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韶關市上壩村是一個聞名于學術界的重金屬污染村。由于自然條件優越,上壩村早年間曾經物產富饒,但受附近大寶山礦場的重金屬污染影響,農田土質變差,作物重金屬含量超標,糧食減產乃至農田無法耕種;患皮膚病、肝病、癌癥的村民也越來越多。這里漸漸從魚米之鄉變成有名的癌癥村、貧困村。據不完全統計,從1986年至2000年,上壩村死亡的250人中,50歲以下的有160人,占死亡人數的64%;因癌癥死亡的有210人,占死亡人數的84%,最小的癌癥死者年僅7歲。
江西省樂平市洛口鎮戴村則是重金屬污染的另一樣本。在鄰近村莊的樂安河上游,江西銅業集團興建有多家礦山,包括中國最大的露天礦山——德興銅礦。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由于上游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的生產,樂安河流域每年接納的“三廢”污水排放總量達6000多萬噸,廢水中包括鎘、鉛等重金屬在內的污染物有20余種。長期污染已造成數千畝土地歉收或絕收。有報道援引村民的說法稱,戴村已有癌癥患者70多名,村里每年有四五人死于各種癌癥。近20年來,全村沒有一人通過征兵體檢,主要原因是肝功能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