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旭
摘 要:高校學生干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高校教學、管理、服務等職能得以充分發揮的基層實施者。加強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對于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培育優良學風、校風,創建和諧育人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文章以“90后”學生干部為研究對象,結合其成長的時代特征及表現出的獨特個性,在進行詳細分析和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90后”學生干部培養工作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高等學校;干部培養;“90后”學生干部
胡錦濤同志早在2006年就已對如何加強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工作作了如下批示:“重視并加強對高校學生干部的培訓和實踐訓練是一件有深遠意義的事情,要注意總結各地行之有效的經驗,引導一大批的優秀學生干部健康成才”[1]。高校應該努力打造一支在實踐中培養、成長起來的具備堅定政治素養、學習能力強、富有責任感和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強組織戰斗力的學生干部隊伍。
一、培養高校學生干部的重要意義及作用
1.培養高校學生干部的重要意義
第一,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干部的培養,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時期的高校學生干部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作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政治立場堅定、適應能力強、富有責任感的高校學生干部,步入社會后必將能夠在各自的行業領域,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隊伍當中[2]。第二,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干部的培養,有利于促進高校的良性健康發展。學生干部作為高校師生間的橋梁,在和諧校園的構建中起著榜樣示范作用。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在聯系、團結、幫助同學等方面的優勢,不僅能帶動廣大同學共同營造和諧校園及良好的育人環境,更能為高校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一定的人力、智力支持。第三,加強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就業儲備力。實踐證實,擔任學生干部的層次對畢業生獲得就業機會及以后的工作前景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
2.培養高校學生干部的重要作用
第一,學生干部在高等學校的學風和校風建設中具有模范帶頭作用。高校學生干部是大學生中的優秀分子、排頭兵,具有學生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聯系師生的紐帶和橋梁。通過學生干部把師生在教學中的意見、建議,進行有效的互動、反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推進學風建設。同時,學生干部在集體中開展工作時所展現的積極熱情、以身作則、力爭向上的精神品質,不僅能夠向身邊同學傳遞滿滿的青春正能量,還能夠鼓舞、感染、教育身邊同學,對優良校風的形成及維持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學生干部是高等學校安全維穩工作的得力助手。學生干部是高校規章制度的踐行者和維護者,能夠充分認識到校園安全、穩定、團結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工作管理者對廣大學生進行校規校紀宣傳,加強自我安全防范教育。為維護高校安全穩定,構建和諧校園做出積極貢獻。
二、“90后”高校學生干部的現狀及問題
“90后”高校學生干部成長于我國的社會轉型時期,具有明顯的時代個性和特征。他們中的大部分有遠大理想和抱負,并不像社會上所聲討的那樣是“墮落的一代”。然而,在他們身上同樣也存在著符合時代背景的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政治思想、決策行動和自身性格等方面。
1.思想上不夠先進,角色定位不準確
一方面,高校學生干部學習黨團理論的氛圍不夠濃厚,政治覺悟、理論素養和政治敏感性有待提高。對于普通學生的思想動態不能很好地把握并及時反饋給思想政治老師。部分學生干部自律意識淡薄,違反校規校紀的情況時有發生。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經濟狀況、成長環境、社會風氣等因素的影響,部分“90后”的學生干部過分強調以自我為中心,在被選拔為學生干部后,不能準確地對自身進行定位。
2.行動上不夠積極,工作方法少創新
學生干部不僅是團學老師、輔導員、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更是校園文化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執行者。工作主動、積極、富有激情、善于創新是其必不可少的品質。然而,部分“90后”學生干部在開展工作時過分依賴組織安排,缺乏工作激情,主動性不高,沒有做好“上情下達”或者“下情上達”的工作。與此同時,當下很多高校的部分學生干部工作過于死板,既不主動思考又沒有創新意識,只起到了一個“喊話筒”的作用[3]。
3.性格上不夠堅強,同學關系難和諧
“90后”學生干部多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成長環境的優越,造成他們大多缺乏獨立行事和自我調節的能力。有些學生干部心理較為脆弱,在工作當中有畏難情緒,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能正確地應對和處理,極易產生自卑或者自負心理。由于學生干部要花費大部分精力在學生工作上,導致他們與同學交流的機會相對較少,加之自我調整能力薄弱,再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自負、自卑、猜疑等人際交往障礙,勢必會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進而導致同學關系緊張。
三、加強“90后”學生干部培養的主要對策
1.以構建學習型組織為契機,從思想上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理論水平,是學生干部開展日常工作的基礎[4]。輔導員在學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通過開展主題團日活動、黨員民主生活會、黨校團校培訓等活動,強化學生干部對構建學習型組織重要意義的認知,加深學生干部對創建學習型組織內涵的了解,從而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內涵,拓寬視野,從而加強學生干部的愛國主義教育,牢固樹立其服務同學、做好老師得力助手的意識,知行統一,打造一支思想過硬、執行力強、富有責任、勇于創新的學生干部隊伍。
2.以干部培訓為基礎,提升學生干部的業務能力及其綜合素質
高校學生干部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貫徹與落實情況[5]。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高校學生干部進行培訓,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更能提升其工作的積極性。輔導員老師應根據學生干部隊伍的實際情況,按年級和任職崗位進行差異化培訓,培訓方式除了常規性的理論學習外,還應注重與考察調研、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經驗交流等形式相結合。培訓的內容應著重放在服務意識、奉獻精神、社交禮儀、文書寫作、團隊協作、組織協調、多媒體運用及抗壓抗挫能力等方面。
參考文獻:
[1]周強同志在全國加強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gqt.org.cn/documents/ccylspeech/200612/t20061205_ 3976.htm.
[2]韓 亮.淺談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4(07): 84.
[3]白雅芬.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現狀及對策[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3(06):101—102.
[4]鄒 俊.“90后”高校學生干部激勵管理探索與實踐——基于三種需求理論的視角[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159.
[5]朱志偉.淺析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工作[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191—192.
(作者單位:廣東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