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高樓大廈不斷被復印,城市缺少個性,鋼筋水泥花花草草,“萬城一面”,城市呼喚精神文化,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底蘊,是城市的靈魂。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城市公共空間融合書法藝術,會帶來的超過書法藝術本身的社會價值、經濟文化價值,并且會提升城市的人文精神、品位和內涵。
關鍵詞:書法藝術 城市公共空間 城市主題 公共環境 人文精神 亮點
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高樓大廈不斷被復印,城市缺少個性,鋼筋水泥花花草草,“萬城一面”,城市呼喚精神文化,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底蘊,是城市的靈魂。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書法的結構之美、造型之美,是和雕塑密切配合,塑造二維以至三維空間,孕育城市人文精神、藝術精髓的首選。本文試圖以黑龍江周邊城市為例,探討城市公共空間融入書法藝術,必定會給這座城市披上美麗的衣衫,讓人們出入這座書法雕塑之城時,會為其藝術的雋永流連忘返,潛移默化中傳統文化便會融入人們的身心,使藝術回歸貼近民間。帶有特殊的文化品味魅力的城市必定會帶動旅游、經濟的發展,為城市帶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一、我國北方城市公共空間中書法藝術文化的缺失
(一)單調的生活呼喚公共空間的書法藝術
城市公共空間藝術一詞來源于美國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政府為推動經濟發展,讓全美國的藝術家為公共設施八年間創作了兩千多幅藝術作品[1],使遠離民眾的藝術作品回歸社會、貼近生活,影響巨大。
我國研究城市公共空間藝術是近十年的事。改革開放以后,城市開發進展很快,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樓大廈,擠占了空間視線,人們生活在鋼筋水泥中,不能使工作一天的疲憊的身心得以放松。單純、有限的綠地不能滿足人們精神上的追求。尤其是地處北方的黑龍江, 寒冷冬季有半年時間,城市廣場、公園、博物館、影劇院等公共空間藝術單調,缺乏創新和吸引人們眼球的藝術,富裕起來的百姓周末無處可去,無處可看,沉悶、單調的公共空間呼喚精神文化,而中國書法無疑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最好的選擇。中國書法真草隸篆的藝術造型配合“冰城”的冰雕,會把寒冷的北方公共空間環境裝扮一新,會使當代藝術滲透到廣闊的空間環境中, 形成富有生機、可體驗觸摸、可閱讀并撥動人心弦的視覺藝術環境,會使主體的人與空間、與環境互動體驗,融為一體。
(二)用書法打造城市空間主題文化的重要性
每一個城市都擁有一個特色主題,“沒有文化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城市”[2]?!盎ǔ恰笔菑V州的別稱, 春節前夕,這里的大街小巷擺滿了鮮花、盆桔,成了花的世界;“綠城”,是廣西南寧的別稱,這里陽光充足,氣候溫和,終年常綠,四季花果飄香,形成“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的景觀; 還有譽為日光城的拉薩、春城的昆明、泉城的濟南、山城的重慶等等,卻各具特色。
“冰城”是黑龍江哈爾濱的別稱。以冰燈、雪雕的冰雪文化、太陽島旖旎風光、東方小巴黎之譽名揚天下的哈爾濱,是冬季冰雪度假旅游的好去處。零下二三十度溫度,用彩燈與冰構造了一個美麗的虛幻世界。這里有安徒生的童話“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有雪鄉的狗爬犁,還有非常刺激的高山滑雪等等。冰雪世界很迷人,但時間很短,只有兩個月便融化了。炎熱的夏季人們喜歡到江邊及周邊的步行街游玩。江邊廣場書法愛好者的書寫成為江邊的風景。可惜,這里書法文字或雕塑很少,如果能把這些冰雪文化、江邊的風光等特色的鄉土文化和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密切融合,共同打造城市空間的主題文化,無疑會增添“冰城”城市的無限活力,提升城市的品質內涵,重塑城市別具一格的精神風貌,彰顯城市的時代精神。很明顯,在這些方面“冰城”還亟待提高,但周邊城鎮書法藝術與園林的融合對省會“冰城”應是一個極大的啟示。
二、黑龍江周邊城市空間中的書法與園林融合
(一)書法藝術美與城市園林自然美的融合
黑龍江北方有一個城市叫密山,密山書法長廊是鑲嵌在北大荒城市空間上的一顆明珠。書法長廊始建于1996年,占地12萬平方米,風格獨特,氣勢恢宏,碑林、石碣、回廊、題壁錯落有致。長廊中匯集了曾在這里工作、戰斗、生活過的革命先賢如王震、文化名人丁玲、艾青和中國當代書法名家舒同、啟功等墨跡碑刻2400多塊。走進古色古香的正門,是“書圣”王羲之的巨大雕塑,雕塑神姿與“天下第一支筆”回門雕塑遙相呼應。
漫步在碑林與綠樹掩映的小路上,猶如走入碑林的海洋,叫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在“回字型”書法長廊的墻壁上鑲嵌著著名書家的碑刻、壁畫,特色的廣場上,映入眼簾的是“天下第一扇”巨大的石碑雕刻(圖1),各種形狀的石頭上刻著艾青的手記和吳光祖手記、丁玲日記等。叫人感興趣的是“攬勝巨印”(圖2),相信你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一個“印”。還有叫人感嘆的巨大的“圣船石鼓碑”和最有趣味的大篆“云水山莊”(圖3)。書法是園林藝術的主角,書法藝術迷人的美,叫人愛不釋“眼”,與園林自然美交相呼應,增添了園林墨氣書香。當我們駐足綠樹園林、碑林書海中時,空間環境的美給我們以高品位的文化享受,使我們更能感悟到北大荒黑土地書法園林藝術的精神和內涵。
(二)“迷宮”墻題壁書法令人叫絕
還記得曾走過北京的“迷宮”,深陷其中,急得大喊大叫的情景。北大荒的書法墻,以迷宮的形式,思路令人叫絕?!懊浴痹凇皩m”中,樂在其中。順著書法長廊,走入書法題壁迷宮,一面面墻看下去,除了書法自身的美感之外,書法題壁的色彩、真草隸篆各種書體的造型、縱橫的線條等都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令人嘆為觀止。那些昔日我們崇拜的藝術大家,作品離我們那么近,近得可以伸手觸摸,昔日士大夫書法藝術以這種形式走近了百姓,回歸于生活。
三、書法的價值和藝術的效果超越了書法自身
(一)書法的藝術美帶來的社會價值
中國書法從它象形的誕生到現在大約有3000年的歷史了,它豐富的造型——真、草、隸、篆,五彩的墨色——濃、淡、干、濕、枯,豐富的藝術美無不在密山書法長廊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叫人回味無窮。書法的博大精深,傳統的藝術加以創新,給人的震撼,叫人一生難以忘懷那個北大荒小城——密山。那里曾經有一代人,揮灑過他們的青春,他們的熱血。如今北大荒變成米糧倉,前輩拓荒的精神永遠留在了那里。踏著他們當年的足跡,在那些鐫刻在石頭上的書法藝術日記、手記中,后代人似乎又看到了當年的墾荒戰士、下鄉知青,他們的青春笑靨,他們的汗水,他們的蓬勃朝氣……一切的一切無不給人以向上的力量,感召你去尋找自身的價值,讓自己的青春同樣散發不一樣的光和熱。在這小城的空間里書法藝術蘊含的魅力價值似乎永無止境。
(二)書法藝術美帶來的經濟文化價值
公共空間中書法的藝術美可以展現城市精神面貌,反映城市文化特質,推動城市的旅游發展。剛一進小城,展現在眼前的三維書法鏤空雕塑“和”字及“仁義禮智信“的“智”字,不禁使人對這座“魚米之鄉”小城增添了無限神秘的遐想。透過小城書法的公共空間,我們體味咀嚼著孔子“三綱”“五常”在這座小城孕育著城市空間的人文風貌。和密山書法長廊一樣,書法藝術獨特的美增強了小城城市空間的可觀賞性和文化內涵,也帶動了旅游經濟的發展。書法藝術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經濟、文化雙向收益。
隨著科技發展步伐的加快,我總感覺現在雖然電腦、多媒體的高科技發展對傳統書法藝術沖擊很大,但屬于民族瑰寶的書法藝術并沒有消失,它們有的融入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中,有的在城市的公園、路邊休閑場所及環境園林中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亮點。人們走在喧囂的城市中,書法雕塑作品會叫人不覺眼前一亮,并隨之成為了照相機鏡頭的焦點。
毫無疑問,書法藝術融入城市公共空間會對城市公共環境、人文精神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書法藝術會成為人們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紐帶,是城市公共空間的“畫龍點睛”之筆。它神奇的魅力和精神內核,覓古而不拘泥于古,現代而不流俗諂媚的民族內涵,必然會給城市公共空間增添無限魅力,為打造個性化的城市增添神奇的亮點。我們期待著黑龍江省會“冰城”,能夠在人口聚居的城市空間,融合周邊城鎮書法藝術的優點,打造出同樣令人驚喜的人文亮點。
參考文獻:
[1] 許凱明,祝瑩.公共空間的藝術景觀[J].美術教育研究,2011(06)
[2] 陶雄軍.當代藝術與城市空間[J].南方文壇,2008(01)
作者簡介:
楊曉萍,黑龍江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書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