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衛芝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節能減排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道路運輸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和服務性行業,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時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由道路運輸方式承擔的客貨運輸量大幅增長,能源消耗規模逐年上升,在道路運輸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事關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目標的實現,關乎交通行業的長遠發展。下面就當前道路運輸行業如何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做初步的探究。
當前道路運輸節能減排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各級政府及交通行業主管部門雖然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把節能減排工作的緊迫任務列入到重要的議事日程,明確了節能減排的工作任務,通過政策引導,市場準入,使節能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從基層道路運輸節能減排工作實際來看,這項工作在基層屬于剛剛起步階段,大部分行業部門對這項工作仍然處于摸索探索之中。
整個行業思想重視程度不夠。隨著近幾年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的提高,道路運輸節能減排工作才逐步得到重視。目前,各級交通行業監管部門能夠引起重視,但是企業以及作為節能減排工作的主體責任人駕駛員和廣大從業者,節能減排意識仍然有待加強。大部分企業存在注重經濟效益問題,由于節能減排項目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如果沒有政策支持,企業負責人通常不愿意花費大量資金投入到經濟效益周期長的節能減排項目中。而車主業戶通常重視的是多拉快跑創經濟效益,駕駛員普遍認為節能是企業的事,因此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勵保障措施,也很難保證節能駕駛技術的普遍應用和節能意識的提高。
節能減排工作基礎薄弱。多年來,由于技術原因,造成交通運輸行業能耗統計整體缺乏科學、統一的統計檢測平臺和專業的統計計量人員。由于交通運輸行業具有點多、線長、流動性強的特點,對營運車輛的能耗統計確實存在許多困難。在基層中,行業管理人員很難獲取單一車輛的能耗的情況,在客貨運能源消耗統計工作中通常采取通過運輸企業上報企業的油耗登記臺賬來獲取,這種數據來源相對比較客觀,但是客運企業的集約化程度相對較高,而貨運企業小散亂的現象比較顯著的,針對零散的企業,個體經營情況突出的行業通過抽樣統計通常不能全面反映整個行業的能耗情況。換而言之,這種統計方法相對比較原始,是一種基于原始數據的采集,由于缺乏專業的檢測平臺,必須完全依靠人力完成,因此統計效率相對比較低。所以說,行業內急需建立統一、科學、先進的科技信息化能耗數據檢測平臺,利于高效率、高水準完成能耗檢測統計工作。
另外,由于專業的統計計量人員缺失,針對節能統計行業專門的培訓少,在之前,基層管理人員通常不能嚴格掌握國家剛剛實施的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統計方法,而是采取依據客貨運周轉量,通過均值計算來估算營運車輛的能耗情況,這種估算方式差距很明顯。首先,客貨運周轉量的數據來源本身的統計方法嚴格來說不是十分精準,其次均值估算忽略了各種車輛類型的不同能耗比,因此在節能報表中出現報表準確度不高的情況也很突出。
道路運輸運輸結構不合理直接影響節能減排。從經濟學角度看,道路運輸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運輸成本和運輸效率,運輸成本主要特指資源消耗成本,多年來運輸量粗放式的增長,直接帶來了運輸成本的增加,從運輸效率來看并未有顯著改善,反而造成了資源巨大浪費。在道路運輸業的不斷發展中,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由粗放式的運輸結構向集約化發展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但是,目前道路運輸結構已不能適應道路運輸市場集約化的發展,
具體表現:運力結構不合理。客貨運車輛普遍存在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舊車輛淘汰緩慢問題。據統計,我國老舊車輛的比重占總車輛的比重高達20%以上(僅青島市2015年底前有10萬輛黃標車待淘汰)。普通載貨汽車占載貨汽車的比例高達90%以上,集裝箱運輸、大件運輸、冷藏車及罐車等專用運輸車輛比重僅占4%,專用貨車應用少,不利于運輸網絡化、多式聯運以及運輸組織標準化提高。貨運車輛中柴油車比重少,(無論是客車還是貨車千人公里或百噸公里油耗總體上均低于汽油車,這得益于柴油發動機熱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同時,運輸市場的粗放式投入,使客貨運車輛普遍存在運力過剩問題,也造成資源巨大浪費。
運輸組織結構不合理。多年來,我國道路運輸運輸市場經營主體數量多、規模小,缺少引領行業進步的區域性的大型運輸企業,并且運輸生產組織化程度低,貨運車輛大多處于單車單干狀態(近幾年來,隨著形勢發展呈現客運企業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貨運在部分地區受道路運輸政策影響出現人為集約化,實質契約式掛靠現象,這種發展模式仍然不利于資源利用效率),運輸信息不暢,運輸效率低,車輛空駛現象嚴重。
節能工作經費緊張,先進的節能技術難于實驗推廣。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以及混合動力客貨運車輛的技術改造,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但是,有礙于節能資金的投入不足,許多先進的節能技術、項目難于實驗推廣。大多數運輸企業仍然以考慮經濟效益為主。以我市為例,2014年以前實施LNG改造的120多部出租車以及100多部危險品運輸車輛,全部為經營業主在高油價形勢下與LNG燃料消耗對比后,計算運輸成本與效益對比后的經濟驅動。而大多數節能項目資金投入大,沒有足夠的政策激勵措施很難引導企業推廣應用。
道路運輸節能減排工作政策法規的建立不完善。目前,道路運輸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節能減排工作在實施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障礙,必須從制度上著手建立行之有效的準入、限制、淘汰、應用、考核等節能減排行業制度、規范保障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實施和根本落實。如高能耗運輸車輛在源頭環節得不到有效約束,雖然各地采取了《營運性道路運輸企業載客(貨)汽車燃料消耗限額》規定,但是不能從源頭控制汽車制造企業生產什么樣的車輛,因此道路運輸節能降耗工作實際上仍然處于一個非常被動狀態。
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的對策與建議
提高道路運輸人員素質,加大行業節能減排宣傳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道路運輸節能減排教育宣傳活動,推進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科普行動,提高全行業從業人員的節能意識和資源憂患意識。在道路運輸中,駕駛員是落實節能減排的重要因素,要鼓勵運輸企業對駕駛員節能減排技術水平進行考核,節超獎懲,提高駕駛員節能減排積極性。同時,加大節能優惠扶持資金的政策宣傳,鼓勵運輸業主購買新能源汽車。
推行“限新驅舊”,優化運力結構。嚴禁高耗能車輛進入運輸市場,從源頭把好車輛的準入關。對能耗高、排放超標的老舊車輛和經綜合性能檢測技術狀況達不到二級以上及已到報廢年限車輛,通過年審、技術等級評定等環節清理出運輸市場;加快運輸組織結構調整,鼓勵引導運輸企業和運輸業戶積極發展集裝箱運輸和現代物流,逐步提高柴油車、重型車、專用車和廂式貨車占營運貨車比重。引導運輸企業大力發展現代化物流,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和網絡化平臺組織運力調配,多利用安排回程運力,減少貨運車輛空駛里程,提高車輛實載率,以達到節能減排目的。
盡快對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監測統計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建議交通科研機構盡快研發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監測統計平臺,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完成行業內耗時、費力的節能統計,以先進的工藝或設備代替人工統計,提高行業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精細化水平。
加大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投入。保障節能減排考核激勵措施所需資金及時到位、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究應用,促進節能減排示范工程的推廣應用。積極鼓勵運輸企業進行節能減排項目申報,積極推進電動汽車、雙燃料汽車在出租車、教練車和公交車上的應用,推進節能項目在行業內的推廣和應用。如,青島市作為新能源示范城市,到2015年計劃投入運行的純電動公交車將突破1500輛,這種新能源公共交通模式值得作為示范作用在全國推廣。
完善節能減排配套的政策法規。首先要確定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的目標,通過完善法律法規控制節能降耗。例如盡快研究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法律法規,明確節能主管、監督部門及其職責,加大對運輸企業節能監管,強化對違法行為處罰的內容。把車輛能耗限制和尾氣排放達標必須作為道路運輸車輛前置審批條件,駕駛員節能減排技術學習要列入駕駛培訓學習內容,在市場退出環節也要體現節能減排目標。而且要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考核內容納入到對企業的質量信譽考核中,包括對節能減排的優惠補貼政策、資金落實等都要逐步建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