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訊
江口蘿卜豬
蘿卜豬原產于貴州省境內,全身被毛以黑色為主調,在其額、腳、尾尖有白毛。江口蘿卜豬的發展歷經數百年,為地方優良品種。但是由于其生長慢、體型小,有段時間不受養殖戶歡迎,養殖地先后從外地引進良種豬開展雜交改良,對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導致品種退化,生產效益、養殖數量和規模急劇下降。到2004年,江口縣僅存欄蘿卜豬4000頭左右,其中能繁母豬400頭左右,瀕臨滅絕邊沿。
江口蘿卜豬全身被毛黑色,體型相對一般豬種較小。它的頭部大小適中,當地群眾俗稱“鉆子頭”。額頭中部有2~3條橫行皺紋,耳大小適中下垂,背腰平直,大腿瘦削,腹大但不拖地,四肢健壯,后肢略高于前肢。公豬睪丸發育良好。母豬乳房發育良好、乳頭多為6對、排列整齊。成年公豬體重一般在82.5公斤左右,成年母豬體重一般在72.5公斤左右,它是我國獨有的豬品種。
2012年1月7日,由江口縣委、縣政府主辦的江口梵凈山蘿卜豬銅仁推介會在銅仁市錦江廣場隆重舉行,在品嘗會現場,用蘿卜豬做成的粉蒸肉、小炒肉、黃燜肉、夾心肉等各式美食深受廣大市民歡迎,對色、香、味俱全,吃起來很細嫩、口感清爽的蘿卜豬肉贊嘆不已。隨著蘿卜豬推介會的成功舉行,蘿卜豬的知名度與日俱增,市場前景看好,村民們開始大規模養殖蘿卜豬,大大小小的蘿卜豬養殖場相繼建設起來,蘿卜豬產業化發展快速推進。2013年,江口蘿卜豬及“蘿卜豬”肉獲國家地理標志注冊商標。(彩圖參見73頁圖6)
黔東南香豬
黔東南香豬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東南九萬山的從江一帶。這種香豬體軀矮小,頭較直,額部皺紋較少,耳小而薄、略向兩側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寬而微凹,腹大豐滿觸地,后軀較豐滿;四肢短細,后肢多臥系;皮薄肉細,毛色多全黑,約占98.44%,乳頭一般5~6對。據產區調查,香豬的體型分大、小兩類。并分別占30%和70%,7月齡體重分別為32公斤和25公斤左右。黔東南香豬與其他品種的香豬相比,具有“小、香、純、凈”四大特點,且該香豬肉質營養豐富。(彩圖參見73頁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