有權威性。從專家技術職稱看,中級職稱占40.00%,副高級職稱占20.00%,高級職稱占30.00%;從工作年限來看,20位專家中,工作16~20年的占20.00%,20年以上的占45.00%,由此可見本研究所選專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3.4 專家的權威程度
專家的權威程度由專家的判斷依據和對指標的熟悉程度兩方面構成。隨著判斷系數分值的降低,表明對專家判斷的影響程度越小。對于本研究的評價指標體系,專家權威程度均在0.76和0.78之間,說明專家權威程度較高。
3.5 專家意見的協調程度
本研究三級指標第一輪專家協調系數分別為:0.19、0.18、0.37,總體協調系數為0.28,指標協調系數卡方檢驗值均小于0.05;第二輪三級指標協調系數為0.43、0.33、0.45,總體協調系數為0.40,P值均小于0.05。本次研究的第二輪專家意見的協調程度較高,說明專家意見的協調性好,結果可取。
3.6 信度與效度
信度與效度是檢驗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指標體系的信度與效度的定量分析,考察指標體系的穩定性與有效性。按照相關文獻提出的標準,本研究指標體系總體信度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數,為0.86,說明本研究指標體系的信度是可接受的。效度采用內容效度,總體效度得分為8.85分,效度較好。
3.7 本研究建立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特點
通過選擇樣本進行實證,本研究地理、經濟、技術三級指標數據收集方便,地理指標數據通過現場調查獲得;經濟指標中的“當地居民日均工資”和“人均藥品費用”指標從居民調查問卷中獲得,“平均每張處方的總費用”等指標通過處方可直接計算;技術指標反應性與滿意度可直接在處方中計算得出。實證時直接將數據進行簡單計算就可得到分值,可操作性較好。與國內基本藥物可及性評價指標體系比較,本研究評價指標體系更完善,評價指標的數據也更易獲得,不需要做大規模的專項調查。本研究在“基本藥物可及性”的基礎上,提出“基本藥物可及度”,通過對評價指標體系的量化,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這樣使評價更易進行且更加直觀。
通過上述的文獻復習法和查閱相關資料,初步確立了藥物可及性指標體系。運用德爾菲法對選擇的藥物可及性指標進行細致的篩選和修正,建立的藥物可及性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學性和權威性。寧夏地區藥物可及性指標體系的建立與基本藥物政策在寧夏地區制定和實施的狀況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基本藥物制度在寧夏地區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1] 胡善聯.中國衛生改革與發展藍圖的構想[J].中國衛生經濟,2006,25(8):5-7.
[2] 魏留軍,石 磊.我國基本藥物可及性研究現狀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2):286-288.
[3] 席曉宇.基本藥物可及性調查方法的研究[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1,19(1):81-82.
[4] WHO. Essential Drug Monitor [N].2003:6.
[5] MARTIN GULLIFORD. What does “access to health care” mean? [J].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 policy, 2002, 7(3):186-188.
[6] 孫振球.醫學統計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7] GUILFORD, J P.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4th ed) [M]. New York: McGraw-Hill,1965.
[8] 曹素華.實用醫學多因素統計方法[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
[9] 李銀河.[美]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0] 邢 禾.德爾菲法篩選結核病防治知識調查指標的研究與預試驗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06,22(2):91-95.
[11] 胡 志,周達生.軟科學直觀預測技術德爾菲方法[J].醫學與哲學,1989,(10):26-28.
[12] 曾 光.現代流行病學方法與應用[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
(本文編輯:閆云麗)
Establishment of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index of essential medicines in Ningxia
ZHANG Yue1, LUO Jia-xiang1, HU Yi2, WU Shi-cai1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 Ningxia 750004,China)
Objectiv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basic drug policy, Select representative indicators with essential medicine accessibility, to establish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essential medicine accessibility in Ningxia at first. Methods We make use of interviewing method and literature review to collect the data and deal with them, and then conduct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to select as well as rectify the index. Results Geographical indicators, economic indicators,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the indicators which sudbordinate to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re scientificity and authority. Conclus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essential medicines in Ningxia will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essential medicine system better.
essential medicine,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index, expert consultation
R194
:A
:1003-2800(2015)01-0001-04
2014-10-27
張 悅(1990-),女,遼寧朝陽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行政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
吳世彩(1966-),男,山東人,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大眾文化、中國哲學與管理哲學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