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 姚益軍 劉新芳
核電“走出去”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而且正在成為中國“走出去”的新名片。據此,思考中國核電出口的國際市場機遇和自身優勢以及戰略意義,并探索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戰略對策。
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戰略決擇
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國際市場機遇
放眼世界,俄羅斯、美國、法國、韓國等國家,核電技術研發及市場拓展并未受福島核事故太多影響,已在全球市場獲得大量訂單。根據世界核能協會發布的數據,到2030年,國際核電市場將新增160臺左右的機組,新增投資達1.5萬億美元。當前,核電的國際市場不斷擴大,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以及西歐的一些國家存在著電力結構單一和供電不足的情況。因此,這些國家對清潔而高效的核電有著巨大的需求,從而為中國核電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國際市場環境。
中國核電走出去的自身優勢
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華龍一號從研發工作開始時,就立足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堆型,為“走出去”做足了充分準備。譬如研發過程中使用的計算軟件,中廣核提前策劃,安排了31款軟件的自主研發,為將來“走出去”技術輸出做準備。
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均衡。國際核電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除了政治外交因素外,技術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是競爭能否勝出的關鍵,同等安全水平條件下就是比造價。“華龍一號”技術安全性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經濟性卻大幅優于國際其他堆型,這是核心優勢。
產業鏈的比較優勢。我國核電經過30年發展,工程建設、生產運營等領域形成了比較優勢。同時,國內成熟的裝備制造體系和產能優勢,能夠形成“走出去”的供應鏈優勢,首臺套國產化率能夠達到90%,為華龍一號的經濟性提供了保障。
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戰略意義
拉動中國高端的裝備制造業。核電產業屬于高技術產業,中國核電走出去將帶動相關的產業鏈。目前,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業已形成以上海電氣、哈電集團為主體的核電裝備制造基地。中國一重、二重為主的大型鍛件和反應堆容器制造集團。以及一批核級泵閥、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主管道、核級電纜等配套設備的專業廠家。我國核電的加速出口,勢必會快速帶動國內技術、工程、裝備和隊伍走出去。
有利于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以往紡織、玩具、家電等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產業在我國對外出口產業中占據較大比例。然而,核電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產業,因此核電出口必將有優化我國對外出口產業結構,釋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從而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海外核電市場按照每年兩臺套來測算,將拉動每年120億元設備訂單。與此同時,國內資本可以出海投資優質的核電資產項目,推動資金“出海”。
促進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一帶一路” 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據調查顯示,核電發電量占比6%以下的國家,多數為“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因此,隨著我國核電出口的進程不斷加快,中國核電出口可以優化“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的電力結構,使得這些國家也可以享用清潔高效的核能,從而造福于這些國家。此外,可以借核電走出去的戰略,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戰略對策
開拓新興發展中國家的核電市場。由于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核電技術較為成熟,然而南非、阿根廷和土耳其等新興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和電力需求大,迫切需要發展核電以彌補電力不足。因此,開拓新興發展中國家的核電市場是我國核電走出去的戰略方向。與此同時,中國核電出口尤其要注重開拓“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的核電市場。以核電出口為紐帶加強與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聯系,助推這些國家的發展,從而促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整合核電產業“走出去”戰略資源。目前,中國核電的確存在“惡性競爭”和“內耗嚴重”的現象。而過去的經驗也表明,在海外爭取核電市場時,三大核電公司的確存在因各自利益而“互相拆臺”的現象,并給中國核電出海帶來不利。資源太過分散,不利于形成市場與發展合力,還會導致無序與惡性競爭。因此,國家應該協調三大核電公司,統一管理,整合核電產業“走出去”戰略資源。三家核電企業要強強聯合,要搞好分工與合作,共同參與世界核電競爭。此外,還應該適時整合相關的優質資源,以滿足第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需要,提升我國核電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推廣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從巴基斯坦到英國,從南非到阿根廷,中國幾大核電巨頭高舉核電“中國造”的旗幟乘風破浪。實際上,在目前國際核電的廝殺中,中國核電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在建和運行核電機組共計50臺,其中在建核電機組27臺,約占全球在建核電機組的1/3。在建設過程中,我們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安裝、建造經驗。中廣核集團公司2014年11臺商運機組的99項WANO指標中,有75項達到中間值及以上水平,比例為75.76%;其中,有62項達到先進值水平,比例為62.63%。所以,中國核電走出去有底氣,應該大力推廣中國核電品牌,擦亮“核電中國”新名片。
增強中國核電的比較優勢。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中國核電走出去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其一就是中國核電的安全性。在設計創新上,“華龍一號”能動加非能動的安全設計理念使得其安全和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截至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個三代的壓水堆建成。中國開工首臺“華龍一號”就意味我國核電已經進入世界第一陣營。此外,中國核電具有良好的經濟性。我國自主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建設周期更短、成本更低,具有較強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
(作者單位:東華理工大學)
郵寄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經濟技術開發區廣蘭大道418號東華理工大學
郵編330013;130479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