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軍
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的工具,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帶來很大的沖擊。課堂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合理的想象,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幫助教師提高自己的授課藝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就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可優化初中數學的課堂效率。
關鍵詞:數學教學 多媒體技術 應用 優越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a)-0168-02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也逐漸走進了學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也已經成為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所廣泛應用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無論投影儀、幻燈片、錄音機還是比較先進的錄像電視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不足,對教師的授課和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理解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則能夠做到圖文并茂,能夠充分展現出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時,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虛擬的操作平臺,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去探索新的領域,進而促進創新教育的有效實施。
1 多媒體技術輔助數學教學的優越性
1.1 可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數學概念
興趣是我們人類學習一切知識的源動力。無論學習何種知識,只有學生對它產生了興趣,才會興起進一步深入探究的求知欲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出栩栩如生的畫面、豐富多彩的色彩、如醉如癡的聲樂等等具體形象,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調動學生的手、口、耳、眼、腦等多種器官投入學習,能夠更快地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使課堂教學的學習效果更加良好。
1.2 可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數學教學中,要想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多媒體技術的恰當應用是任何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在多個方面給予學生良好的刺激,比如,新課開始的環節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巧設懸念,吸引學生更加認真聽講。隨著教學進程的不斷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入景入情,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學生由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轉化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只要學生發揮出了主觀能動性,他們的學習效率就能大幅度的提高了。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學“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一課中,就利用了《幾何畫板》的作圖功能,做出“與兩定點的距離的差為非零常數的點的軌跡”,(用《幾何畫板》很容易做到,而用傳統辦法幾乎做不到)。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就能夠比較輕松地掌握了雙曲線地定義。這樣的教學,就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達到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1.3 可再現知識的發現過程
通過長期的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我們教師探索出了一條比較成功的教學途徑,如果要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而知識的再現就離不開多媒體技術,這是傳統媒體不容易達到的高度。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的輔助下,通過知識的再現過程,讓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網絡上猜想結論,發現定理,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再通過教師適當的激勵點撥,就能夠更好的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比如有的教師在講授“簡單的線性規劃”一課的時候,就結合《幾何畫板》度量坐標的功能以及計算的功能,首先顯示出在直線x+y-1=0的右上方,對于任意一個點(x,y),將它的坐標代入x+y-1中,得到的都是正數,而在直線的左下方,對于任意一個點(x,y),將它的坐標代入x+y-1中,得到的都是負數這一性質。然后再讓學生從理論上證明這一性質。這樣的課堂教學,即體現了數學知識的前后聯系,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1.4 可把抽象變為直觀,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在中學開設的諸多學科中,數學無疑是比較抽象的學科,而傳統教學手段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造成數學中的一些內容讓學生比較難掌握,這就形成了教學中的難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突破教學難點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后,可以進行形象直觀的動態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這樣的教學可以很快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也能夠幫助師生順利地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比如在講解“y=Asin(ωx+φ)的圖像”這一課時,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講解,就很難把變換前后兩個圖像的關系說清楚,造成較多的學生很難掌握這一知識點。而采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以后,教師就能夠把圖像變化的過程和結果都保留在屏幕上,使學生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圖像的運動變化過程,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同步也使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得以豐富和加強。
1.5 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做到準確無誤、生動形象的傳授知識,是每一個有責任心的數學教師要時時思考的問題。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雖然也使用了媒體,但是不能很好的達到這個目的。而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恰當應用就能夠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比如,我們教師所知的中學階段兩大數學難點即幾何部分與函數部分,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們在課堂上要做實驗模擬是比較困難的,而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以后,操作起來就可以比較得心應手了。我們可以精心設計出有關的課件,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出來,并且可以多次重復演示,一直到學生理解掌握為止。比如說,對函數的理解我們可以選擇Mathcad中的模塊,該軟件能夠在模塊中把你輸入的任何函數以曲線或立體圖形的方式再現;對于立體幾何我們可以選擇Third Dimension軟件,使各類幾何體能在靜態和動態的狀況下展現給學生,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大大加快學生的理解速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 可更好的處理復雜的畫圖、繁瑣的計算和數據
多媒體技術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復雜的畫圖、計算,這樣就能夠較好地解放了學生的手,開動了學生的腦。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就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衍生出的機械、重復性勞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利用幾何畫板,學生就可以很方便地畫出各種幾何圖形;利用任何一種科學計算器,學生都能進行“六則運算”,就可以求對數,求函數值,進行統計運算等。這樣就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 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2.1 根據課的內容決定多媒體的使用與否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只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教師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在課堂上多媒體不是萬能的,而且更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授課。教師們也深知,并不是每一節數學課都要用到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些課使用多媒體課件反而不如傳統教學手段產生的教學效果好。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特點,去選擇使用或者不用多媒體技術。
2.2 建立專用課件素材庫
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重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們也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們發現了問題,因為廣大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制作課件的水平很是有限,在教學、備課、批閱作業、課外輔導的間隙也無暇去精心設計每個課件,如果采用現成的課件,卻不容易找到適宜的,這讓教師們很是苦惱。從對教育教學負責任的角度來看,如果教育相關機構能夠將每一節課的所用課件提前制作出來,并建立起專用的課件素材庫,對廣大教師、學生來說,無疑是一件幸事,它能夠為我們的教育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2.3 要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
通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我們教師深刻的認識到,在數學教學中恰當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優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節省教學時間等等,其優勢不可枚舉。但是,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用于輔助教學的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手段,我們只是通過這一手段來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而絕不應該把多媒體的應用作為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要避免牽強附會地把多媒體技術手段安插在教學過程之中,特別是在需要交流情感環節的師生、生生互動過程中,更應該考慮到怎樣才能避免多媒體的干擾,我們要把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比如教具、學具、黑板等)相互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到優勢互補,這樣才能使教學手段達到整體優化,以利更好的服務于教學。
總之,多媒體課件具有集文字、動畫、聲音、圖像于一體并能夠同時進行播放展示的優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能夠使課堂更加形象、具體、生動、直觀,能夠擴大學生的認識空間,減少學生想象的困難,縮短認識過程,能夠挖掘教材的內在潛能,能夠很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數學內容都適合應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我們要做到合理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愛民.智能結構論[J].教育教學研究,2009.
[2] 陳春雷.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應用[Z].1988.
[3] 全曰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