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徐芝芳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寧夏大學體育學院師生和銀川素質拓展訓練專職教練進行調查、訪談,分析歸納得出素質拓展深受寧夏大學體育專業學生喜歡,且符合他們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發展需求,順應了體育學院課程改革趨勢。最后得出:素質拓展課程進入寧夏大學體育專業課程是可行的。
關鍵詞:素質拓展;體育專業課程;可行性
素質拓展課程在全國各大院校體育專業的開展也愈發普遍。寧夏大學進入國家211重點建設行列,體育學院的課程也在不斷改革。體育學院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今社會對大學生的各方面要求。素質拓展具有傳統體育的教育功能,打破了傳統的教育形式,體現和滿足了體育多元化教育目標。下文對素質拓展課程進入寧夏大學進行分析。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以寧夏大學體育學院體育課程開設情況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文件檢索查閱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相關期刊8篇。
(2)專家訪談法。通過對素質拓展課程相關老師等,記錄關于素質拓展訓練進入體育專業課程的可行性以及體育學院素質拓展課程的構建方式、方法和建議等。
(3)問卷調查法。本次調查共發放85份問卷,其中拓展訓練專家5份,回收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5份,有效率100%。對體育學院學生發放問卷70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12個班級,每個班5份。社會體育專業10份,總計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70份,有效率達100%。對體育學院教師發放問卷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0份,有效率達100%。
(4)數理統計法。運用Excle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全面的統計整理。
二、結果與分析
1.寧夏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對素質拓展的認識程度及其態度
(1) 學生對素質拓展的了解程度。被調查的70名學生中,其中63名學生了解素質拓展運動,占總人數的90%。7人不了解,占總人數的10%。說明學生對素質拓展的了解程度整體較高,素質拓展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力。
(2)學生對素質拓展的興趣。被調查的70名學生中,其中62名學生對素質拓展有興趣,占總人數的88.6%。8名學生對素質拓展沒有興趣,占總人數的11.4%。說明學生整體對素質拓展具有較高的興趣,為素質拓展課程的開展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
(3) 學生對素質拓展的參與程度。被調查的70名學生中,65人希望參加素質拓展課程,占總人數的92.9%,5人不希望參加素質拓展課程,占總人數的7.1%。說明學生對素質拓展的參與熱情很高,對其課程的開設期望值很高。
(4)體育學院學生參與素質拓展的經歷。被調查的70名學生中,只有6人參加過素質拓展,占總人數的8.6%,而有64人沒有參加過素質拓展,占總人數的91.4%。說明學生嚴重缺乏素質拓展訓練經驗,只是了解其簡單內容和意義,并沒有親身經歷過素質拓展運動。
2.寧夏大學體育學院教師對素質拓展的認識程度及態度
(1)教師對素質拓展的了解程度。被調查的10名教師中,其中10名教師對素質拓展有了解,占總人數的100%,只是他們的認識程度不同,說明教師對素質拓展的了解程度較高。
(2)教師對承擔素質拓展課程的興趣。被調查的10名教師中,其中8名教師對擔任素質拓展課程教師有興趣,占總人數的80%。2名教師對擔任素質拓展課程教師沒有興趣,占總人數的20%。此現狀為素質拓展課程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師資基礎。
(3)教師參與素質拓展的經歷。被調查的10名教師中,其中4名教師有參與過素質拓展的經歷,占總人數的40%。6名教師沒有參與過素質拓展的經歷,占總人數的60%。說明大半部分教師有一定的素質拓展經驗,為教師從事專門的素質拓展訓練奠定了基礎。
(4)場地、器材對素質拓展課程開展的影響。被調查的10名教師中,其中7名教師認為體育學院的場地、器材可以開展素質拓展課程。其中3名教師認為體育學院的場地、器材不宜開展素質拓展運動。說明學院可以為素質拓展課程的開設提供場地、器材等方面的支持,具有開展此課程的基本條件,但必須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不斷發展其素質拓展課程。
3.教練員對素質拓展引入體育學院課程可行性的態度與建議
教練員們結合素質拓展的實際情況、素質拓展的意義、大學生的心理、社會對現代大學生的要求、器材、場地、師資隊伍等多個方面給出其意見和建議。最后給出較為一致態度:素質拓展課程在寧夏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專業課程中的開展是可行的,是值得期待的。
4.素質拓展課程的開展情況和開展可行性的外部因素調查分析
(1)寧夏高校中,已有寧夏大學非體育專業和寧夏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素質拓展課程且受歡迎程度很高。使體育學院學生對素質拓展課程產生了迫切期望。
(2)寧夏大學進入國家211重點建設行列高校,體育學院也在不斷努力,2011年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碩士點申報成功并開始招生。可以對碩士研究生進行素質拓展教學的引入,增加其課程研究深度。
(3) 2012年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申報成功,并開始招收本科生。本科專業的人數在不斷增多,課程也在不斷更新完善,對素質拓展課程的開展有積極作用。
(4)自2009年以來學院大力增加專業課程項目以來,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專業課程陸續開設。素質拓展課程會使“一專多能”的體育人才培養目標越來越完善。
(5)素質拓展課程已經列入寧夏大學的體育課程教學當中,2012年已經正式開課。它為素質拓展課程在體育學院課程中的正式開展奠定了基礎。
(6)素質拓展訓練符合體育學院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目標。它在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過程中磨煉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團結合作的團隊意識,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不斷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形勢。
(7)素質拓展與體育課程相關性素質拓展訓練過程中大量運用活動和各種游戲,并不是教師口授和指導。因此學生在活動中大量進行思考、反復總結,這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到增強,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教育與批評。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寧夏大學體育學院開展素質拓展課程具有現實的意義,可行性很強。
(2)素質拓展對豐富體育專業課程具有很大意義,順應體育學院的課程改革需求。
(3)寧夏大學體育學院對素質拓展課程的開展可以滿足必要的場地器材、師資、課時、學生等需求,開設前景十分樂觀。
(4)體育學院學生對素質拓展課程的開設具有很高的期望,體育學院教師也有很強的興趣去學習和教授學生素質拓展課程。專業培訓師對開展素質拓展課程給予了大力支持和肯定。
2.建議
(1)開設拓展訓練課程應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不同項目的培訓課程內容。
(2)體育學院教師應經常參加社會組織的培訓活動,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授課經驗,更好地學習和總結,不斷提高校內拓展訓練課程的質量。
(3)全面加強學生參與素質拓展內容的理論與實踐培訓,不斷擴大素質拓展在學生中的普及程度。
(4)體育學院可以成立素質拓展訓練協會,專業教師作為指導教師,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可以接觸素質拓展項目,加快素質拓展課程的發展速度。
(5)應把素質拓展課程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最大限度挖掘體育學院體育課程資源的價值和作用。
(6)體育學院課程的發展可以和社會素質拓展基地發展進行合作交流,相互學習,達到共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長權.論大學生參加拓展訓練的價值[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03).
[2]李詩鎮,陳惠美.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閑效益關系研究[J].戶外游憩研究,2003.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