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摘要】 對話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實現教師、學生和文本的交流互動機制,培養學生閱讀的愉悅感和滿足感。將多媒體教學方式合理引入對話閱讀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能夠在閱讀教學中幫助教師營造情感氛圍、增強對話興奮點等需求,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實現對話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價值。
【關鍵詞】 對話理念 小學閱讀 多媒體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倡導平等、互信、交流和互動的對話氛同,教師能夠成為交流對話的倡導者和執行者,學生能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的閱讀和對話中,從而營造出和諧交流、真情互動的教學場景。多媒體技術的特性主要體現在技術多樣和內容豐富上,可以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對話模式提供課堂平臺、交流載體和反饋工具,可以實現課堂閱讀的有效延伸,實現對話機制的交流互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三位一體。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對話理念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理念在于,語文知識的宣導和教學意境的渲染,而這兩方面內容都離不開課堂對話模式的開展,也離不開課堂氛圍的營造,對話和氛圍是支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兩大法寶,兩者在閱讀教學中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1.1 對話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價值
對話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靈魂所在,小學語文課堂,由于課堂教學內容的陌生性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有限,課堂教學往往集中在老師的單純說教和學生的接納吸收方面,教學形式就是知識的灌輸,學生成為了知識的存儲器,沒有交流互動,只有被動接收。但是,小學語文的教學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漢語運用的能力,而對話是實現漢語運用的基礎條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創建多重對話機制,倡導通過學生的主觀感受來體會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充分實現對話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價值。
1.2 對話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體架構
小學語文課堂的主體構架是教師、學生和文本的三位一體模式,通過三者之間的交流溝通才能賦予閱讀教學鮮活的生命,傳統的課本式教學倡導一切教學都是建立在文本的解讀分析上,教師和學生需要做的就是對于它們的頂禮膜拜。通過對話模式,可以實現教師、學生和文本的交流互動機制,文本可以是教師和學生與作者之間溝通交流的主體,通過搭建和實現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主體框架,進而可以體現閱讀對話教學的完整性和互動性。
1.3 對話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分享體系
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理念是培養學生閱讀的愉悅感和滿足感,感受漢語文學的獨有魅力,充分體會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對話模式倡導就是學生在閱讀文章的同時,將自己所思所想充分表達出來,這樣,從小就可以培養學生利用閱讀課程培養分享理念,激發大家的思考和總結,提高對于課本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充分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提煉能力,激發他們的團隊分享潛能。
二、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閱讀對話教學的優點
由于多媒體課件得天獨厚的優越性,將它應用于小學閱讀對話教學,能夠真正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課程流暢性和課本感染力,加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分享機制,將對話理念融人到多媒體教學當中,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層次。
2.1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需要多媒體課件
學生是小學閱讀對話教學的主體,教師如果想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引入對話機制,提高教生之間、生生之間、生本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就必須充分研究閱讀課堂的教學內容,將多媒體課件充分融入到對話教學中。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們閱讀快樂的節日等活動文章時,就可以用節日為主題制作Flash動畫,當學生點擊氣球時,氣球會爆炸,并崩發出“嘣”的聲音,當學生點擊小孩子時,就會發出小孩的笑聲,整個教學過程立體直觀,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2.2 營造學生的情感氛圍需要多媒體課件
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是片面而直觀的,他們沒有濃厚的感情閱歷,也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這造成了他們對于課本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不能充分把握,而多媒體課件則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將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比如,教師在教授大海、雨、風等自然知識的時候,可以先組織大家朗讀課文內容,然后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相對應的自然現象,給大家建立直觀的感官體驗。最后,在獲得這些感官體驗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結合三個自然現象進行對話,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2.3 增強對話的興奮點需要多媒體課件
小學語文閱讀對話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設定對話的興奮點,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感染力,教師只要充分把握好多媒體課件工具,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興奮點設置課堂對話,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在教授《小蝌蚪找媽媽》這個童話故事時,由于小蝌蚪是大家熟悉的動物,生活的了解造成r對話的興奮點比較多,教師可以通過PPT課件,將故事的包袱一個一個展現出來,通過閱讀對話,就可以達到使得學生在閱讀對話中學習提高的目的。
三、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閱讀對話教學的注意事項
多媒體技術對于閱讀對話教學存在著諸多優點,但是,如果過多的使用多媒體,或者多媒體應用不當,也會對閱讀對話教學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應該全面的看待多媒體教學,讓多媒體的應用真正做到一下三個“避免”。
3.1 避免多媒體課件的泛濫
多媒體課件的技術非常廣泛,也造成了教師在選擇它的時候不清楚如何取舍,從而造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泛濫。比如,教師在組織閱讀關于祖國大好河山的課文的時候,教師會運用大量的多媒體素材來羅列祖國的美好風光,使用PPT和Flash課件來表現教學知識點,而真正的閱讀分享卻沒有時間,而對話也只是簡單的討論,沒有分析和指導,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是將老師和學習捆綁在多媒體課件上,真正對于閱讀知識點的理解無從談起,對話變成了課堂喧嘩,這是十分不可取的一種教學行為。
3.2 避免多媒體教學喧賓奪主
多媒體課件對于小學語文閱讀對話教學只能是輔助教學手段,但是很多時候,它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力。比如,教師在組織閱讀洛陽牡丹等教學內容的時候,其往往過分追求名目繁多的多媒體課件或者大量復雜的視頻動畫,真正對于課件與閱讀對話課程的關系沒有捋順,多媒體的強烈感官刺激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倦心理,而閱讀和對話時間的壓縮,只能是造成了閱讀課成為了電影課,教學效果本末倒置。
3.3 避免多媒體教學中交流的缺失
閱讀對話教學的核心在于課堂教學的閱讀部分和對話機制,它是充分展現語文教學的魅力和課堂藝術感染力,但是,任何時候都需要了解,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重點是閱讀和對話。比如,在學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古代詩句的時候,多媒體課件所能展示的景象固然壯觀。但是,想要學生充分體會詩詞意境,還是需要教師的引導,學生的閱讀和對話,而多媒體課件呆板而固定,其畫面內容不能隨學生理解而轉換,整個過程下來,學生看得走馬觀花,整個過程的交流對話無從談起。
四、總結
綜上所述,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語文閱讀對話教學中的應用是毋容置疑的,它的作用也是得到了廣大小學老師的充分肯定,得到國家教委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提倡。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多媒體課件的局限性,正視其不足之處,將教學工作做好做細,充分培養學生對于閱讀課堂的學習理解,激發其對話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