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明 葉一萍 丁曉媚 呂雪霞
益氣活血湯治療原發性干燥綜合征伴白細胞減少癥療效觀察
王法明 葉一萍 丁曉媚 呂雪霞
干燥綜合征;白細胞減少;益氣活血湯
干燥綜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種以侵犯唾液腺、淚腺等外分泌腺體,具有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的彌漫性結締組織病。臨床常見有口干、眼干癥狀,同時又可累及肺、肝、腎、胃腸道、淋巴等其他臟器和組織而產生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部分干燥綜合征患者伴有血液系統的損害,常見的有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其病因病機尚未明確。因目前西醫沒有持續、穩定、有效的控制白細胞減少的藥物。同時又因干燥綜合征的治療主要以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為主。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長期使用也加重白細胞的下降。筆者多年的臨床經驗,采用中藥治療原發性干燥綜合征伴白細胞減少,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就診于本院中醫科門診的符合納入標準的干燥綜合征合并白細胞減少患者4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齡43~71歲,平均(58.96±7.23)歲;病程1~15個月,平均(6.32± 4.28)個月。對照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齡46~73歲,平均(60.04±7.45)歲;病程2~14個月,平均(6.50±3.88)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孕>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原發性干燥綜合征的臨床診斷標準 參照2002年國際診斷標準)[1]:①有3個月以上的口干癥狀,進食時需用水送下;或有反復出現持續不退的腮腺腫大。凡有其中之一項者為陽性。②有3個月以上的眼干澀或眼進沙子感;或每日需用3次以上的人工淚液,凡有任一項者為陽性。③sehivmer試驗陽性,即延smm/smin或角膜熒光染色陽性者。④腮腺造影、唾液腺放射性核素掃描、唾液流率中任一項陽性者。⑤血清抗SSA和(或)抗SSB陽性。⑥下唇黏膜活檢顯示≥一灶性淋巴細胞浸潤4mm2,凡有≥50淋巴細胞聚集為一灶。具有以上6項中的4項或4項以上者并含有⑤和(或)⑥者,或③、④、⑤、⑥中任3項陽性者。在排除淋巴瘤、移植物抗宿主病、HIV感染、另一結締組織病后,可以診斷為原發性干燥綜合征。
1.2.2 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診斷標準 參照《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2],血白細胞計數<4.0×109/L,其主要癥狀為不同程度的頭暈、乏力、四肢酸軟、易感冒等。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訴原發性干燥綜合征西醫診斷標準。②符合上述白細胞減少癥西醫診斷標準。③近1個月內未接受關于干燥綜合征的治療及升白細胞治療者。④能配合治療,生活基本穩定者。⑤對研究人員的觀察和評價具有良好的依從性,自愿參加,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心、肝、腎、腦等并發癥或合并其他嚴重原發性疾病者。②近1個月內或服藥期間有重癥感染等嚴重急性并發癥者。③正在服用可能影響白細胞觀察指標的其他藥物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以及對本藥過敏者。⑤不愿配合本實驗者。⑥未簽訂知情同意書者。
治療組給予自擬益氣活血湯治療,擬方:徐長卿、穿山龍、鬼針草各10g,紫草30g,白花蛇舌草、桑寄生、補骨脂各10g,生黃芪、丹參各20g,雞血藤30g,每天1劑,水煎服,分2次口服,療程為14天。對照組給予利血生片,每次20mg,口服,每天3次;硫酸羥氯喹片,每次0.4g,口服,每天2次,療程14天。
觀察指標:兩組均分別在治療前、用藥第7天、治療14天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4mL,測定血白細胞水平。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5.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療效標準 參照文獻[2]標準。顯效:白細胞恢復正常或較治療前提高1倍以上;有效:白細胞較治療前提高>0.5×109/L;無效:白細胞較治療前提高<0.5× 109/L。
3.2 兩組白細胞計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白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在治療第7天及治療14天白細胞計數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第7天白細胞計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4天白細胞計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白細胞計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比較(×109/L,±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比較(×109/L,±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組對照組24 22 2.64±0.52 2.72±0.50 3.10±0.39* 2.91±0.41 4.52±0.54*△4.11±0.61*
3.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例)
干燥綜合征屬中醫“燥痹”范圍。其主要病因病機為先天肝腎不足、津血虧損,復感風濕燥熱之邪,伏而不發,久之蘊釀成燥毒,內陷入里煎熬津液,終至津傷液枯,血行澀滯為瘀。常見證型以氣滯血瘀型、陰虛火旺型、濕熱郁遏型、陽虛寒凝型多見。筆者認為無論因于陽虛、陰虛,還是燥毒,都可與瘀血相兼為患,血瘀貫穿于干燥綜合征的發生始終。故活血化瘀應貫穿該病治療的始終。治療原則為補肝腎、袪風濕、行瘀血、益氣生津。
本組結果顯示,中藥治療原發性干燥綜合征伴白細胞減少療效明顯尤于西藥對照組(P<0.05)。方中桑寄生、補骨脂、川牛膝補肝腎;徐長卿、穿山龍、鬼針草祛風除濕;丹參活血化瘀而不傷正;雞血藤補血行血,通經活絡;白芍滋陰増液生津符合補肝腎、袪風濕、行瘀血、益氣生津的治療原則。藥理研究證實,紫草、穿山龍、徐長卿、白花蛇舌草有免疫抑制和抑制血管炎的作用。腎乃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補腎健脾是提升白細胞數量的根本。黃芪益氣健脾,補骨脂能刺激骨髓的分泌,從而提高白細胞的數量[3],共同達到治療的效果。
[1]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風濕病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42-43.
[2]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62-168.
[3]林桂梅,郭晏華.補骨脂主要藥效學考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11):2347-2348.
(收稿:2014-10-27 修回:2014-12-18)
浙江省麗水市公益性技術應用項目(NO.2013JYZB50)
浙江省麗水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王法明,呂雪霞)、中醫科(葉一萍,丁曉媚)(麗水323000)
葉一萍,Tel:18957090511;E-mail:wfm_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