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孫燕平 何巖
【摘 要】于今年的5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的存款保險制度作為我國新的銀行體制改革,對商業銀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與大型國有銀行相比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的中小銀行。中小銀行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存款保險制度對中小銀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有機遇也有挑戰,因此中小銀行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存款保險制度;金融改革;銀行業;中小銀行;隱性存款保險制度
一、存款保險制度的產生及發展
存款保險制度作為一項新興制度出現尚不足一個世紀。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在經歷了“柯立芝繁榮”之后,爆發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大危機。在這樣大蕭條的背景下,美國銀行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極大地沖擊。公民對銀行毫無信心,惡性擠兌浪潮席卷全國,整個國家的銀行業瀕臨崩潰。在無可選擇下,美國政府以州存款保險制度為基礎在全國推行存款保險制度。
可以說,存款保險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如果沒有存款保險制度,美國的銀行業乃至整個國家的國民經濟都會受到極大地沖擊,而存款保險制度以政府擔保為基礎對國家銀行業進行改革,恢復了公民對銀行的信心,即使偶爾會發生擠兌事件,但避免了整個國家銀行業的行業恐慌。
基于美國此前的成功,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越來越多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推行存款保險制度來應對周期性爆發的經濟危機。直至上世紀90年代,全球約有七十個國家在國內實行了存款保險制度。
早在93年,我國就首次提出了存款保險制度,此前,我國實行的一直是隱形存款保險制度,即由政府對發生危機的金融性機構進行注資。但這一制度存在很大弊端,削弱了市場對于金融機構的約束力,而道德危機引發的不良資產高居不下,對銀行的償還能力造成很大阻礙。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過后,我國政府也進一步考慮這一制度在國內實行的可行性。2004年起,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開始起草,此后,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逐漸成熟。2015年,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宣布《存款保險條例》將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此,存款保險制度在我國正式確立。
二、存款保險制度施行的背景
(一)客觀形勢發展的需要
存款保險制度的當前任務,即為我國的金融改革“保駕護航”。存款保險制度的倡導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加寧曾鮮明地表示,“是銀行改革倒逼存款保險制度的提速”。
2013年以來,隨著金融改革的進程逐漸加快,銀行業發展面臨諸多變局,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國內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顯著上升,破產倒閉不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從幾年前“海南發展銀行”、“廣東國際信托”、“中農信”等金融機構破產事件,到目前國有四大銀行股份制改造、農信社改革,經濟形勢迫使中小銀行加入改革浪潮,存款保險制度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二)我國現行存款保險制度存在缺陷和風險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的是政府“兜底”的隱性存款保險制度,非常不利于金融體系的長期穩定發展。
在我國隱性存款保險下,銀行免費獲得了國家提供的存款保險服務,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發生危機時,為了維持金融與人心,中國人民銀行或當地政府必須給予資金救助,導致最終損失由政府買單。據有關研究測算,1998年以來,中國為了保持銀行業穩定,改善其資產和增強競爭力,投入的資金超過30000億元。
隱性存款保險制度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特別體現在經濟過熱時,應當實施緊縮性的逆周期貨幣政策,然而當金融機構因承擔過度的風險而破產,在隱性存款保險下的再貸款救助會加劇流動性過剩,對貨幣政策的目標形成沖擊。1998年3月,央行向發生擠兌的海南發展銀行提供40億元再貸款救助。在2004-2008年為銀行業提供數千億注資,這些都增加了流動性,導致貨幣供應量超出預定目標。
隱性存款保險在法律規范上有天然的缺陷,當經濟出現危機時,政府往往會優先照顧大銀行。在我國,表現為中央財政對國有銀行給予巨額注資以及不良資產剝離,而中小銀行只是可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援助。因為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應,大銀行能夠風險分散,中小銀行則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不足,隱性存款風險扭曲了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不利于中小銀行的發展。
三、存款保險制度的價值
在隱性存款保險制度缺陷越來越明顯的現在,存款保險制度應運而生,它將中小銀行也包括在保險補償對象的范圍之中,正式向隱性存款保險制度發出戰書。
存款保險制度維護了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如今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上升,銀行經營不善或破產,存款人的利益將受到嚴重損害,而此時銀行存款保險機構就可對破產銀行儲戶進行賠償,將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保護了存款人的利益;
存款保險制度大幅度降低擠兌風險。在以往的金融償付模式下,銀行一旦發生經營風險,即會發生大規模擠兌現象,而存款保險機構對儲戶發生的損失負責,大大增強儲戶對我國銀行以及存款的信心。
存款保險制度促進我國銀行之間的良性競爭,提高金融效率。中小銀行在存款保險制度下提高了自身的吸金能力,使其有機會與有天然優勢的國有銀行一爭高下,打破了以往金融體系壟斷局面,進而促使各銀行努力增強自身實力,為儲戶提高更優質的服務。
存款保險制度實質上為存款保險機構提供監督管理的職能,存款保險機構對銀行的日常經營進行干預,從側面督促了銀行進行更精簡,高效率的經營。
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進一步完善中國金融體系,一旦發生事故,保險機構進行償付,完善我國銀行破產制度。
四、存款保險制度對中小銀行的影響
(一)增強中小銀行的信用和競爭力
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可以提升中小銀行的信用等級,為中小銀行的發展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同時也為我國金融體改革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國在實行存款保險制度之前,與國有銀行相比,大部分中小銀行是自負盈虧,破產風險較大并且信用水平較低,儲戶一般不會把自己的存款存到中小銀行,導致其存款業務和本身發展受到阻礙。而顯性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增強存款人對中小銀行,特別是民營銀行的信心,極大提升了我國中小銀行的信用等級。其次,我國的銀行業長期以來是“大銀行占主導地位”的現象,四大國有銀行或多或少承擔了部分政府職能,導致資源在流通時受到阻礙,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外部監管監控體系存在差異。《存款保險條例》第二條要求我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投保存款保險。這從法律上,為各金融機構創造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有利于中國銀行業的健康公平發展。
(二)完善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
通過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助于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為中小銀行的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高效的金融市場化是優勝劣汰的結果,尤其是在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中小銀行因自身限制,處于劣勢。目前,我國尚未出臺有關銀行業破產的法律,一些經營不好的銀行退出市場存在較大的阻力,但隨著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可以對中小銀行進行篩選,一些“劣勢”銀行可以合理、有序的退出金融市場,避免銀行將破產風險轉嫁給存款人,有效的維護我國金融系統的穩定。
(三)增加中小銀行成本,減少利潤
銀行在投保時,投保機構會評估銀行的風險水平,根據銀行的風險水平確定相應的保費,而中小銀行經營風險較大,存在較大的破產可能,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中小銀行的保費,從而增加中小銀行的資金成本。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后,存貸利率的浮動上限將進一步擴大,中小銀行要想獲得更多的存款,就要提供較高的存款利率去吸引存款人,這將增加中小銀行的負債成本,從而減少其利潤,甚至破產。
(四)易誘發銀行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是由于銀行業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以及有限責任制度而內生于銀行的運行之中的,存款保險只是由于弱化了各方的監督激勵而加劇了銀行本身就有的道德風險。一方面,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降低存款人的風險意識,不顧銀行的經營風險,將錢存到利率更高的銀行;另一方面,銀行的風險約束機制也會弱化,尤其是中小銀行,由于其業務結構單一,為了獲得較高的報酬往往會傾向于承擔更大的風險,在經營活動中過度投機。這就會使得中小銀行把經營風險轉嫁給存款保險機構,進而大大增加了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五、中小銀行的應對措施
(一)建立高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存款保險制度下的中小銀行相比那些規模大、盈利結構多元化的大銀行更容易受到沖擊。中小銀行要提高風險意識,加強管理,規避風險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保持信息系統和資金流通渠道的暢通,降低安全隱患。第二,中小銀行要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加強內部控制,規范相關人員的行為,不斷完善操作流程,防止重大事故的產生,同時也能夠密切關注市場動向,主動應對市場風險。第三,要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增加掌握利率風險管理基本原理、精通利率風險控制技術的人才儲備。
(二)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
首先,中小銀行可以通過優化業務流程,減少不必要工序來降低業務成本。另外,也要加強對成本的監管,把成本細化到每個部門,每個環節,對成本進行效益最大化分析。
(三)調整業務結構,發展中間業務
中小銀行要重視零售業業務的發展,推動業務重心下移,并逐步提高中間業務的比重。這個舉措,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既可以穩定中小銀行的收入來源,又能增強中小銀行應對風險的能力。重視發展中間業務如基金托管、代收代付、客戶理財和委托理財等,并著重加快發展網上銀行業務和電子銀行。
(四)開展特色化經營
存款保險制度大大加快我國利率化進程,銀行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同質化經營現象也較嚴重,為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中小銀行必須轉變先前經營模式,發揮自身優勢如區域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也可以通過開發新產品,進入新領域來保持競爭優勢。
(五)建立有效產品定價體系
首先,中小銀行要明確自身市場定位,通過對市場利率、基準利率做出合理預測,來加強對宏觀利率的把握,以制定相應的定價策略。其次,要確立金融產品定價新方法。科學的定價方法和技術將會為中小銀行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競爭優勢。同時中小銀行也要加強對內部資金的動態管理,不斷完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制度。
【參考文獻】
[1]何光輝, 楊咸月.存款保險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理論基礎[J]. 當代經濟科學, 2003, 25(2):13-18.
[2]佟錦霞.存款保險制度在我國的發展[J].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7, (10):48-49.
[3]中顧法律網 .中國存款保險制度[EB/OL].http://news.9ask.cn/tizs/201011/931690.shtml
[4]張妍. 中國金融改革背景下的存款保險制度構建研究[D].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4.
[5]邱兆祥.存款保險制度對我國中小銀行的影響及對策[EB/OL].www.cet.com.2015年04月10日.
[6] 周月秋.存款保險制度的影響與商業銀行的應對[J].中國銀行業,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