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偉
4月27日,由中石化長嶺分公司與中國石化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石化與生活》編輯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科技咨詢服務中心企業處處長馮耕、《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社常務副總編魏曉文,中石化長煉科協專職副秘書長、石油化工行業企業科協聯合會負責人彭英等20多位領導及專家出席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石化出版社副社長黃志華主持。
《石化與生活》系列叢書,主要以長煉科協2006年以來編撰的《科學與生活》(5冊)為藍本。該叢書的編撰是長煉科協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精神,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培養高素質員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叢書編撰過程中共征集到相關問題2萬多道,從中遴選出2018道。本叢書于2006年出版了第一冊,每兩年出版一冊,截至目前,共編撰出版5冊。
該叢書共包括《走進石化》、《石化與安全》、《石化與環保》、《石化與節能》和《石化與健康》5個分冊。叢書堅持普及石油化工基本知識,貼近員工家庭、生活的原則,以石油化工行業從業人員及其家屬為主要服務對象,緊緊圍繞與石化員工密切相關的安全、環保、節能、健康等主題,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以從不同方面普及安全生產、應急防災、節約資源、環境保護、醫學健康等諸多與石化員工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知識為主要目的。
馮耕對長煉科協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來,長煉科協堅持緊貼企業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發揮科技工作者聰明才智、關愛企業員工發展、推進企業創新發展,在科技創新、科學普及、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頗具特色,碩果累累,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國企業科協發展的前列。
魏曉文結合自身工作經歷,針對科普寫作中的相關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科學普及是一種教育方式。讓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并參與其中,體現關愛之心,理應成為該叢書編撰的最終目的。科普寫作的精髓是創新,創新才能賦予科普作品的生命力。寫作科普文章不能人云亦云,要避免雷同。科普文章的創新必須符合科學性,論述正確,應該寓趣味性于科學性之中,做到科學性與趣味性的統一。”
與會其他各位專家就圖書編撰過程中的其他相關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同時,大家紛紛表示,長煉一直以來都有這種關愛員工的企業文化,現在有這種文化的企業已經很少了。他們認為,員工科學素質的提高是從生活瑣事中慢慢做起的,只有讓社會細胞——員工家庭成員,懂得了科學生活的道理,明確了科學生活的方法,養成科學生活的習慣,才能形成文明、健康、團結、奮發向上的工作氛圍,才能成為企業創新文化的重要建設者,企業發展的強大“發動機”、“助推器”。
最后,彭英對各位專家的發言和意見表示感謝。她在講話中表示,該叢書不追求華麗的辭藻,只為向一線員工傳遞是實實在在的知識,幫助員工準確掌握國家對企業在安全、環保、節能等方面的要求,增強員工自覺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的科學素質,切實引導員工及家庭成員學會科學生活,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