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烈士陵園管理處,江蘇 鹽城 224000)
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內部有效運營的根基,良好的財務管理才能夠保障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并且能夠有效的反應事業單位內部的經濟運營情況。從當下很多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的模式上來看,各種不合理的地方十分常見,各種問題也頻頻產生。這不僅使得很多財產不必要的流失,這也會極大的降低事業單位的經濟運營效率。因此,對于高效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模式展開剖析才很有必要,這樣才能夠從整體層面上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
財務預算是資金順利循環的前提,是財務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也是事業單位日常財務活動收支控制的主要依據。嚴格財務預算控制,把控預算資金使用方向,監督預算的真實性,嚴禁挪用資金、抽逃資金等違法現象。
經費收支核算是事業單位日常業務的主要工作,它直接對經費收支的規范性與合理性產生影響。要對每一筆經費開支進行認真把控,審核每一筆資金的來龍去脈和實際用途;確保資金合理運用,嚴格履行報銷手續,嚴禁白條抵庫、非法挪用等違規情況;嚴禁亂收費,規范財務收款行為。
基建資金控制內容包括嚴格基建預算管理,控制預算指標;嚴控基建項目招標過程,禁止暗箱操作;強化基建資金管理,審核基建用款計劃,嚴把基建工程驗收與結算;健全基建項目審計機制;相關部門要共同管控基建規模較大的項目,相互監督和制約,保障建設資金安全。
資產監控包括明確資產產權,嚴格登記制度;健全資產采購、維修與報廢等程序,相互監督和控制,避免虛增資產及資產流失等現象;建立資產管理責任制,明確各部門資產管理的職責;資產管理部門要定期與財務部門進行對賬,核實資產價值。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首要問題便是管理制度的不夠完善。不少事業單位對于財務管理都沒有建立一套應有的體系,財務管理的具體流程,相應人員的職責范疇等都沒有十分明確的劃分。這使得很多不規范乃至不合理的管理行為一再產生,這也是造成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整體效率十分低下的一個直接原因。
在財務管理中,預算的編制與執行非常重要,這不僅是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這也是實際管理工作中應當有效落實的具體工作。然而,在很多事業單位內部在這方面的工作都非常疏忽。有的事業單位并沒有嚴格制定預算開支表,財務管理非常混亂;有的即使制訂了預算開支表,但是執行力度非常差,很多項目都沒有嚴格按照預算中的要求來執行。
《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頒布后,這使得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都能夠慢慢得到規范和統一,然而,還是有一些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沒有執行相關規定。如事業單位內部虛列投資支出、預概算的審批不夠嚴謹、建設成本控制不良、浪費現象嚴重等問題還是一再爆出。這些都是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中實存的問題。
固定資產的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范疇,然而,不少事業單位在這方面的管理效率卻非常低下。資產閑置浪費、資產的處置不夠規范、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隨處可見,資產流失問題也相當嚴重。這些都是資產的極大損耗,也是財務管理效率低下的體現。
在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善財務管理的制度建設。事業單位內部必須建立一套規范合理的財務管理流程與模式,對于財務管理的實施方式、各個責任人的工作范疇與職責等都要有明確限定。同時,應當建立相應的約束與監督機制,要實現財務管理與內部審計的良好結合,這樣才能夠促進財務管理的規范透明,并且提升管理成效。
提升預算的編制與執行能力也非常重要,這是讓事業單位內部實現收支平衡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都要嚴格按照相應的原則進行編制,這樣才能夠實現收支平衡,避免預算赤字的產生。另一方面,應當具備統籌兼顧與節約意識,事前做好預測、事中做好控制、事后做好分析,這樣才能夠深化預算的執行能力。
基本建設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重要范疇,加強基建財務管理控制對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而言尤為重要。一方面,要讓基建會計核算更加規范清晰,對于項目的資金來源與支出情況都要如實反映;另一方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加強財務監督,要嚴格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推進項目的有效展開,這樣才能夠讓財務管理更加規范透明。
對于事業單位內部的固定資產應當實現有效管理,要盡可能的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避免資產的閑置與浪費。在資產處置上也要更加規范合理,這樣才能夠避免資產的流失損耗。
想要從整體層面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績效,這需要在管理模式上有一些積極更新,首先,事業單位要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并且要提升預算的編制與執行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基礎。加強對于基建的財務管控也非常重要,并且應當對于固定資產有更加合檔,滿足企業對稅收政策的查詢需求,跟蹤政策變化,以便在納稅籌劃行為中更好的運用。
企業必須樹立起正確的、合法的納稅籌劃風險意識,形成對企業自身納稅籌劃工作及存在風險的正確認識。同時,納稅籌劃方案中盡可能將風險考慮在內。同時,應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納稅籌劃風險預警機制。通過運用現代化技術和網絡設備建立一套反應迅速、科學合理的納稅籌劃風險預警系統,實時監控企業的納稅籌劃行為,及時發現企業納稅籌劃面臨的潛在風險,并及時向納稅籌劃人反饋,進而及時跟進尋找問題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風險。
企業必須以企業的整體投資和經營戰略為指導設計納稅籌劃方案,必須遵守“企業利益最大化”原則,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的權衡。對企業而言,最好的納稅籌劃方案是整體利益最大的方案,而非稅負最少的方案。此外,應當堅持成本效益原則,控制納稅籌劃方案實施中的各種管理成本。
建立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良好的溝通關系。二者通過加強溝通和了解,可以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同時,稅務機關可以結合企業稅務狀況給企業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見。對企業而言,有助于更好的規范自身的納稅籌劃行為。同時,企業可以第一時間獲得相關的政策、制度、辦法等變化,也可以第一時間在稅務機構那里獲得對政策的解讀。這些利于企業更好的進行納稅籌劃方案設計,更好的規避納稅籌劃風險。
納稅籌劃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十分重要。因此,企業要考慮兩方面問題:一是,如何做到節稅;二是,如何規避風險。只有在零風險基礎上的納稅籌劃才是企業所追求的。此外,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處理好風險與收益二者之間的關系,必須在不斷地實踐和經驗積累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納稅籌劃水平。
[1]宋瑞莉.信息時代我國網絡經濟風險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商業時代,2014,25:56-57.
[2]梁文濤.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的五種應對策略 [J].財會月刊,2010,10:46-48.
[3]李曉永.納稅籌劃的風險與收益分析[J].財會月刊,2007,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