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巖(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大連加氫反應器制造有限公司,遼寧大連116000)
民用核設備磕碰劃傷不符合項分析及糾正措施
焦巖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大連加氫反應器制造有限公司,遼寧大連116000)
在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過程中,經常會由于各種原因產生不符合項,不符合項的處理是核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比較關鍵的環節。本文以民核設備制造中產生的磕碰劃傷情況為例,對磕碰劃傷不符合項進行歸納分類,原因分析,并針對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防止類似的問題的再次發生,以實現民用核設備生產與質量管理的持續改進。
民用核設備;磕碰劃傷;不符合項;糾正預防措施
大力發展核電產業,是解決我國能源緊迫,優化能源結構,滿足電力需求,減少環境污染,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1]。隨著我國核電事業的不斷發展,核設備制造行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核設備制造過程中,不符合項的管理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如何對已發生的不符合進行統計分析,有針對性地制定糾正/預防措施,避免類似質量問題的重復出現才是不符合項管理的關鍵之處。
《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HAF003對“不符合項”進行了定義:性能、文件或程序方面的缺陷,因而使某一物項的質量變得不可接受或不能確定[2]。在核電設備制造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設備的質量和安全。因核電設備具有輻射的特殊性,對部件的表面質量要求非常高,在制造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磕碰劃傷,以某制造廠2014年磕碰劃傷的不符合項情況為例,全年共產生不符合項596項,其中磕碰劃傷情況共計122項,約占總數的五分之一,制造廠處理此類不符合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嚴重影響生產周期和利潤,因此應當予以高度重視[3]。
按其產生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保存防護不當。部件在貯存過程中因防護不當、場地緊張、小件眾多、長時間露天存放等原因造成的磕碰劃傷共計24項,磕傷部位包括部件外表面、端面、尖角、螺紋等處;(2)吊運操作不當。部件在吊運、轉運過程中,操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欠缺防范意識、缺乏跟蹤監護、重要活件吊運沒有技術交底、狹小作業區域未采取防范措施,造成的磕碰劃傷共計16項。
機加工操作不當
(3)在機床上活、加工、卸活過程中,因操作或防護不當造成對部件的磕碰劃傷共計8項,包括反應器組件、接管段、蒸發器筒節的表面、坡口等位置;(4)設備故障。因天車失靈、托輥轉速不均、偏移等原因造成對部件的磕傷和蹍傷共8項。托輥轉速不均一是因為托輥軸承損壞,二是因為減速機傳動間隙大,托輥偏移主要是因為橫移絲杠軸向定位損壞;(5)拆裝操作不當。主螺栓、球面墊圈與相關工件相互接觸產生磕碰劃傷,其次操作者對螺紋件裝拆工藝過程中的細節和關鍵點缺乏深入的了解,造成螺紋件在旋入旋出過程中磕傷劃傷共計16項,在水壓試驗時對專用輔具應用不當,未均勻預緊造成部件密封面和密封件產生壓痕、變形等不符合項共計7項;(6)外協廠家原因。在制造、交檢、包裝、運輸、入庫等環節過程控制不嚴格,外協廠家人員經常變動、產品驗收不嚴格、工藝文件不夠細化、包裝和運輸不當等,造成外協件磕碰劃傷共計31項。
不符合項是核安全設備制造過程中改進質量制定糾正措施的最好素材,對磕碰劃傷產生的不符合項統計分析,有針對性的制定糾正/預防措施,以防止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或將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從而達到自我完善,持續改進的目的。
3.1針對保存防護不當情況
(1)制定工件暫存管理制度,做好工件的日常防護工作;(2)加強屬地化管理,定期檢查現場的防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3)對部件進行質量跟蹤,加強工序流轉時的檢查工作;(4)針對螺紋件設計相應的保護套/塞,小件存放時相互之間留有一定間隔并進行遮蓋。
3.2針對吊運操作不當情況
(1)針對一般件和重點件,編制通用和專用吊裝規程;(2)對天車起重人員進行通用規程的培訓和考試,重點件吊裝前進行技術交底;(3)對已有的通用吊裝輔具進行改制,并對重點件設計專用防護輔具;(4)吊裝人員嚴格遵守崗位職責和操作細則;(5)檢查人員學習吊裝規程,對吊裝過程進行監督檢查;(6)工藝中明確上下工位需操作的內容和注意事項。
3.3針對機加工操作不當情況
(1)工藝中明確裝卸工件操作細則,相關注意事項,并對磕傷防護提出具體措施;(2)機加工操作者嚴格執行操作細則,若遇難點提前要求工藝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3.4針對設備故障情況
(1)定期對設備情況進行排查,對損壞的部件進行更換或修復;(2)加大檢修力度,對于頻繁出現故障的設備提前做好檢修預警;(3)設備使用前注意對設備狀態進行檢查,使用過程中若設備出現問題及時停機;(4)設備使用者認真學習設備操作規范及常見故障鑒別與初步處理方法。
3.5針對拆裝操作不當情況
(1)對總裝工藝和主螺栓裝拆工藝規程進行細化,對緊固件旋入旋出和密封件均勻預緊做出明確規定,詳細描述操作細節;(2)加強與螺栓緊固件裝拆相關工件的質量檢查和控制;(3)針對特定螺紋部位設計旋入旋出輔具、防護工裝等;(4)對操作者進行工藝規程的相關培訓及技術交底,強調正確操作的重要性,加強對工件裝拆關鍵點和細節的理解。
3.6針對外協廠家原因
(1)制定防止外包產品磕碰劃傷的相關規定,加強外協單位的管理;(2)對重要外協廠家進行專項宣貫,要求外協廠家對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整改,(3)對重要部件,要制定專用的包裝方案;(4)加強外協件在各制造環節的過程控制,每個環節都應注重工件的質量檢查和控制。
核安全設備在制造過程中,產生不符合項是不可避免的,應將不符合情況當做一種改善質量的時機,對其進行歸納分析,嚴格和有效的控制和監管,認真落實糾正/預防措施,同時嚴格執行核安全法規和質保大綱等文件的要求,貫徹與推行核安全文化,確保質量過程受控,質量體系運行有效,努力提升核設備制造的質量水平。
[1]邢修武.加快發展我國核電建設的意義與作用[J].大眾用電,2010(04):21-22.
[2]國家核安全局.HAF003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M].中國法制出版社,1991.
[3]王瑞平.核級設備制造階段不符合項的分類及處置[J].核動力工程,2001,22(02):164-167.
焦巖(1987—),女,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師,質量保證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