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悟 馬毅
伴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處于“紅海行業”的通信建設市場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微利”時代,作為通信工程施工企業,為了贏得客戶,占領市場,也在不斷地壓縮著自己的“利潤空間”,這就導致了通信工程項目的管理壓力越來越大,稍有不慎就會虧損。因此,做好項目的成本控制,有效地降低成本費用,不僅是通信企業的經營策略,也是做好項目管理的當務之急。而如何才能做好成本控制呢?本人就通信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問題及相應措施兩方面談一下自己的觀點如下:
一、在項目管理中常見的成本控制問題
1.1 材料管理問題
由于材料成本在通信工程成本中的占比高達60%-80%,因此它在通信建設項目成本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有的企業在材料管理方面的重視程度卻明顯不夠。
現狀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對施工現場估測不準造成材料過剩、施工工藝不合理造成材料浪費、庫房管理人員對材料的領用把關不嚴或跟蹤不到位造成材料流失等方面。因此,材料管控不善是導致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施工組織管理問題
施工組織方案的合理與否對成本控制至關重要,不合理的方案會導致工序混亂、人員窩工、機械臺班浪費、工期延長,這些現象均會導致成本費用的增加。
1.3 不可預見的成本
施工生產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人、機、料等直接生產成本之外的其它費用,如施工擾民費、人員傷亡等安全事故損失費、政府部門的罰款等。
1.4 成本控制意識不強
項目部經理及相關人員不重視成本管理,盲目消費同樣會導致項目成本的增加。
二、強化成本控制的相關措施
2.1 加強材料領用管理
依據設計對材料進行精細化管理:
首先,在材料的采購方面,經辦人要依據施工預算按需采購,提高節約意識,多方收集材料供應商的相關信息,采購時要做到“貨比三家”、“貨真價實”,從項目的源頭上控制成本;
其次,在材料使用上要執行限額領料制度,各作業班組依據施工預算對材料分期、分批領用,屬于丁程變更的,須有工程變更證明材料方可領用;
第三要提高庫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工程材料臺帳,定期盤點(以月為周期),做到帳目完整清晰、帳物相符,同時對材料使用的實際情況要隨時跟蹤、定期核對,及時發現并糾正異常情況,杜絕材料浪費現象;
另外,須加強現場材料管理,現場材料要合理堆放,妥善保管,避免因風吹、日曬、雨淋而造成的損壞變質,堅持余料回收制度。
在項目施工進度的合適節點(如完成80%),對材料進行盤點和回收,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總之,只有將工程材料的控制要貫穿整個項目,才能有效地降低材料成本費用。
2.2 用優化的施工方案控制和降低工程成本
在工程實施前,項目部要根據工程概況、項目特點、協作單位及氣象情況等研究制定一個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用于指導、組織施工。
合理安排工期,并按工序要求及其輕重緩急合理地調配人力、物料、機械等資源,統籌優化,做到人盡其才、機盡其用。
強化崗前培訓制度,根據項目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交底;參建人員要熟練掌握施工工藝和流程,杜絕返工現象的發生。
同時在施工方案中,對可能影響到施工生產的因素(如沿線交叉跨越的一各種低壓線路、廠房、民房、公路、河流等障礙物)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3 嚴控安全問題等方面產生的不可預見成本
建立科學的安全規章制度,強化安全生產意識,使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落實到各個作業班組直至每個員工。
規范安全生產“三級”教育,讓員工熟練掌握《安全操作規程》,認真執行“班前喊話”制度,并根據項目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地安全生產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讓每一位員工做到: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被他人傷害。
避免因不安全的行為產生不必要的費用,導致成本的無謂增加。
2.4 完善成本管理考核機制
施工企業須建立一個完善的成本管理機構,落實項目成本績效考核制度,明確項目成本目標并逐級細化,使其覆蓋到所有工程部門和項目參建人員,傳遞到班組、始于第一道工序,讓成本管理自上而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公司領導要對成本控制的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和考評,獎優罰劣,相關人員的個人報酬與成本控制效果緊密關聯,通過“利益杠桿”來強化其成本控制意識,引導全體員工積極參與項目的成本控制。
通信工程施工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能夠健康發展,“降本增效”是保障,因此只有在項目管理中強化成本控制,才能為公司的利潤最大化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