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勝 孫娟
本文根據本底趨勢線原理,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上海旅游業發展狀況的8個評價指標的數據數據進行了研究,借助 SPSS統計軟件,確定了各年度旅游業綜合指標的影響值,從而對上海旅游業的發展進行了定量評估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旅游業逐漸成為服務業的新支柱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日益提高,旅游業對其它產業的投資拉動效應越來越受到各方矚目,對于城市經濟發展、勞動力就業、城市形象、產業結構優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市民素質的提高、環境與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加快旅游業發展,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是上海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主要任務之一.發展旅游業將有效帶動上海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有力提升上海城市國際形象和影響力,更好地落實“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戰略.因此,研究分析上海旅游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預備知識
尤格拉周期[2]是由法國經濟學家克萊門·尤格拉(Clement Juglar)于1860年首先提出的,故又被叫做“尤格拉周期”,亦稱投資周期,每次周期性波動約為10年左右.即經濟運行變化從衰退—低潮—回升—高潮,呈現有規律性的收縮與擴張相交替的周期性波動.
旅游本底趨勢線[3]是指在不受嚴重沖擊和干擾的情況下,境內或境外旅游業發展所呈現的固有趨勢方程,它反映一個國家(地區)旅游業發展的基本趨勢和時間規律,是從旅游目的及客源市場兩個方面出發,在資源稟賦、旅游需求、人口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空間相互作用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應下,建立旅游本底線可以揭示某國(或地區)旅游業發展的固有趨勢,結合統計線(由實際統計數據所作的曲線)可作為指示旅游業興衰的“晴雨表”,其本底線的自然延伸又具有預測功能,可預測今后旅游業的發展趨勢.其中 的三類本底趨勢線的復合模型[4]、[5]為
(i)指數-三角函數復合模型
;
(ii)直線-邏輯線增長復合模型
;
(iii)直線-三角函數復合模型
.
對各個指標,使用 統計軟件[6]得出各指標的本底趨勢線方程(取負相關系數 [6]相對大的一類本底趨勢線).
主成分分析[7]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又稱主成分回歸分析法,是一種降維的統計方法,它借助于一個正交變換,將其分量相關的原隨機向量轉化成其分量不相關的新隨機向量,這在代數上表現為將原隨機向量的協方差陣變換成對角形陣,在幾何上表現為將原坐標系變換成新的正交坐標系,使之指向樣本點散布最開的 個正交方向,然后對多維變量系統進行降維處理,使之能以一個較高的精度轉換成低維變量系統,再通過構造適當的價值函數,進一步把低維系統轉化成一維系統.
問題解決的過程及結果
通過閱讀文獻[8]-[9]確定衡量上海旅游業發展狀況的8個評價指標:四五星級飯店數、旅游產業增加值、入境總人數、外匯收入、國內來滬人數、旅游總人數、旅游業總收入和國民生產總值 .
查閱文獻[10]-[11],得到各評價指標的權威統計數據下表1所示
(注: , , , , , , , 分別表示:四五星級飯店數量,產業增加值,入境人數,外匯收入,國內來滬人數,總人數,總收入,旅游業總收入占GDP的比重)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表1中各評價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以 為例,其他類似)
(1)求平均值
;
(2)求標準差
;
(3)標準化處理
;
(4)對所求標準化數據表(以上操作在 中處理),使用 軟件求相關系數矩陣 .
(5)計算 的特征值并使其從大到小排列 ,同時得到對應的特征向量 ;
(6)計算貢獻率
;
(7)累計貢獻率
( )
由 來選取主成分,計算得 ,則 ,即只選取 作為主成分,其貢獻率為 ;
(8)計算主成分
, ;
(9)綜合指標表達式
;
(10)影響上海旅游業的綜合指標模型為
;
通過計算可得 年綜合指標的本底值總計為 ,實際綜合指標與本底值的差值總計為 ,計算得出上海旅游業從2003-2009年這 年內的綜合評估結果是整體發展提升了 .
綜上所述,由模型所得數據對上海旅游業的發展進行評估和分析,同時通過此模型,可以合理的調節旅游業的結構以及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作出貢獻.
本文運用了與經濟學相關的本底趨勢線原理和數理統計方面的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本底趨勢線模型,用主成分分析法討論了上海旅游業發展的定量評估分析問題.
而本模型的原理和方法還適應于解決類似于教師工資的發放、產品質量等級的判定、企業職員人數的分配合理性等指標評價性問題,在問題的解決中,如果真實數據相對完全,所得結論將會更精確.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202045)
(作者單位:西南石油大學理學院)
作者簡介:徐東勝(1976年12月),男,四川省南充市人,副教授,主要從事概率統計理論與應用研究;孫娟(1988年11月),女,陜西省延安市人,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概率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