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弼

今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此項措施,有利于促進我國人口的均衡發展。然而,二孩政策對于現代家庭來說,不能僅僅考慮生不生的問題,而且更加要關心的是優生優育,確保每個孕婦及出生嬰兒的健康。
目前,許多醫院給產婦開展優生四項檢測,也叫TORCH檢查,主要用于早期發現孕婦是否感染可導致先天性宮內感染及圍產期感染,并引起圍產兒畸形的四種病原體,To(Toxopasma)弓形蟲、R(Rubella.Virus)風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巨細胞以及H(Herpes.Virus)即單純皰疹I/II 型,通過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或終止妊娠,從而達到優生的目的。
在這項檢查中排名首位的弓形蟲,是一種危害人體及家畜健康的食源性寄生蟲。弓形蟲病在人群中感染普遍,雖然大多為隱性感染,但是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該病可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和全身性播散性損害而死亡。此外,弓形蟲病更引人關注的是由于其與妊娠關系密切,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導致先天性畸形、死胎和流產。我國孕產婦弓形蟲感染率達到4.3%~26.1%,因此該病被稱為“孕期優生殺手”。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弓形蟲病以及如何預防其感染。
弓形蟲病是一種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獸共患病,沒有嚴格的地理分布界限,除南極外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現。1908年,法國學者首次從突尼斯的一種沙漠野生嚙齒類動物體內發現弓形蟲,但是直到1937年,才由美國人Wolf從人體內分離到了弓形蟲,證明人弓形蟲病是一種人獸共患病的疾病。
全球人群弓形蟲的感染率為25%-50%,有些地區感染率可高達80%以上,據估計,全世界有約1/3的人口感染過弓形蟲。國內資料表明包括臺灣省在內的32個省市自治區及香港特區均有本病存在,但在解放前我國對該病沒有相關的研究,根據20世紀90年代,我國人畜弓形蟲病調查協作組在19個省(市、區)開展的弓形蟲感染調查,抽檢81968份樣本,平均感染率在5.17%,據此推算,我國約有6000多萬人有弓形蟲感染。
其中1歲以內及10-19歲年齡組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齡組,農村人群感染率高于城市,山區人群感染率高于平原,從事屠宰、獸醫、動物飼養等職業人員的感染率高于其他行業人員。到2001-2004年全國重要人體寄生蟲病抽樣調查時,弓形蟲病的感染率更是達到了7.88%。
弓形蟲是一種細胞內的寄生蟲,根據發育階段的不同有五種不同的形態,分別為速殖子、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弓形蟲在整個生活史中需要兩個宿主,中間宿主和終末宿主,其中間宿主比較廣泛,包括爬蟲類、魚類、昆蟲類、鳥類、哺乳類等動物和人,終末宿主則僅有貓和貓科動物,簡單來說,以上所說的動物和人都可以感染弓形蟲。
據統計,感染弓形蟲的動物種類達到140多種以上,而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病的最重要的傳染源,據調查,我國有些地區農村貓的感染率可達44.89%,城市貓的感染率為19.64%。按照我國各地人群使用動物肉類的習慣,豬和牛也是主要的傳染源之一,據報道,我國豬弓形蟲病的感染率在4%-71.4%,牛弓形蟲感染率為0.2%-43%,此外,羊、犬、馬、駱駝、驢等家畜,雞、鴨、鵝等家禽和野禽,鼠、兔等動物都是傳染源。尤其是鼠的種類繁多,分布廣,在弓形蟲病的傳播上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貓和貓科動物作為弓形蟲的終末宿主,其感染弓形蟲后,弓形蟲會在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內進行有性繁殖,并形成卵囊隨貓的糞便排出,感染的貓一天可排出1000萬個卵囊,并且可持續約10-20天,而3-5個卵囊就足以使人感染。這期間排出卵囊數量的高峰時間為5-8天,是傳播的重要階段。卵囊具有雙層囊壁,對酸、堿、消毒劑有非常強的抵抗力,在室溫可存活3-18個月,在冰凍和干燥的環境下不易生存,但在4℃時仍能存活68天,因此,具有感染性的卵囊可以長期保存在自然環境中。卵囊可被某些食糞甲蟲、蠅、蟑螂和蚯蚓機械性傳播,而成熟的卵囊污染了食物、水源后,當人和動物經口食入后可造成感染。對于中間宿主來說,感染的弓形蟲后,會在腸內形成速殖子,侵入腸壁后經血和淋巴擴散到全身器官,并在腦和骨髓肌肉等處形成有較強抵抗力的包囊,并且可以存活數年,當人或動物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弓形蟲速殖子或包囊的肉、蛋、乳等時,可造成弓形蟲感染。
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傳播途徑是通過孕婦垂直傳播給胎兒。當孕婦感染弓形蟲病后,主要是由于進入血液的速殖子通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造成感染。孕婦感染弓形蟲病后,40%左右可傳給胎兒,這主要與妊娠時間、胎兒的免疫和蟲體的毒力等有關,感染弓形蟲孕婦比未感染孕婦出現畸形兒的概率高4.48倍。當母體在孕前已有弓形蟲感染,并具有弓形蟲的免疫力時,一旦孕期再次感染,并不會引起胎兒的弓形蟲感染。只有對弓形蟲無免疫力的母體,在孕期感染弓形蟲,才有可能造成胎兒弓形蟲感染。此外,輸血或器官移植并發弓形蟲病也有相關的報道。
弓形蟲是一種機會性致病原蟲,在健康人體中,一般表現為陰性感染,只有少數發病。弓形蟲病臨床表現比較復雜,通常可分為先天性弓形蟲病和后天性弓形蟲病兩種臨床表現類型。
先天性弓形蟲病如果是在妊娠早期受染,則胚胎發育障礙,可引起流產、早產、死胎及形成各種畸形;在妊娠晚期感染,胎兒雖可正常發育,出生時或可存活,但多在生后數月、數年或更長時間,可能出現弓形蟲感染的癥候,常常表現為眼損害、腦癱、精神癥狀、癲癇、智力低下等臨床特征,如有腦積水、腦鈣化和小頭畸形,伴視網膜炎則稱為“弓形蟲病四聯”。弓形蟲病的孕婦雖接受磺胺類、螺旋霉素、乙胺嘧啶等治療,但如時間、療程、劑量不當,仍可出現受損表現。
據研究,嬰兒出生時出現癥狀或發生畸形者病死率為12%,在存活的嬰兒中,80%的有精神發育障礙,50%的有視力障礙。
曾有報道,一胎3個嬰兒均患有先天性弓形蟲病,母親在受孕3個月時感覺到疲憊、低燒和頸部的淋巴結腫大,到妊娠31周分娩,產出3胞胎,均被證實為先天性弓形蟲病,1例死亡,2例存活。
這3例胎兒均為女性,體重均不到1.5kg,其中1例頭圍僅為33cm,右眼小,雙側視網膜炎及貧血,CT掃描顯示廣泛性腦積水及腦鈣化,腦脊液中檢出了弓形蟲,可見弓形蟲病感染對胎兒的致命性有多大。
此外,如果前一胎因弓形蟲感染致畸或死胎的孕婦,若未經有效抗蟲治療,下一胎仍可繼續受其危害。先天性弓形蟲感染直接影響優生優育,近年研究揭示男性感染弓形蟲后可引起精子質與量的變化,故防治先天性弓形蟲感染,必須男、女雙方同時采取措施,弓形蟲病已經成為人類先天性感染中最為嚴重的疾病。因此,對于孕前接受相關檢測進行感染篩檢,對于預防弓形蟲病先天性感染和優生尤為重要。
由于弓形蟲病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只根據臨床癥狀無法做出明確診斷,必須借助實驗室檢測進行診斷。而對于優生來說比較重要的胎兒弓形蟲病檢查,常用的有以下3種方法:超聲檢查,感染病例常見顱腦超聲異常,一般建議每月檢查一次,一旦發現超聲異常,可以結合血清學檢查,考慮終止妊娠。
羊水檢查,一般在停經16-18周可作羊水穿刺,通過細胞培養或小鼠接種、PCR等方法檢測弓形蟲。胎血檢查,在停經22-24周可抽取胎兒血標本進行相關的實驗室檢測,但抽取胎兒血液有一定的危險性。
對于后天性弓形蟲病的感染,除少數嚴重者外,一般癥狀較輕,大多數為隱性感染,患者可不表現任何癥狀。但在弓形蟲感染者免疫力低下時,特別是在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抗腫瘤藥物、免疫抑制劑以及艾滋病患者是,弓形蟲病可表現中樞神經損害、眼損害及淋巴結炎為主的臨床癥狀,嚴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診斷的話主要是通過抽血進行血清抗體或病原學的檢測。
弓形蟲可感染多種動物,根據動物種類可表現不同臨床癥狀。貓作為弓形蟲的主要傳染源,感染后一般不表現臨床癥狀,個別有體溫身高、下痢、呼吸困難和肺炎等癥狀。豬弓形蟲病表現體溫升高,40-42℃之間,食欲減退,常出現異嗜、精神委頓和喜臥等,發生嚴重的肺水腫,表現為呼吸淺而快,嚴重時可呼吸困難,懷孕母豬表現高熱、廢食、精神委頓和昏睡,此種癥狀持續數天后可產出死胎或流產,即使產出活仔,也可發生急性死亡或發育不全,不會吃奶或畸形怪胎。羊弓形蟲病的臨床表現主要以流產為主。
弓形蟲病也并非不可以治療,一般可使用磺胺類、乙胺嘧啶、螺旋霉素、克林霉素等藥物,多需聯合用藥,可取得一定的殺滅速殖子作用,但存在療程長,毒副反應較多,不能消滅包囊,復發率高不能根治等問題。
因此,弓形蟲病的防控更重要的是在于預防。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知道,弓形蟲病的感染途徑主要是通過食入含有弓形蟲速殖子或包囊的肉、蛋、乳等,以及被含有卵囊的貓糞便污染的水和食物等造成感染。要想預防弓形蟲病,我們就需要有針對性的做到以下幾點:
1.要注意飲食衛生,肉、蛋、奶等食品要完全烹熟后再食用,以便能夠殺滅速殖子或包囊。避免生肉污染熟食,尤其是在吃燒烤和火鍋的飲食方式中,特別要注意生熟分開,熟透了再吃。此外,蔬菜和水果在食用前也要徹底清洗干凈。
2.接觸到生肉之后要洗手,并且清洗廚房用具,生熟食品用的刀具、菜板不要混用,特別是在準備做一些生吃的蔬菜時。肥皂和水對弓形蟲速殖子有一定的殺滅作用,接觸過肉制品手、切肉的砧板、菜刀以及洗肉的水槽可以用肥皂和水清洗干凈。
3.家庭飼養貓的,要避免貓鉆入被窩、沙發等居所,最好在家中設有專門的貓窩,所有飼養器具須定期消毒,應喂食燒煮過的食物或成品的貓糧,嚴禁外出捕食。由于貓糞中的弓形蟲卵囊是最主要的傳染源,而且卵囊在隨糞便排出體外后,需要通過2-4天才能發育成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卵囊,因此,及時清理貓糞極為重要。
4.在農村地區,在整理有貓經常出沒的菜園、果園和綠地時,也應盡量戴手套,以防食入卵囊。如家庭飼養有豬、牛等家畜的,畜舍內應嚴禁養貓并防止貓進入圈舍,注意嚴防飲水及飼料被貓糞直接或間接污染,此外,還需要加強控制或消滅鼠類。
5.對于孕婦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要重點注意以上預防措施。對于有懷孕計劃或是已經懷孕的婦女,到醫院進行TORCH檢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國家甚至制定了對育齡婦女及孕婦進行弓形蟲監測的法規,把弓形蟲檢測列為與梅毒、艾滋病同等重要的地位。此外,對于準備飼養貓或是有懷孕計劃的家庭還可以將貓帶到動物醫院進行弓形蟲的檢測。
總之,只要我們做到遠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完全可以杜絕弓形蟲病的感染,其實“孕期優生殺手”,也不是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