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 李會榮?オオ?
[摘要]問題學生轉化采取“非常”策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策略包括:江湖手段,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尋找契機,教育引導;大媽攻略,拉家常,打感情牌,融洽關系,化解矛盾;君子協定,恪守承諾,潛移默化,健康發展。
[關鍵詞]問題學生轉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40092
問題學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點,學習上有困難,心理上有障礙的學生。他們或行為習慣差,自我控制能力不佳;或是非善惡不分,法制觀念淡薄;或心理不健全,為人偏執,好沖動,較叛逆;或以自我為中心,虛榮心較強……他們是學生群體中的“腫瘤”,是班級工作中的攔路虎,是班主任的“心腹大患”。對于這些孩子,一般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行,“給之以拳,踢之以腳”(體罰)更會雪上加霜,要使他們脫胎換骨,煥然一新,必須采取“非常”對策。
一、江湖手段
近代武俠小說把俠客豪杰所闖蕩的社會稱為“江湖”,而我們有些學生我行我素,無拘無束,甚至天馬行空,率性恣肆,“以睥睨傲然之情,逍遙于適性之所”,頗有江湖好漢之風。久而久之,這些臭味相投的學生就會糾集成伙,拉幫結派,惹是生非。因此,當班級出現這樣一群學生,教師必須當機立斷拆散他們,以免形成氣候。
小虎是班中的“大哥大”,蠻橫強勢,欺侮弱小。近日,我發現學生魏某和韓某與他走得比較近,幾乎形影不離。我心中一咯噔,他倆要被同化了。向各任課老師一了解,果然,他倆最近作業或不交,或馬虎應付,上課有時也相互擠眉弄眼,很不安分。叫來班中“探子”一問,發現他們課間經常聚在一起抽煙、聊天,前幾天還和外班學生在校外打了一架,而且一戰成名,學校其他一些“兄弟”爭相結交,煞是風光。了解這些情況后我暗下決心,必須瓦解他們!
中午第一節課后,我叫來了魏某,向他了解學習情況及班中學生的表現。他拿“行”“還可以”之類的話搪塞我,我也沒多說什么,就讓他走了。第二節課后我又叫來了韓某,同樣的問題,類似的答案,我讓他呆了一會也讓他走了。第三節課后,我又請來了小虎。“上次打架受傷了嗎?”“最近抽什么牌子的香煙,好抽嗎?”我連續發問。他起初一再否定,我把了解的情況詳細描述了一番后,他終于低下了倔強的頭……
下了晚自習,“探子”來報,他們三人互相埋怨、猜忌,說對方不講信用,是小人,向老師打小報告,并揚言要絕交……我心中竊喜,這“損招”還真管用。過了幾天,我發現他們三個在一起的時間明顯少了,于是我把他們一起請來辦公室。我和他們說:“這一切都是我‘算出來的,誰也沒告密。況且告密了也沒錯,老師詢問就應當誠實坦白,男子漢大丈夫就應當敢作敢當。義氣要講,朋友也要做,但不能糾集在一起做壞事。”接著我又講述了幾起幫派事件,曉之以利害,并和他們擊掌為盟,絕不互相報復,實在做不了朋友,還是同學。從此以后,他們竟再沒一起干過壞事,倒是在校籃球比賽中,他們三人配合默契,還拿了第一呢!
上面的“江湖手段”不是騙術,亦不是玄術,有點像三十六計里的“離間計”。為了達到教育目的,抓住問題學生幼稚、率真、講義氣的特點,使他們內部發生矛盾,互不信任,從而瓦解他們,以免形成“邪惡聯盟”,然后再尋找契機,教育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觀察,適時疏導,以免他們因怨生恨,反目成仇,產生新的教育問題。
二、大媽攻略
中國的大媽們為人憨厚樸實,待人真誠熱情,雖然她們沒什么文化,但諳熟人情世故,甚至口齒伶俐,能言善辯,常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化解矛盾,和諧關系。其實她們與人交往的主要方式就是拉家常,打感情牌。
學生王某是班里典型的刺兒頭,打架滋事無所不為,逃課、頂撞教師更是家常便飯。有一天在課堂上,他因為小事還辱罵了老師,并破門逃之夭夭。后來在他媽媽的央求下,他來到我的辦公室。送走他媽媽,我和他拉起家常來:“家中幾口人?”“媽媽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平時周末喜歡做什么?”……通過拉家常,我知道王某平時由媽媽照管,媽媽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在飯桌上嘮叨。爸爸在外跑車,一年回家六七次,和他很少有交流,主要的教育方式是命令呵斥和拳腳相加。
我告訴他:“老師非常理解你,你平時很孤獨,沒人聽你說心里話,覺得郁悶、煩,這很正常。媽媽文化程度不高,不怎么會說話;爸爸為了生計不得不在外打拼,但他們都愛你。看你腳上的鞋,二百多元,還是喬丹牌的,是爸爸買的吧!你也要為他們著想,少惹事,不然爸爸開車會分心,那多危險啊!從今往后有什么事可跟老師說,老師愿意做你的朋友,好嗎?”他聽了眼里閃爍著淚花,一個勁地點頭。從此,我隔三差五找他拉家常:“生日跟誰過了?”“爸爸回來了嗎?”……慢慢的,我發現他愛聽我的話了。
其實,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們要多向大媽們學習,多和學生拉家常,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家庭,了解他們學習生活中的苦惱,從朋友的角度給予他們真誠的關心,針對他們身上的問題提出溫和的建議。拉家常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而且可以成為轉化問題學生的最佳切入點。
三、君子協議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他們意志力薄弱,自我約束能力不強,但又好面子,性情耿直。為此我因勢利導和他們簽下了君子協定,使其走上正路。
學生李某沉溺于網絡游戲,作業不做,上課有時也偷偷用手機打游戲。我找來了他的父親,拿出提前擬好的協議:1.每天作業完成后可以玩一小時游戲,如果超時在下次游戲時間里扣除超時部分。(由父親監管)2.上課絕對不能玩手機游戲,否則沒收手機。(由同學監督)他知道這是圈套,不想簽。我沒強迫他,只是說:“既然是協議,你有權簽,也有權不簽,簽了就要嚴格執行,不然就不叫‘君子協議;不簽也行,但后果自己承擔——家中網絡切斷,電腦加密,手機沒收。”他斟酌了很久,終于同意簽了。
我把這份協議讓他在班里宣讀后,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提醒大家共同監督。
幾天過后,他父親打來電話,說他回家后都是先做作業,后打游戲,有時作業多就干脆不玩了,說存下時間,周末大戰。
快放暑假了,我又跟他說:“你熟悉電腦,打字速度快,思維敏捷,如果你能將老師精選的我們班同學的文章輸入電腦,每天完成500字,可延長半小時游戲時間。如果自己能寫幾篇文章,老師還可以給你修改,發到老師主持的網頁論壇去。”他皺了皺眉說:“試試吧。”又過了好些日子,我收到了他的文章《我的網游生活》。他爸打來電話,說他最近很少玩游戲了,倒常瀏覽一些關于作文、文學的網頁。聽了這話,我不由地笑了。
讓學生簽君子協議是激勵和鞭策學生恪守自己的承諾,向自己定下的目標發起全力沖擊的一種非常規的教育手段。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自身存在問題的差異性,簽不同的協議,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前提下,使學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師提出的要求,從而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