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嘉徽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企業的快速擴張、私家車的普遍等,都給環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環境污染現象嚴重。為保證城市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城市的生態建設與規劃有著重要意義。文章,主要談論了當前城市生態規劃作用和生態環境現狀,并提供了一些解決措施,希望與大家共同交流。
關鍵詞:城市規劃;生態城市規劃;具體措施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加快,工業、企業、效能、運輸、建筑等各行各業都得到快速發展,同時帶來的是環境污染問題,城市生態環境遭遇或多或少的破壞。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要想保證人類社會持續穩定的發展,保護環境,減少污染是21世紀最關注的問題。城市是人口聚集繁多的地方,人口的稠密帶動城市的發展,包括工業、企業、效能等各行各業的發展,這樣也或多或少的帶來環境污染問題。因此,盡量減少環境污染,合理進行城市生態規劃,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對于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下面談談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生態規劃。
1 城市建設的生態規劃
在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問題的今天,進行城市建設生態規劃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達到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防止破壞環境的情況發生,給人類創立和諧的生存環境。同時,進行生態規劃時,還要考慮經濟因素,以建設經濟與社會合理發展的生態環境。城市生態建設規劃過程是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的要求,對于城市建設中生態環境的改善問題指出的明確的方向,生態規劃工作的開展還要同時協調社會、經濟、環境各方面因素,合理確定生態規劃目標或方向,進而設計出合理的規劃方案,以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與科學發展。
2 城市建設以及生態環境現狀
目前,我國境內很多城市都存在著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主要表現在水土流失嚴重,大氣污染加劇,人口增長速度快導致各項資源難以供給,地表水不斷被非法使用、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各種有毒有害等廢棄物隨意堆放造成水體、土地等嚴重的不可再生污染等,這些環境污染事件都發生在我們身邊,很多城市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都開始發出警報。雖然說現在很多人們已開始重視環境,國家也大力在抓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的課題,但還是有大多數人為了一已之利并不對環境污染問題重視,環境改善的情況不是很明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企業家為了獲得高額的利潤,不斷擴大自己的生意,不斷的興建廠房、購置設備,加大生產,排放更多的廢棄物,這對城市環境的影響都不好,嚴重時,對于城市周邊的自然環境和植被也帶來嚴重影響。現如今,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要充分總結過往規劃中的不足,并組織專家有針對性的分析,從中吸取經驗,改正不足,以指導新的城市規劃工作,盡量做到使現代生態環境的設計有助于城市建設的發展,以改善人們的城市生活環境。
在我國的城市建設中,城市產業鏈發展不平衡,在城市中仍然存在排放污染物的產業,這些產業對城市的生態規劃沒有好處,制約著城市的發展,也影響著城市的環境。
3 城市生態規劃的措施
3.1 對城市生態設計做好合理規劃
城市的景觀設計:建立以建筑和草原等為主的自然生態景觀以及人文景觀系統。建筑景觀設計主要針對當地的植被,對當地的植被采用合理的保護利用,使當地的草原優勢與天際輪廓的合理相接。在建筑設計中要做好對延邊植被、河湖的自然植被的合理設計,實現城市設計景觀的共享性和高效性。要以城市的生態化規劃作為示范,建設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生態規劃,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當地的旅游、文化、科技、房產、教育等多方面的產業。對城市建設中的生態產品的開發、設計都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對現有產業采取調整和改造,使當地的產業實現生態轉型,提高當地的經濟競爭力。對于建設城市中的企業,也應該采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對企業在建設中破壞環境的行為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使社會中的各個方面都承擔起對建設生態城市的責任,在社會中認可建設生態城市。
城市的住區設計:建立適合人類居住的房屋,對城市的住區設計采用合理規劃,在城市的規劃中要以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當地的周邊環境為基準,采用不毀壞環境的前提下對住區設計采用生態的建設。
3.2 對城市生態建設中的交通,進行合理的規劃
有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目的就是給運輸、效能提供方便,可見交通對于一個地區的發展,經濟地位的提高都有著重要意義。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各地區人口數量都很多,這樣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積就會降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車已逐漸進入千家萬戶,這些私家車充斥著整個交通道路,一方面造成交通堵塞的現象增加,一方面排放的尾氣給空氣環境帶來負擔,有數據統計,堵車時車輛排放的廢氣物是正常行車時的3倍,這將嚴重影響著城市的空氣質量。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方面我們要做好道路建設,盡量減少交通擁堵情況,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于公共交通工具的關注,提倡居民出行盡量乘座公共交通工具,并從交通法規上限制城市道路行車時,以公共交通優先行車,并對私家車進行限號行駛規定,并不斷采用新技術改良公共交通工具的性能,盡量減少燃料的使用,降低廢棄物的排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3.3 對城市生態建設的循環再生資源的合理規劃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循環可再生資源被人們發現,并投入使用,這些可循環再生資源的使用,對于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減少能源的消耗具有重要意義。
3.3.1 城市建設中資源的再利用。對于城市建筑房屋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過程中,提倡使用沒有危害和污染的環保型材料,以減少環境污染。同時,采購材料時,盡量選擇當地的生產廠家進行采購,或是就近采購,這樣可減少運輸過程帶來的污染與資源破壞,還可以降低成本。城市建設過程中,各種材料要妥善處理,建議制定材料回收管理制度,并對實際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將可回收材料與不可回收材料分開存放與回收,盡量最到材料的重復利用,減少資源的消耗。對于固體廢棄物也要加強管理,建議同時建立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的流程,規定垃圾分類存放,并對其統一處理,合理利用可循環利用的資源,變廢為寶,即創造了效益,也提高了城市建設的生態環境。
3.3.2 城市建設中降低資源的能耗。合理利用當地的土地資源和植被資源,盡量減少植被的南北移植,給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帶來負擔,消耗資源的同時增加了建設成本,違背了生態城市規劃的目的。
4 結束語
城市是人們生活聚集的地方,促進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盡量做到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對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城市規劃建設中,要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利用各項資源,減少資源的消耗,以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曉川,劉洋.論城市規劃中的公眾參與[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80-83.
[2]馮志剛.城市規劃與生態環境建設[J].今日科苑,2008(2):40.
[3]張明.生態城市建設的原理和途徑[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