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宇
中藥經皮給藥用于小兒肺炎恢復期療效觀察
張春宇
小兒肺炎;恢復期;中藥經皮給藥
小兒肺炎經正規抗感染治療,雖病原體得到控制,高熱、喘促、氣憋、發紺等急重癥狀消失,但仍有部分患兒遺留有咳嗽、痰多、納差、肺部啰音不消等表現,甚至處于疲乏虛弱的狀態,病情反復,纏綿難愈,極大影響小兒生長發育,此為小兒肺炎恢復期[1]。目前臨床多采用延長抗生素使用療程,或使用甲基強的松龍針或地塞米松針等激素類藥物來促進羅音的吸收。本院兒科2012年10月—2014年1月,筆者采用中藥經皮給藥輔助治療小兒肺炎恢復期100例,療效明顯,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4年1月本院兒科收治的肺炎患兒100例中,細菌性肺炎30例,支原體肺炎49例,病毒性肺炎21例,其中兩種以上病原體混合感染48例。均為經正規抗感染及對癥治療7天后的肺炎恢復期患兒,體溫正常,氣促緩解,但咳嗽仍較劇,咳痰不爽,兩肺聽診聞及痰鳴音及散在干濕羅音,X線胸片提示肺部紋理增多、紊亂、透亮度降低,或見小片狀、斑點狀模糊陰影,也可呈不均勻大片陰影。治療局部皮膚無感染、皮疹等。按隨機按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2.34±1.41)歲,平均病程(3.10±1.65)天;對照組50例,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齡(2.43± 1.46)歲,平均病程(3.58±1.72)天。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參照《褚福堂實用兒科學(第7版)》[2]擬定肺炎恢復期標準:①無感染中毒癥狀,體溫穩定72h以上;②查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均正常,CRP正常;③肺部可有干濕啰音,或有痰鳴音;④臨床癥狀以咳嗽,痰多甚至喉中可聞及痰鳴。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先天性、遺傳性或其他較嚴重的慢性疾病者;②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或多臟器衰竭者;③除外感染后咳嗽及支氣管哮喘的患兒;④肺炎病程超過1個月者。
對照組繼續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護士實施中藥貼敷加電腦中頻治療儀導入[3],中藥貼片貼置于第3胸椎旁1.5寸(肺俞穴)。中藥貼片主要成分為浙貝10g,白介子6g,半夏、赤芍、丹參、陳皮各10g。提取中藥有效成分。使用中頻藥物導入治療儀,根據年齡大小及季節調好治療所需參數(時間20~30min,電流10~30mA),貼片保留時間30min,1天2次,療程7天。
觀察指標:兩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改善情況,抗生素治療時間,X線胸片恢復正常時間。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改善及靜脈用藥天數比較,治療組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輸注抗生素時間均均短于對照組(P<0.01)見表1。治療20~30天復查X線胸片,治療組50例中胸片正常35例,正常率70%;對照組50例中正常23例,正常率4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癥狀、體征改善及靜脈用藥天數比較(天,±s)

表1 兩組癥狀、體征改善及靜脈用藥天數比較(天,±s)
觀察組對照組50 50 t P 6.0±1.92 10.7±1.57 13.4<0.01 3.48±1.47 7.34±1.41 13.3<0.01 5.84±0.77 7.9±1.03 11.3<0.01
小兒肺炎恢復期臨床表現肺部啰音難消,咳嗽、咳痰不止,病情遷延不愈,導致住院時間延長,極易造成二重感染,病情反復。中醫認為,小兒肺脾不足,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為稚陰稚陽之體,肺炎后期,損傷肺金,肺氣虛弱,子耗母氣,脾氣亦虛;脾氣虛則運化失司,肺氣虛則無以布津,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水濕停滯,痰濁內生。痰阻氣道,肺失宣降,咳嗽咯痰難愈、肺部啰音難消病程遷延難愈。痰濁留滯是小兒肺炎恢復期的主要病機[4],筆者針對此病機選用的中藥協定方中白芥子可利氣化痰,溫中散寒;半夏燥濕化痰;丹參赤芍可活血化瘀,促進循環,加速肺內黏液分泌物的吸收,使氣道炎癥水腫消退;陳皮可健脾、燥濕化痰。從中提取的中藥有效成分以達到健脾利氣同時化痰止咳的效果。
中藥經皮給藥(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是指采用適宜的方法和基質將中藥制成專供外用的劑型施用于皮膚(患處或相應經穴),通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循環或作用于皮膚局部產生藥效,及通過經穴效應發揮藥效,起相應治療目的的給藥方法[5]。TTS目前已應用于臨床多個學科、多種疾病[6]。將藥貼片貼于肺腧穴加電腦中頻藥物治療儀導入,經皮及相應的組織到達病變的肺部,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7]。藥物直接達病灶再參加血液循環,同時得到藥物、經絡和物理治療,從而達到宣肺解表、止咳平喘、力氣化痰的功效[8]。皮膚對藥物的透皮吸收性很好,可以不經過肝臟的“首過效應”和胃腸道的破壞[9],且皮膚間層還有儲存作用,使藥物濃度曲線平緩,避免了“峰谷現象”,提供了可預定的和較長的作用時間,因而可維持穩定持久的血藥濃度,同時毒性和不良反應小。
本組結果顯示,中藥經皮給藥治療組肺部啰音平均消失時間、咳嗽平均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20~30天后復查X線胸片正常例數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中藥經皮給藥輔助治療小兒肺炎恢復期療效肯定,且簡便易行、無創傷痛苦,安全可靠,療效滿意[10]。患兒易接受,值得推廣。但患兒皮膚過敏或破損、有出血傾向者、高熱時等均不得使用。
[1]張至博.淺談培土生金法在小兒肺炎恢復期中的臨床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2,15:23-24.
[2]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77.
[3]延永,岳國霖.中藥經皮給藥輔助治療嬰幼兒肺炎78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30(7):772-773..
[4]陸宏進,董朝,殷妍,等.益氣健脾化痰法治療小兒肺炎恢復期肺脾氣虛證[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6):320-321.
[5]高成林,賈曉斌.中藥經皮給藥制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9,20(9):707.
[6]胥云,莊桂霞.中藥現代經皮給藥制劑的臨床應用與發展前景[J].中醫外治雜志,2005,14(2):6-7.
[7]呂娟.中藥貼片經皮靶向導入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及護理療效觀察[J].中國病案,2011,12(10):67-70.
[8]唐少玲,許國慶.HY-D01型電腦中頻藥物導入治療儀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24(12):132.
[9]金紅蘭.中藥穴位帖敷治療對術后睡眠質量的效果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33(10):1183-1184.
[10]譚君梅,王會鳳,潘煥.中藥貼片經皮靶向導入輔治小兒秋季腹瀉臨床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遵義醫學院學報,2010,33(2):186-187.
(收稿:2014-12-03 修回:2015-02-05)
杭州市醫藥衛生科技計劃項目(No.2012A050)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科(杭州 3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