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中暑是牛日射病、熱射病和熱痙攣的總稱,是指其在烈日的直射下或是處在悶熱潮濕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牛體內迅速積熱且在短時間內不能將熱量散發出去,引起腦部充血、肺充血和水腫,中樞神經機能紊亂,水鹽損失過多,精神沉郁,肌肉或筋腱亢奮的類神經性癥狀的一種疾病。在潮濕悶熱的季節,由于飼養管理不當,牛中暑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因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當而導致死亡。
農戶育肥肉牛,應在炎熱季節認真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及時搭建涼棚或遮陽網。注意保持牛舍通風良好,防止潮濕、悶熱、擁擠和烈日直曬牛體,保證飲水充足,注意補飼食鹽。以下措施,對于預防本病發生和保護育肥肉牛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中暑的治療原則是防暑降溫,鎮靜安神,補充體液,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酸中毒。
1.降溫是治療牛中暑的關鍵。將病牛置于陰涼處,用冰塊冷敷頭部、頸部、腋下或腹內側,或用涼水澆頭、潑身,飼喂1%的鹽水2000~3000毫升可降溫,防止便秘和脫水。當體溫下降至39℃時,即可停止降溫,以防虛脫。
2.維護和改善心肺功能。對肺充血嚴重的患牛,靜脈放血500~1000毫升(放血量多少視牛的體重和病情酌情而定)可很快減輕心、肺負擔,緩解呼吸困難,然后靜脈注射復方鹽水注射液2000~3000毫升,5%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2000毫升,三磷酸腺苷、輔酶A和肌苷適量,糾正電解質平衡紊亂,補充體液,稀釋和加速血液流動,改善心肌營養。
3.治療心衰者。肌肉或靜脈注射安鈉咖2~5克或樟腦磺酸鈉20毫升。
4.預防和治療肺水腫。及時使用利尿劑,呋塞米0.5~1毫克/公斤體重,肌注或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每日兩次。10%葡萄糖酸鈣500毫升,3%的氨茶堿10~30毫升,10%維生素C靜脈注射,有助于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血管中液體的滲出。
5.降低顱內壓。有神經癥狀者,成牛靜脈注射25%甘露醇注射液(或山梨醇注射液)500~1000毫升,小牛或育成牛酌量。病牛興奮時,可靜脈注射安溴注射液100毫升,或用鹽酸氯丙嗪1~2毫克/公斤肌注,以降低基礎代謝、鎮靜安神,并有降低體溫作用。
6.糾正酸中毒。尿液呈酸性時,可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注射液500~1000毫升,以防酸中毒。
(山東 高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