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珺文

記者手記
嚴格意義上說,隋詠良在影視界是位新人,在采訪他之前的5月,我就和他的經紀人張嫻姑娘通了好多次微信,她問我現在并不是宣傳期,為什么要采訪隋詠良?我實話實說,其一因為最近身邊幾位做影視制作人的朋友都在詢問他,感覺隋詠良的熱度已經到來;其二曾經看了他的《深愛食堂》,氣質比較獨特,戲好人帥很突出;其三馬上要播出的幾部人氣很高的青偶劇里,都有隋詠良。好幾年前我聯系采訪吳秀波,那時《黎明之前》還沒播出他還沒紅,他當時的經紀人也帶著這樣的疑問。行業就是這樣,尤其是媒體,總是追著大咖跑。可是不管怎樣,雜志的采訪對象,我一定是用負責任的態度選擇,要么紅,要么戲好,要么有話題,要么有前景。采訪隋詠良時,他參加一個電視劇活動,在化妝室見到他,特別安靜。張嫻稱呼他隋叔。進入采訪前,他問我時間長不長?居然有些羞澀。采訪特別順暢,初見印象分很高。我覺得一個演員對記者的采訪最大的尊重就是他的真誠,這個和腕兒大不大真沒關系??此淖髌非鍐?,確實很努力,說句特別俗的話,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拼演技。羞澀其實不是他本意,如今的他正在大步奔跑,朝著他口中的每段不一樣的人生。
隋詠良出道前是平面設計師,他于2011年出道,但真正開始拍戲是2013年,2013年到2014年兩年時間,他接了大量的戲,也經歷了自己心理上最大的波折期——如何適應這個職業像“大篷車”一樣地生活,累并快樂,成果頗讓人欣慰:《深愛食堂》《金牌律師》《秦時明月》《賣花姑娘》《無心法師》《侯天明的夢》《三八線》,都陸續播出。去年在浙江衛視播出的短劇《深愛食堂》,是小編與隋詠良結下眼緣的一部作品,整部劇基調平緩,場景干凈,剪輯利落。隋詠良飾演一個面店的廚師,每天看著來往的食客,原本以為《深愛食堂》只是一個美食劇,但是隋詠良安靜的氣質讓整部劇居然有了日本深夜劇的氣息。即將要播出的《秦時明月》是唐人電影有史以來投資最高的電視劇作品,隋詠良在這部動漫改編的電視劇里飾演墨家第二高手高漸離,不但武功高強,還是一位能歌善武的優雅俠士,其擊筑的造詣冠絕天下。對于一個敢拼又努力,還能不斷抓住機會的演員來說,他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隋詠良常會陷入一種自我的境地,遇到對出品人、導演甚至編劇表示感激的機會,他從來抓不住,也可以說,他至少沒有被規則牽著走。對于一個參演多部話題性極強的青偶劇的男演員來說,也許現在他還不能設身處地地感受什么是話題,可是我仍然把“面對話題你會怎么做”這個問題拋給了他。此刻他回答與否都不重要,但他一定會在心里,平靜地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Q:從《深愛食堂》《金牌律師》到《秦時明月》《無心法師》,你接演了很多各種類型的角色,為什么會演這么多截然不同的角色類型?
A:主要是碰巧,嘗試不同的角色,對演員幫助比較大,還有作為演員,可能最大的好處就是你能體驗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的人生,這是特別有意思的。如果你一直定位在重復上,老演高富帥,這樣會太乏味了。
Q:演了這么多的角色帶給你滿足感了嗎?
A:哦,回憶的時候,看到我演了那么多的角色,演過老板、做過飯、演過軍人,覺得自己經歷了那么多不同的人生,感悟了那么多種不同的職業很滿足。演員是通過自己的表演和作品來認知自己,每部戲在揣摩角色的時候,你也會慢慢地把自己本來的一些問題看得更清楚,你會感受很多東西,每部戲都有很多收獲。
Q:《深愛食堂》據說是你覺得有遺憾的一部戲,可是你演的是男主角,這部短劇對你來說有什么意義嗎?
A:對,這個戲是十個故事,最大的意義是你每天坐在那兒,看著形形色色的人和他們身上的故事。吃飯是非常能看出對方性格和生活背景的一件事,因此作為一個看客,感知到的東西更豐富。坐在你對面的他們是演員,但其實也是人,我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他們,這個是我平常生活中一定經歷不到的,尤其是生活中我是個比較主觀和自我的人,這個戲經常的狀態就是讓你隔著一個吧臺的位置,觀察他們來來去去。你不能參與進去,也不能表達自己的喜怒,只能這樣看著他們來,又走。你可能能做的就是傾聽。
Q: 你可以聊聊高漸離這個角色嗎?
A:高漸離是一個歷史人物,但在漫畫里有些出入,電視劇里我更多地是從俠義的角度去理解。戰國時期英雄的俠義精神是什么?最初對我來說,俠義精神好像是個很虛的口號,但在那個時候,“士為知己者死”,他的朋友荊軻刺秦失敗之后,他就要為他報仇,這個東西讓我很震撼,現在的人多一點俠義精神的話,可能會很不一樣??赡堋皞b義”是這個戲的意義,這是我創作這個人物的時候希望帶給大家的東西,所以我在劇中一直把他這種俠義的精神無限放大,無論是對朋友,墨家子弟,還是愛人。《秦時明月》本身講的就是“俠”。我在這個人物身上把它放大到了極致。
Q:去年同時拍攝了唐人的《無心法師》,能介紹下你在這個網劇中的角色特征嗎?你是否喜歡出塵子的造型?
A:其實這個造型我開始不適應,不穿那個袍子就特別像大長今的造型,片場大家都說我是戴著胡子的大長今,后來慢慢適應了?!稛o心法師》是個喜劇,這個角色又是個比較搞笑的角色,我之前沒有演過喜劇,這是第一次演,還挺新鮮的。這個戲跟《秦時明月》前后拍的,卻有很大的反差,一個俠義悲情,一個喜劇搞笑,讓我覺得很豐富。
Q:目前正在拍攝的是《三八線》,李洋老師策劃的精品抗戰劇,能聊下出演的是個怎樣的角色嗎?拍攝這部劇自己經歷了哪些精神和身體上的考驗?
A:《三八線》拍得不累,我覺得特別舒服,整個創作團隊都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創作氛圍。讓我們每天都能回到那個歷史時期的精神狀態里,很亢奮。劇中并沒有什么反派,也沒有戰爭狂人,雖然我演的是個韓國人,但我演的是個活生生的人,兩國的戰爭對兩國人民的觸動,挺真實的。
Q:拍《三八線》的時候,你最多做的事情是什么?
A:運動,打羽毛球、健身,看關于戰爭時候的書,做功課?,F在看的是一個韓國的將軍寫的一本書,就是站在韓國的角度來怎么看待這場戰爭,有很多新的體會,可以用在這個角色身上。
Q:現在演了這么多角色,有沒有刻意想過自己要接一些特別能證明自己演技的角色?
A:我是希望能有機會跟像《三八線》這樣的團隊合作,創作氛圍特別好。演員都希望這樣,有的戲是釋放你的東西,有的戲是補充你的,所以我希望我接的戲都能補充我,這種戲不管什么角色我都想去嘗試。
Q:你進這個圈子不長,但成長很快。
A: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走,而是在奔跑,我可能剛考完駕照就奔上了高速,人家十年的東西我短時間就達到了,很多東西需要消化,但挺好,我覺得順其自然最重要,我總是覺得人生出現什么,什么時候出現,似乎冥冥之中都是給你安排好了,你只要接受它把它完成好就可以。不用想以前,也不用想以后,把當下做好。十年以來第一次體重低于140,覺得自己透支了,包括自己的生活和拍戲都有很多問題,現在慢慢對這個職業有了理解,覺得自己是吉卜賽人,每天都在飄,從這個組到那個組,現在調整過來了,所有的演員都要經歷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