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偉
歷時一年的地產大鱷恩恩怨怨的戲碼,此時差不多應該是真正接近尾聲了。這次互相出售股權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雖然雙方各有收獲,卻也是兩敗俱傷的結果,因為雙方在上海融綠平臺上所能共同創造的價值要遠高于單打獨斗。
但值得欣慰的是,雙方還將繼續以合營公司的形式開發預計總投資達到65.5億元的天津項目,這在某種程度上給外界營造出一種“還做好兄弟”的氛圍。抑或是,“曲終人未散”的巧妙伏筆。
5月5日,綠城發布公告,明確了融綠平臺的項目歸屬,上海融綠歸屬融創,上海黃浦灣歸屬綠城。其中包括,綠城房地產向上海融創綠城收購上海華浙外灘51%股權對應的投資權益;綠城房地產向融創建投收購北京興業萬發45%股權及北京興業萬發股東貸款;綠城房地產向上海森林高爾夫收購浙江金盈50%股權及向融創置地收購浙江金盈的股東貸款;綠城房地產向融創置地出售上海森林高爾夫50%股權;安兆投資向卓越資產出售杭州融創綠城25%股權;綠城投資向上海融創房地產出售上海融創綠城50%股權。
隨后,融創也發布公告,基本與綠城的公告一致,就意味著融綠之爭就此結束。
且從目前“上海融綠歸屬融創,上海黃浦灣歸屬綠城”的結果來看,融綠平臺之爭各有所得;但是,對于融創與綠城來講,也各有遺憾。
融創:與黃浦灣失之交臂,但上海老大風采依舊
從結果來看,融綠平臺之爭上海市場是焦點,而黃埔灣是上海市場爭議的焦點,融創雖沒有得到黃埔灣,但大上海商品住宅市場銷售金額“老大”的地位還是穩穩地,兩年內估計難以撼動。
從2014年上海商品住宅市場格局來看,已經形成融綠、萬科、綠地三強爭霸的市場格局,綠地已經失去了上海商品住宅市場的頭把交椅。而融綠就像一匹黑馬,2012年以來,在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里就沖上了2013年商品住宅銷售金額的第三名;2014年勢頭更是兇猛,2014年1-12月,融綠以174.80億元榮登上海商品住宅銷售金額榜首,并且排名第二、第三的萬科、綠地銷售金額分別為148.74億元、135.93億元,已經暫時落后融綠。融創得到融綠平臺之后,按照其項目儲備規模,預計在2015年上海商品住宅市場三強爭霸的格局當中,融創也或將再次成為2015年上海商品住宅市場銷售金額冠軍,未來1-2年內融創上海商品住宅市場銷售金額“老大”的地位還是風采依舊。
綠城:失去上海半壁江山,但黃浦灣之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從綠城來看,融綠之爭后,綠城失去融綠,等于失去了大上海樓市的半壁江山,甚至比半壁江山還要多,但綠城最終得到上海標志性項目黃埔灣。就黃浦灣項目而言,此項目仍有大體量物業可售。
公告顯示,黃浦灣項目估計可出售面積228040平方米,其中可售面積147333平方米,占比可售總面積的65%。上海網上房地產的數據顯示,2014年,黃浦灣項目的均價為9萬元/平方米,以此計算,該項目的可售貨值為132.6億元。
如果綠城趁當前上海豪宅市場熱銷之勢啟動大規模銷售動作,今年明年可產生大量銷售金額,對于綠城而言,后期仍然可以利用黃浦灣的資金回籠重新樹立上海豪宅市場口碑,重新布局上海房地產市場。因此,對于綠城而言,失去融綠只不過是暫時失去上海,黃埔灣的星星之火早晚會燎原!
作者系上海同策房產咨詢研究部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