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宏觀金融理論研究方法論的內涵,明確其重要性,在對當前研究現狀的分析基礎上,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以促進宏觀金融理論研究向著系統化、科學化發展。
關鍵詞:宏觀金融;金融理論
一、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方法論的含義
1.什么是金融
金融,顧名思義,“金”是黃金、資金,“融”是融通,即“資金融通”。金銀的易攜帶、易分割及價值大等特性使之成為充當貨幣的一般等價物——價值的代表,因此,金融是價值的流通。而隨著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金融的內涵也進一步拓展,不再局限于價值的流通,更多的傾向于經營的資本化、信用化以及杠桿化,更符合現代金融的發展要求。
2.什么是宏觀金融
根據金融主體行為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微觀金融和宏觀金融兩大類。一般地,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金融行為被歸類為微觀金融的范疇,主要包括資本的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而政府和貨幣當局的金融行為被歸類為宏觀金融的范疇,主要包括貨幣和金融制度的安排。宏觀金融是以宏觀平衡人類整體經濟利益關系為目的的社會金融行為,是人類的社會性金融活動。
3.什么是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方法論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方法論是指關于研究宏觀金融領域的一般方法的總稱,它為我們準確、有效地研究宏觀金融理論提供了組織、計劃、設計和實施研究的基本原則。
二、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方法論的重要性
聯系的普遍性——世界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系的,金融理論的發展過程也不是獨立存在于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當中,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領域密切相關。在二十一世紀之前,金融理論的發展是雜亂無章的,學者們僅從自身出發進行研究,各方向的金融理論研究層出不窮,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從而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宏觀金融理論的發展。
宏觀金融理論的發展從始至終都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完備、系統、科學的理論研究方法。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研究不需要經過科學的檢驗和檢測就能成功的觀點明顯違背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在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中,若要持續有效地發展就必須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并形成一套系統、科學的行為準則,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進而形成科學的“方法論”,以此來指導我們有效地進行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因此,在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領域中,形成一套系統的、科學的方法論十分重要,它關系到研究結果是否有效的問題。
三、 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理論方法和工具,如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數量模型分析、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等,促使著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向科學化、嚴謹化發展。20世紀20年代之前,學者們較為關注運用金融理論的知識去科學有效地解釋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通過案例分析來實現金融理論知識的合理運用。20世紀90年代之后,隨著計量經濟學學科的出現,論文就更傾向于應用數學模型來解釋經濟現象,以此來彰顯其理論研究的準確性和嚴謹性。然而研究者們對于這些數學模型并未深刻認知,有時過于追求模型論證而忽略其現實經濟意義。目前論文撰寫過程中,研究者大多未能正確認識金融工具與金融理論的關系,忽略金融工具的服務性作用,過于追求數學模型等工具而忽略金融理論。
2.研究成果普遍缺乏創新性
研究的創新性是為了通過研究者分析問題,提出觀點來推動金融理論的發展。而目前多數研究者忽略理論的探究,在廣泛閱讀大量現有成果的基礎上,自身的思考和研究略有欠缺,從而難以實現理論的創新。
四、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一些方法
一方面,研究者應確立金融理論研究的正確方向。金融理論研究的目的是準確、合理、有效地解釋社會生活中的經濟現象,使之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指引人們更好地從事金融領域的實踐活動。哲學角度上的 “實踐——理論——實踐”的循環認知過程,幫助我們在認清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理論來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發展理論。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應明確理論研究目標,在對現存理論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追求創新,從而為推動金融理論發展做出貢獻。
另一方面,研究者應該改變形式主義觀念,明確金融工具與金融理論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在計量模型等金融工具的選擇上,明確其適用性,從支撐理論的基礎上來尋求相關數據給予支撐,論證金融觀點,而不是單純地列出模型來彰顯論文嚴謹性。在金融工具的選擇上應根據所論述的金融觀點選擇合適的金融工具進行論證,避免過于追求模型等工具的使用而使問題復雜化。
參考文獻:
[1]崔滿紅.金融協調發展理論研究[D].
[2]崔滿紅.金融學方法論(下)http://bjcmh.blog.sohu.com/254568586.html.
[3]孔祥毅.也談金融可持續發展[N.金融時報,1987.7.12.
作者簡介:謝騰(1992- ),女,山西運城人,碩士研究生,金融學專業,研究方向:金融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