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丕玉 林燕寧
摘 要: 服裝是人類文明長期發展的產物,服裝里蘊含著時尚語言,反映時代科學特點,直接或者間接的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審美傾向和當時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服裝設計呈現出多彩多樣的款式,同時賦予了服裝美學時尚更寬廣的解讀空間。科技的革新,使服裝設計手段更多樣化,設計出來的服裝時尚語言形式也越來越多。只有科技與時尚結合,服裝才更加魅力動人。
關鍵詞:服裝設計 科學 時尚
一、服裝中的科學元素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審美趨向也在轉變,服裝從當初遮風擋雨的工具變成了時裝藝術,服裝設計師也不單純設計的是服裝,更是人的審美情趣。科學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服裝人體工程學就是抓住了人和服裝的黃金契合點,如尺寸設計,口袋定位,領型都是經過科學的設計來符合人體的需要。服裝美學正是科學的進行服裝設計的評判標準,科學元素與美學元素相符的時候,才能設計出完美的服裝。美學注重形式、協調、韻律、統一的法則,這些法則是由點線面等元素科學的組合而形成的,所以說科學也是我們衡量審美的一個尺度。每一件服裝作品,經過設計師的精心設計,再通過工藝師精美的技術制作出來,這其中離不開科技的支持。首先,服裝工藝:如果說服裝是人的生命,那么服裝工藝一定是靈魂,天馬行空的設計都需要工藝做出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服裝通過工藝程序變成實物,從靈感到設計到制作完成都是通過精準工藝技術對接完成;其次縫紉機器,平縫機、鎖邊機、整燙機繡花機等,這些工藝機器的發展促進了我們越來越高的設計水平,線跡已經不僅僅是用來縫合,很多設計師用來裝飾,而且線跡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整燙、歸、拔、推等工藝技術都是科學的一部分,只有服裝機器不斷的革新才能設計出越多花樣的服裝;再次,服裝材料:當今面料織物也不再是唯一的材料,紐扣、拉鏈、金屬、也都成了裝飾的材料,服裝材料是科技的成果。在未來,科技對服裝材料起決定的作用,材料的突破同樣會影響服裝設計的審美傾向。所以說,科學技術的革新,對我們的服裝設計起著推動的作用,也由此看出科學在服裝中的重要性。
二、服裝的時尚美
現代服裝藝術審美特征主要表現為,服裝的藝術美、服裝的形式美、服裝的功能美這些都是服裝時尚的語言表達。審美特征隨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現代服裝的藝術美。服裝俗稱軟雕塑,是造型藝術中的一種。服裝藝術主要通過材料,色彩,造型形態來表現,設計師們往往通過比例和韻律對稱等造型原則對服裝的材料進行分割和組合,從而形成視覺上的美感,雖然服裝最基本的是滿足人的生活需要,但是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所以服裝是一門藝術。何為服裝的藝術美呢?我們這里所說的服裝藝術美在線條的感知方面主要是通過服裝表現出來的人體曲線,有的是人體的自然曲線美,也有面料形成的褶皺美,線是體現服裝藝術美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然,服裝藝術美也有其獨特的時尚語言,服裝在空間上屬于立體造型藝術,在時間上它是一種活動的藝術,它記錄了一個時代所呈現的文化發展趨勢。再者,服裝藝術美的獨特性表現在它以人為對象,這就把人的意識加了進去,在人體不變的情況下,設計師通過各種設計手段來表現服裝的藝術形式,這就是服裝的藝術美感。
現代服裝的形式美,服裝作為現代美的象征,其審美特征一定是具象存在的,任何的美的形式都是在具體的形象中表現出來,服裝的形式美通過服裝的款式和穿著對象的氣質結合體現。現代的服裝形式美有:交替、反復、節奏、韻律等,服裝的形式美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必須通過人體把服裝的內涵美也表現出來,服裝的款式也就是服裝形式美的具體體現,樣式的多樣擴充,迎合了審美需要來表現的形式,所以服裝的形式美就是代表一個時代的經典之作,只有通過形式美才能體現服裝時尚的魅力語言。
服裝的功能美,所謂功能美,是服裝與人體之間的關系,理性設計與服裝原理的關系,不是一味的考慮服裝效果,同時也要考慮到服裝的科學設計原理及其應用的功能原理,服裝最基本的目的是滿足人的生理需要,因此只有在滿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后才會考慮精神審美,如果說形式美是上層建筑,那么功能美一定是經濟基礎。服裝的功能美還體現在實用性,所謂實用性就是指服裝的物理性能與穿著環境相適應,功能美是服裝中重要的一筆,在時代的不斷發展下,也會融入更新的設計理念和審美意識。
三、科學與時尚
在服裝設計中科學與時尚有必然的聯系嗎?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回答,3D打印技術已經出現在市場,我們通過電腦設計出來的服裝效果圖是不是可以通過3D打印機來直接打印出服裝呢?科技在進步,將來4D打印技術會不會出現,我想這是必然的事情。在服裝的時尚語言中,也會通過藝術美、形式美、功能美來體現科學的審美觀和設計觀,所以科學與時尚存在著必然的關系,服裝已然成為人們審美的重要手段之一,反映著時代的變遷,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合。服裝中的科學與時尚聯系密切,時尚要求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完善,相反的科技的提高也會使好的藝術構思不斷的完善獲得更完美的視覺效果。在科學的支持下,未來的服飾一定是高科技電子信息化服裝,材料將是未來服裝的重大突破, 比如服裝的色彩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根據外在的溫度差自行變換保溫材料,甚至會出現可食的服裝材料。未來的設計我們無法預知,但是我們可以大膽的去猜測,我也堅信未來服裝是高科技化、信息化、人性化的。
參考文獻:
[1] 華梅.服裝美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李丕玉,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2014 屆研究生,專業:設計學(流行服飾設計研究)。
林燕寧,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流行服飾設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