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
F4 is a Taiwanese boy band consisting of Jerry Yan, Vanness Wu, Ken Chu and Vic Chou. The group was formed in 2001 after the Taiwanese drama Meteor Garden that they starred in was widely successful. While, there is also a F4 existing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paintings that is composed of Zhang Xiaogang, Yue Minjun, Wang Guangyi and Fang Lijun whose artwork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auction. However, they have no better performance in recent years. Can the once F4 spring up again?
2015已近尾聲,當代藝術從昔日的無限風光淪落低谷、再到今日的緩慢攀爬,幾年過去了,卻似乎并無起色。雖然70后、80后當代藝術的群體性崛起讓人們看到了未來之星,但畢竟在國際上具備最大聲望的“老一輩”當代藝術家們顯然還在蟄伏期。張曉剛、岳敏君、王廣義、方力鈞——曾經的F4是否還有崛起的一天呢?
曾幾何時,這四個人的作品在藝術圈“呼風喚雨”,其拍賣價格迭迭高漲,影響力之大堪比花樣美男F4之于娛樂圈。然而,不幸的是,自從移用了這個封號,此F4的身價便一日不如一日,垂暮之態亦與原版F4不相上下。
在近幾年的拍賣市場上,F4表現平平。作為F4的領軍人物,張曉剛除了一件1995年作的《血緣:大家庭3號》于2014年競得9420萬港元,打破其個人作品拍賣紀錄,其余高價作品幾乎都成交于2011年之前。而事實上,這樣的成績已經在4人當中算是不錯。岳敏君的高價成交拍品幾乎都還停滯于2007年、2008年前后那個當代藝術“井噴”的年代,其個人拍賣紀錄前十位全部成交于2011年以前,在這幾年的拍賣市場上,能出現一件過千萬元的拍品已屬難得。王廣義的作品原本價格就在F4中最低,因此回落幅度也最低,倒顯得很“抗跌”,只是他個人在F4中一直缺乏存在感。比較而言,方力鈞在這幾年的成績算是最好的,2014年秋拍,其1992年作《系列二(之四)》以5948萬港元成交,創其個人最好成績;2015年春拍,1996年作《1996.4》以2168萬港元成交,讓很多不禁發出“廉頗未老”的感慨。然而,這些偶然的兩點依然不能掩蓋整體的低潮。
當藝術圈F4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之時,他們就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言人,他們的作品代表著中國與世界的接軌,他們作品的拍賣成績引領著整個當代藝術市場的走勢,他們的創作風格引起無數后來者的追捧與模仿——凡是署了名的,無論佳作還是敗筆,都能在無知無畏的市場中贏得一個相當不錯的身價。然而現今的藝術圈,F4雖然已是“前輩”級的人物,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堪入典冊,但人氣、財氣卻都大不如前,作品雖仍有一搭無一搭地出現在拍賣市場上,但已經完全失去了左右人心、引領大勢的力量,他們只不過作為曾經的輝煌而在如今發揮著余熱,可堪一書的記錄越來越少,盲目崇拜的追隨者也漸漸離去,其作品無非作為千萬藝術作品中的一個角色而存在,猶如彼時的花樣美男現在也只能忙碌而踏實地尋求機會、養家糊口。
是金子總會發光,是假金子也總有一天會生銹,如今,F4身價不再、身份仍在,曾經是天字號人物再下滑也不會與三流藝術家為伍,藝術史上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他們的身影。但是,他們是否還有一天能散發出真金般的光芒呢?推測無用,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