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凱
關于高考的記憶,總是離不開那一沓沓厚厚的試卷,以及筆尖摩擦紙張的沙沙聲。那時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一場考試而準備,我還沒來得及理解高考的重要性,就已經跳進了一個枯燥的牢籠里。
高三前期,我常往書店跑,試圖從文學作品中尋求一絲安寧。后來,我索性拋開堆疊如山的復習資料,換上稿紙,沉浸在文字中。
對此,母親極力反對,而胡老師則是那時唯一鼓勵我的人。我一直把胡老師當成我最信任的長輩,只因某次月考作文獲得了高分,他在課堂上表揚了我。但他既開心又失望,因為我其他科目的成績與語文成績形成極大的反差,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連最基本的及格線都未能達到。
雖然他告誡我,堅持愛好的同時不要耽誤學習,但我沒聽,反而更瘋狂地寫作,還將完成的文章通過電子郵箱發給他。沒想到他真的一篇篇地看,并且給我回復郵件,指出我的不足之處。我將那些郵件當作珍寶一樣收藏,卻沒有想到這些郵件會引來母親的不滿。
某個下午,待我走進語文組辦公室時,我看見一臉憤然的母親,她正大聲指責胡老師教唆我“不務正業”,而胡老師則低聲道歉,說是他考慮問題不周。
那天,胡老師沒有做過多的辯解,只是一直在道歉。那時我被嚇呆了,只是錯愕地望著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待母親離開學校,胡老師對我說:“我知道你對文學很執著,但過分的執著會讓你喪失自我,從而導致失敗。試著將夢想放下,潛心學習,日后你會發現,讓人壓抑的高三其實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會成為你日后寫作的素材。”
胡老師的一席話讓我落下眼淚,我明白他的意思,過分的執著容易演變成一種固執,會讓我錯失人生路上的許多風景。之后,我把寫作這個愛好暫時收起,重拾書本和試題,沒有再去過書店。
高考那天,校門口擠滿學生和家長,我以緊張為由拒絕母親跟來。在擁擠的人群中,簽字筆從袋子滑落到地板上,一個人走過來,替我撿起。待他抬起頭,我發現是胡老師。他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沒有提起任何與考試有關的話題,只是淡淡地說:“堅持夢想,但別忘記生活。加油!”
簡短的一席話,卻仿佛一束溫暖的光,瞬間驅走我所有的緊張感。直至如今,我每次想起這句話,都會感慨不已。
我曾以為不斷地創作就能領略文字的意義,卻忽略了文字的意義源于生活。在后來堅持閱讀和寫作的日子里,我時刻銘記我的夢想起源于此,只因有個人教會我:唯有腳踏實地,以理性的態度去追求夢想,才能不斷擴充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