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春嬌
為了保障學生在校活動安全,指導學生過安全健康的生活,我們對小學生校園活動的安全隱患以及怎樣防護進行了一些探討。
一、小學生校園活動的安全隱患
低年級學生的安全意識較淡薄,沒有自覺規避危險的技能,危險往往伴活動而發生。課間,在學校的教室、走廊、樓梯間,經??吹酵嫠4螋[的學生。電視、報紙、網絡里,經常報道這些活動中出現的傷害事故。那么這些活動中的安全隱患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一是學生上下樓梯時沒有靠右有序行走,有時猛跑,有時在樓梯上隨意停留或跳躍,甚至一步跳躍幾步樓梯。二是擁擠、推搡、勾肩搭背,沒有注意給其他上下樓梯的人讓行。三是把樓梯扶手當滑梯,從上往下滑,這是很危險的一個動作。四是小學生精力旺盛、好玩好斗,攀高爬險,容易將游戲嬉戲升級為逞強打架。他們年齡較小,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常常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中高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點子多,游戲的種類也多,但他們不太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安全游戲,甚至還有些高年級的孩子為了爭“第一”去做些冒險的事情。如有的學生持危險物品扔擲追打,相互嬉鬧,極易發生傷害事故。有些學生課間一堆人層層環抱嬉鬧,玩危險游戲,如“斗雞”游戲(雙手抱住一條腿盤在另一條大腿上,相互撞擊),有的比賽騎車、摔跤,還有的學生在寢室里用紅領巾玩模仿上吊游戲,結果失去了性命,好可惜。當然,危險游戲還包括在危險地帶的玩耍,比如樓梯間的追跑打鬧,個別學生為躲避追趕,爬到陽臺的欄桿上。總之,高處常是險處,窄處常是險處,沒有護欄處也是險處。
二、小學生校園活動的安全防護
針對上述安全隱患,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一是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課堂上,設計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活動和游戲,培養學生避免意外傷害的意識。閱讀“平安童話”,讓學生真切感受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傷害事件,學習“平安導航”中走樓梯、玩游戲,以及與同學友好相處的方法。利用“平安童操”中說一說、做一做、認一認,想一想、玩一玩的方式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內化為安全技能。二是拓展教育渠道。如在樓梯間利用圖片、溫馨提示語告訴學生應該怎樣上下樓梯(上下樓梯能互讓,通道自然就通暢;不要推不要擠,關心別人愛自己;不追不鬧,不急不躁;靠右慢行,安全記牢;拐角相遇互禮讓,不要低頭往前撞)。這些溫馨提示語,親切自然,生動形象,學生易記易行,效果會很好。每學期開學第一個月,開展“會行路、會游戲”的專題教育。然后班級之間比一比,看看哪個班級的學生課間活動最文明、最安全、最有意義。發揮班級“安全小衛士”的監督和管理作用,發現隱患及時向班主任和其他老師報告。
對中高年級來說,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學生自行組織的好玩有趣的游戲占據了孩子們很大一部分課余時間。那么,哪些游戲是安全的?哪些游戲是既好玩又有危險性呢?危險性的游戲危害有多大?游戲時要注意哪些事項?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教學時,我們要給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1)選擇安全的游戲;(2)選擇安全的玩具;(3)選擇適合自己的游戲;(4)選擇在安全的地帶游戲;(5)游戲時量力而為、不冒險逞強。針對學生持危險物品相互嬉鬧采取以下對策:(1)禁止學生持任何物品相互追打扔擲,一經發現,并收繳該物品;(2)嚴禁學生將狗等易傷人動物以及其他危險物品如玩具手槍等帶進學校和教室。針對學生玩危險游戲采取以下對策:(1)明文禁止學生玩“斗雞”等危險游戲;(2)禁止學生課間追跑嬉鬧;(3)禁止學生坐或站在走廊圍欄上或其他危險地帶;(4)不準在易倒的圍墻、柵門或建筑工地旁玩耍。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