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風 徐里炳
一、黑魚的經濟價值
黑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淡水名貴魚類,有“魚中珍品”之稱。其營養十分豐富,含大量蛋白質,比雞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質都高。從營養學分析,黑魚是一種營養全面、肉味鮮美的高級保健食品。黑魚暢銷國內外,售價昂貴,為我國外貿出口的重要水產品之一,在國內市場上也是一種緊俏價高食品,養殖前景非常好,效益可觀。
二、黑魚的生活習性
黑魚為底棲生活的魚類,棲息環境極其廣泛。凡蛙、泥鰍、鯽及各種水生昆蟲群棲的場所,都是黑魚喜棲的地方。
三、養殖前的準備工作
1.魚池的選擇。養殖黑魚,土池塘、水泥池均可,為方便生產管理和銷售,魚池面積一般不宜過大,以1~2畝為佳。水深1.5~2米,底泥宜淺,進、排水口須設防逃網,防逃網須設40~60厘米。
2.魚池的清整消毒。放養前必須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可用生石灰對魚池進行消毒,同時,在池塘四周種植80~100厘米寬的水浮蓮作為隱蔽物,這樣,既可防止黑魚跳出池外,又便于遮陽、避暑、捕食,同時還能凈化水質,調節水溫。
四、養殖技術
1.放養魚種
(1)魚種選擇。魚種一般選擇10厘米以上的當年魚種,以10~20厘米、60~100克為最佳。
(2)魚種來源。在集市上買魚種,雖然價格較低,但規格不一,而且由于捕捉等原因而導致的魚體受傷,故下塘前必須消毒,可用2.5%~3%的食鹽水或0.001%的漂白粉液浸洗魚體15~20分鐘。
(3)魚種放養密度。魚種放養密度要根據飼料和水質等條件來確定,一般每畝放養體長10厘米左右的魚種1000~1500尾,并可套養200~300尾大規格花白鰱魚種,亦可放養成齡羅非魚幾十尾,用其孵化的魚苗供黑魚食用。
2.投喂餌料
黑魚餌料有動物內臟及各種小魚蝦等。有的養殖戶用雞腸投喂,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己養殖黃粉蟲、蠅蛆或蚯蚓,既可解決餌料問題,又可大大降低養殖成本。黑魚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餌料,其配方為:絞碎的雜魚蝦糜70%、豆粉20%、酵母粉5%,余下的為多維素礦物鹽、促生長劑和抗生素。日投餌兩次,投餌量為魚體重的5%~7%,以多數魚吃飽為準。使用人工配合餌料,須從小進行攝食訓練。初期可將蚯蚓或魚蝦肉糜投放到食臺上,將食臺吊在水面下20厘米處,引誘魚苗攝食,待魚苗習慣于上食臺攝食后,再逐漸增加配合餌料。在攝食訓練中途不要投喂活餌,以免影響訓練效果。
3.日常管理
(1)巡塘。觀察魚的攝食、活動、水質變化,有無浮頭預兆,有無病魚等,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2)換水。黑魚每天攝入高蛋白餌料,池水中氨的濃度較高,特別夏季水溫高,水體很容易變壞。為此需要及時更換水體,一般每周換去1/3,半個月換去4/5,具體看水質的變化靈活掌握,有條件的地方,最好保持微流水養殖,養殖期間水溫以不高于30℃為好。
(3)飼養管理。投餌要堅持“四定”。在投喂前以擊拍聲為“信號”形成“感官”反應,把黑魚集合到食場周圍,容易形成抱食局面,提高攝食量,減少餌料浪費。餌料種類以鮮動物為主,主要是海淡水小雜魚、蝦為主。淡水中有餐條、麥穗、沙里爬、幼魚白、小鯽、小馬非、鳑鲏、青稍、小青蝦等,海水中有沙丁、青(黃)魚古等各種小雜魚。吃食旺季,魚餌量大約為魚重的8%左右,高者可達10%以上。吃食淡季為3%~4%。投餌方式采用“慢-快-慢”投喂效果好,飼料浪費少,大部分魚吃飽后跑掉即可停喂。天氣的好壞、氣壓高低、水質好壞,魚的攝食量是不一樣的。
(4)防逃。黑魚種放養初期,魚種尚小,跳躍能力較差。當逐漸增長,跳躍能力增強,尤其是在雨天換水時和清晨跳躍十分活躍,因此池埂離水面高度一般應大于50厘米,進排水口要安裝結實的防逃網,池四周安裝防逃網或防逃墻。
4.常見魚病防治
(1)水霉病。防治方法,在拉網運輸和放養等操作時要盡量仔細,防止魚體受傷;每立方米水體中用0.1克孔雀石綠或0.5克甲基藍進行全池消毒,魚種發病時,可每立方米水體撒入10克孔雀石綠或用3%~5%濃度的食鹽水溶液浸洗。
(2)腸炎病。防治方法,在100公斤餌料中拌入34克呋喃唑酮,(痢特靈)日投喂兩次,連續3天。
(3)黏孢子蟲病。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體撒入0.2~0.5克濃度為90%晶體敵百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