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娜
【摘要】 加強社區信息化建設是推進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抓手, 各大城市均將智慧社區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單元加大了建設力度。本文以溫江區智慧社區試點建設為案例剖析,對智慧社區建設思路與對策進行了思考和闡述。
【關鍵詞】 智慧社區 智慧城市 社區建設
引言
加強社區信息化建設是推進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抓手。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的工作要求,為社區發展指明了方向。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躍式發展,在發展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智慧社區的概念被提了出來,并經過國內外城市的理論探索與建設實踐,正在形成較為清晰的演進路線和比較成型的建設模式。
在我國,隨著住建部《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智慧社區建設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的發布,各大城市均將智慧社區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單元加大了建設力度。當前,社會信息化服務需求旺盛,“信息化惠及全民”成為努力方向,智慧社區建設已進入一個深入試點、扎實推進的新階段。
一、溫江智慧社區建設現狀與分析
溫江區在經歷多年數字城市建設后,在城市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于2013年被住建部批準為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區政府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出了“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要求,并確定了完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實施云計算中心建設、構建地理空間和城鄉建筑數據庫、深化智慧城市應用、加速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任務,在區級層面專門成立了“智慧溫江”建設和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
在智慧社區建設方面,溫江區提出了“建設政務高效、服務便捷、管理睿智、生活智能、環境宜居的5A模式智能化社區”的目標,并從2013年開始選擇恒大城小區、瑞泉馨城小區、天府家園社區開展了智慧社區建設試點,試點建設內容包括基礎工程、政務工程、民生工程、保障環境建設等。
在溫江恒大城小區,基于溫江區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圍繞小區管理、居民服務開展了一系列信息化應用,并配套了相關基礎設施。包括:改造了小區門禁系統、完善了基礎網絡和視頻監控資源設施,初步實現了小區人口信息與房產信息的全關聯,小區安防監控與綜合平臺的有效整合,現有計生人口、房屋、物管、空間等數據的匹配,并以虛擬三維展現的形式對人口、房屋、居民政務生活服務等進行了統一的可視化管理,達到“以房找人、以人找房、查房知人、查人知住”的管理效果,為后期搭建便捷辦證平臺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
在配套設施方面還增設了專門的智慧社區用房。此外,恒大城小區還探索開通了社區網絡交流平臺,利用論壇、微博、微信等互聯網方式發布“新青年”、“藍公益”等社區公益活動信息以及公共服務、商業服務信息。
在溫江瑞泉馨城小區,開展了網格化政務管理試點,將管理區域劃分為39個“小網格”,建立起了以網格管理員和街道機關科室為終端、綜合管理服務中心為樞紐、綜合管理服務系統為平臺的“大社區,細管理”工作模式,基本實現事件發現、數據采集、任務派發、事務處置和績效反饋“網絡平臺一體辦結”及應急聯動功能,提升了居民辦事效率,縮短了突發事件處理的時間。
而針對相對處于成鄉結合部的天府家園社區則建立天府家園社區政府信息查詢點。主要內容涉及機構信息公布,法律公文公開,工作信息公開,財政信息公開,以及教育、衛生、就業、計劃生育等民生事務的公開查詢,提升居民對政府部門職能,民生事務辦理流程的深入理解。此外,還開通了溫江天府街道微信公眾平臺。通過添加微信號或者掃描微信二維碼,可讓溫江天府街道的居民們了解街道所有工作;通過溫江天府街道微信公眾平臺,隨時都能在線查詢到勞保、就業、計生、教育、黨員五大辦事指南服務,了解政府最新政策、措施及動態;除了定期收到街道新聞、便民信息、生活提醒等服務外,可隨時隨地享受到看房子、找工作、電話查詢等眾多在線“微”服務。
二、溫江智慧社區建設思路與對策
上述社區的試點,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普遍歡迎,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筆者作為溫江區智慧社區建設的參與者,得出以下體會:
2.1統一對智慧社區建設的認識是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前提
溫江區成立了 “智慧溫江”建設和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統籌推進全區智慧城市建設、信息產業發展和示范項目應用”的職能要求,全力推進“智慧溫江”建設。首先從“智建辦”抓起,強化學習意識。開設智建辦qq群,啟用辦公OA系統,安排了每周一次的學習交流工作會;一把手帶頭、各科室主動參與,學習“智慧城市”資料,分享“智慧城市”各類咨詢,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為加強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對發展智慧社區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領導小組多次組織全區智慧城市建設專題會,統一思想認識,開展對智慧社區基本功能、實現方法、建設模式的培訓和學習。
2.2統一對智慧社區建設的規劃、管理、協調是成敗的關鍵
智慧社區建設需要頂層規劃設計,解決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分散作戰的混亂局面。同時,打破“信息孤島”,嚴格杜絕職能部門僅從自己的工作角度出發開發建設信息系統,封閉管理和運作、不能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區智建辦統籌下,溫江在原有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編制了《“智慧溫江”建設規劃綱要(2014年—2017年)》,確定了堅持以數據資源為核心、示范應用為基礎、產業發展為目標,構建全域智慧發展體系的發展戰略;全力推進了空間數據中心建設,為智慧社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面統籌各部門在智慧社區建設中的職能,優化總體建設方案,梳理重點建設板塊和項目,形成區、街道、社區、物管四級統一推進局面,合力推動信息基礎設施改造和小區安防監控與綜合平臺、網格化政務管理、社區政府信息查詢點等智慧應用項目的落地。同時,對智慧社區試點項目制定了項目管理辦法,完成了組織保障體系、效果評估體系、建設融資及運營模式體系的建設。
2.3探索有效投資模式解決智慧社區建設資金問題是重要保障
智慧社區建設是個面廣、期長、項目多的大工程,涉及大規模資金投入。通常對于智慧城市建設資金投入不足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財政提供給智慧社區建設的資金總量不足;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投入的資金沒有實現統籌使用,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投入的資金未能發揮更大作用。為此,溫江區一方面積極在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智慧社區建設方面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做好開源工作;另一方面對社區信息化建設資金使用方面加強了統籌,加強了監管。在投資方面,溫江組建了國有平臺公司,區智建辦以國有平臺公司為載體,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作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銀行貸款為支撐”的公私合營(PPP)模式,推動多元化投資,廣泛吸引風險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科研院所和民間資本等社會投資和境外投資參與的融資機制和模式工作有序推進;并引導、協調、督促電信、移動、聯通等本地通信運營商向上爭取、加大投入,全面升級社區信息化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在統籌監管方面,智建辦主動服務各部門、單位,做好社區投資信息化建設項目的評審、驗收工作,力爭讓每一筆財政資金都用在刀刃上,確保資金效益最大化。
2.4加大資源開發的力度和加快資源開發利用速度是根本源泉
智慧社區建設不僅僅應滿足寬帶入戶的建設,建好高速“路”,還應在網站、社區各種信息資源和數據庫采集、制作與維護,即在高速“車”的建設上加大力度、加快進度。而在信息資源開發方面,溫江得益于長期的數字城市建設基礎。經過多年的建設,溫江區已經擁有完備的基礎數據獲取設施,可實現快速、及時的獲取數據。數據標準方面,擁有強大的信息網絡,實現了信號全域覆蓋;在全國率先建立通訊基站建設的共建共享機制;采用低空無人機影像數據快速更新技術等實施手段,保證數據的真實、及時、有效;并以通航產業為基礎,利用無人機航攝系統定期進行評估分析,使得地理信息資源優勢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009年,溫江區在數據管理系統基礎上將其升級為區域地理信息公共平臺,依托“4S”技術,整合了全區自然資源與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及與此關聯的各類經濟社會信息,建立了多尺度、多分辨率且更新及時的空間基礎數據庫。目前,區地理信息平臺已經升級到2.0版。強大的基礎系統數據和條件,為采集基礎數據,整合社區信息資源,建設智慧社區奠定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三、結論
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單元和社會管理創新的基本載體,目前已經得到國內城市高度重視,并開展了不少試點。當前面臨的問題及工作方向是需要進一步加大宣貫統一認識、加大協調統籌推進,著力創新投融資模式和加快速度做好信息資源開發。
參 考 文 獻
[1]溫江新聞網.智慧社區開啟試點 助推智慧溫江建
[2] 四川日報網.綿陽、溫江創建“智慧城市”取得階段性成果
[3]智慧城市 智慧溫江——發展中的智慧社區試點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