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霞 楊瑞娟
1.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江西贛州 341000;2.江西省瑞金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江西贛州 342500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女性壽命的延長,越來越多的婦女關注女性生殖系統健康。絕經后子宮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指絕經 1 年后出現的陰道出血[1]。臨床表現主要為絕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白帶夾血絲、陰道流血水樣分泌物增多等。絕經后出血可由外陰、陰道、宮頸、宮腔、輸卵管等疾病所致,而外陰、陰道、宮頸疾病相對易于診斷,輸卵管疾病罕見且往往伴有盆腔包塊等其他癥狀,子宮出血原因相對復雜,明確其原因相對困難。既往多使用經陰道B超、診斷性刮宮等手段進行診斷及確診。近年來,PMB的病例增多,依據傳統教科書理念,多為婦科惡性腫瘤所致。隨著臨床工作實踐的深入,特別是宮腔鏡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直視下對宮腔內病變的觀察及活檢,發現越來越多的良性病變出現在PMB的病例中[2],使我們對PMB的原因分析發生了改變。本文對本院收治的PMB患者應用宮腔鏡檢查進行臨床和病理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1~10月在本院就診的PMB患者156例,年齡48~76歲,平均57.3歲,平均絕經年齡51.3歲。絕經時間1.5~36年。
絕經1年以上,陰道不規則少量出血,或白帶夾血絲,可伴或不伴腰腹痛,伴或不伴陰道分泌物增多。婦科檢查多無明顯陽性體征,或子宮稍大。陰道超聲提示:子宮內膜厚度3~21 mm,或內膜回聲不均,或可見宮內占位。宮頸液基細胞學多未發現異常。
由于所有病例均為絕經后婦女,術前均仔細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排外內外科疾病,有基礎疾病者,請相關科室會診,病情平穩后再行宮腔鏡檢查。宮腔鏡術前常規檢查陰道分泌物,排外滴蟲、真菌等感染,陰道清潔度Ⅰ~Ⅱ度,無婦科急性炎癥感染;檢查血常規、凝血四項、乙肝六項、HIV、HCV、RPR 等,排除手術禁忌;陰道少許血或血干凈后行宮腔鏡檢查,使用德國進口的STORZ宮腔鏡檢查。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檢查子宮位置及附件情況,絕經后婦女常規使用4號小鏡體,常規消毒外陰、陰道、宮頸管,擴宮至4.5~5號,沿宮腔走向,將宮腔鏡緩慢置入宮腔,以0.9%氯化鈉溶液膨宮,直視下順序觀察宮腔的宮底、左側壁、后壁、右側壁、前壁,觀察宮腔的形態、大小,子宮內膜的厚度、色澤、血管分布,是否有贅生物、異物、出血點、潰瘍等,同時觀察輸卵管開口[3],宮腔檢查完畢后,邊退鏡邊觀察宮頸管是否有充血、贅生物等,檢查完畢后,對可疑處直視下活檢,或直接摘除贅生物,或診斷性刮宮,或直視下取出異物,術后組織均常規送病理檢查。
記錄宮腔鏡術中的觀察結果,與病理結果作比較,評價宮腔鏡檢查的準確性,分析絕經后婦女子宮出血的原因。
宮腔鏡檢查結果及病理檢查結果對比情況如表1。

表1 宮腔鏡檢查結果及病理檢查結果的比較
異常子宮出血是婦科疾病常見的臨床癥狀,其可發生在女性一生任何時期,以異常子宮出血為主要癥狀就診的患者約占婦科門診總數的1/3以上,其中圍絕經期婦女占60%~70%[4]。青春期、生育期子宮出血的常見原因多為卵巢內分泌功能失調、妊娠相關子宮出血、生殖器良性病變和腫瘤[5],而PMB的原因按傳統理念,多認為是婦科惡性腫瘤所致,其他良性原因少見。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絕經后婦女服用各種保健品增多,絕經年齡的推后,糖尿病、肥胖、高血壓患者增多,絕經后服用激素替代治療的增多等諸多因素,PMB患者增多,勢必與追求生活質量提高的初衷相違背,增加了絕經后婦女的恐慌。如何給這個群體一個規范、準確的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在以往的檢查中,我們會首選經陰道超聲,對超聲提示子宮內膜增厚≥5 mm者或子宮內膜回聲不均或提示可疑宮內占位者,行診斷性刮宮術,根據病理結果進行相應診斷及處理,對病理未提示異常者困惑或覺得難以處理。B超檢查是一種無創性檢查,在婦科疾病診斷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明確婦科疾病最常用的輔助檢查手段,但超聲對宮腔內病變,尤其對侵入子宮內膜的病變不能滿意顯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診斷性刮宮簡單、易行,但由于其非直視下操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微小病灶可能遺漏,尤其靠近宮角處,診刮遺漏宮內病變率達10%~35%[7]。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宮腔鏡成為微創性婦科診療技術之一,其可在直視下清晰地觀察宮腔內和宮頸管的形態、結構,是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金標準”[8],具有其他檢查不能替代的優越性。Revel等[9]報道宮腔鏡診斷子宮內膜正常及異常的靈敏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分別是94.2%、88.8%、96.3%、83.1%。隨著宮腔鏡技術的應用,使醫者對患者宮內的情況可進行直接觀察及活檢,對宮內病變有更確切的了解[10],對導致PMB的原因可進行多方面分析,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因恐懼而導致的子宮切除術,因此,宮腔鏡檢查術已成為診斷絕經后子宮腔內病變的有效方法[11]。
本研究中,分析導致PMB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①非器質性病變:萎縮性子宮內膜、增生期子宮內膜、分泌期子宮內膜、宮內節育器、子宮畸形。分析其可能原因為: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低下,使子宮內膜萎縮、變薄,腺體變細,腺管易于阻塞形成囊腫,破裂后致小靜脈破裂出血;絕經后促卵泡生成素升高刺激卵泡間質細胞分泌少量雌激素,直接刺激子宮內膜增生;腎上腺皮質分泌雄烯二酮,在外周脂肪轉化為雌酮,激素水平不穩定導致出血;絕經后2~3年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自發排卵,而其黃體功能不健,導致陰道出血及不規則出血。子宮畸形患者其內膜常不穩定,易于出血。本組病例中,萎縮性子宮內膜9例,增生期子宮內膜3例,分泌期子宮內膜3例,宮內環3例,子宮畸形3例,占本組病例的13.5%。②良性病變:子宮內膜息肉、宮頸管息肉、子宮內膜炎、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增生癥。分析其可能原因為:絕經后FSH上升,分泌少量雌激素持續對內膜刺激,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癥或子宮內膜息肉的產生[12];絕經后糖原含量及陰道酸度也減少,陰道桿菌消失,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長,子宮內膜、宮頸管易受細菌感染,感染后造成子宮內膜淺表血管破裂出血或息肉生長[13]。本組病例中,子宮內膜息肉28例,宮頸管息肉7例,子宮內膜炎18例,子宮黏膜下肌瘤27例,子宮內膜增生癥8例,占本組病例的56.4%。③子宮惡性腫瘤:絕經后為婦科惡性腫瘤的好發年齡,本組病例子宮內膜癌34例、子宮內膜重度非典型增生2例,宮頸管腺癌4例,占本組病例的25.6%,且在宮腔鏡直視下活檢子宮惡性腫瘤診斷率達到100.0%,無一例漏診。
綜上所述,本組病例中非惡性病變占74.4%,惡性病變占25.6%,即在PMB的病例中非惡性病變占大多數,改變以往傳統理念,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恐懼,但PMB作為子宮惡性腫瘤的一個重要信號,不容忽視,應用宮腔鏡檢查技術可提高對子宮惡性腫瘤的診斷率,減少或避免漏診,對確立患者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同時應注意宮腔鏡檢查可能帶來子宮內膜癌細胞在腹腔內擴散,但目前尚無前瞻性、隨機性研究證實宮腔鏡對子宮內膜癌檢查的危險性,尚可認為在適當降低膨宮壓力的條件下,對子宮內膜癌患者行宮腔鏡檢查及定位活檢是準確、安全的[14],因此,合理的病例和方法選擇可使宮腔鏡檢查在PMB診斷中發揮更好的作用[15]。
[1]崔淑萍.絕經后出血原因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2008,29(6):67.
[2]楊清,王玉,蔡愛露,等.宮腔鏡及三維超聲造影對子宮內膜器質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內鏡雜志,2004,10(4):1-3.
[3]陳良玉,童華.宮腔鏡診斷子宮異常出血的應用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0):1436.
[4]Diedrich K,官旭華,顧美皎.子宮出血的診斷[J].德國醫學,2001,18(3):160-165.
[5]葉鳳如,黃玉玲.宮腔鏡在異常子宮出血診療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137.
[6]常才.經陰道超聲診斷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355.
[7]夏恩蘭,馮力民,段惠蘭,等.電子纖維宮腔鏡與B超聯合檢查2441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8,14 (1):31.
[8]郎景和.良好地發展婦科內鏡手術[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37(11):641.
[9]Revel A,Shushan A.Investigation of the infertile couple:hysteroscopy with endomertrial biopsy is the gold standard investigation for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Hum Reprod,2002,17(8):1947-1949.
[10]Cooper JM,Erickson ML.Endometrial sampling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2000,27(2):235-244.
[11]孫軼文.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6):229-230.
[12]Papadia A,Gerbaldo D,Fuleheri E,et al.The risk of premalignant and malignant pathology in endometrial polyps:should every polyp be resected? [J].Minerva Ginecol,2007,59(2):117-124.
[13]黃荷風,陳亞俠.絕經后出血研究近況[J].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1991,18(2):69.
[14]Yazbeck C,Dhainaut C,Batallan A,et al.Diagnostic hysteroscopy and risk of 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of tumor cells[J].Gynecol Obstet Fertil,2005,33(4):247-252.
[15]張軍,夏恩蘭.絕經后子宮出血的病因診斷[J].中國內鏡雜志,2003,9(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