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祖梅
摘 要:無論在平常說話還是在讀或寫某些東西的時候,語文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小學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時間段,也是一個奠定基礎的時間段。重要的是,如果想要語文成績有所提高,那就需要把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上來。因為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有所收獲,就要把閱讀這方面當成重點來對待。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聯系;作用;發展
在我們剛剛步入課堂的時候,語文就和我們產生了聯系。然而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在不同的年級教授學生的內容也是不同的。學生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時候,多多少少也會接觸到和語文相關的一些東西。當學生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教授學生的語文知識主要是對字詞進行有效的積累。然而,當學生進入小學中段,也就是三、四年級學習的時候,我們更加注重的是對學生閱讀方面能力的培養。因為學生在小學中段這個時期,更加明白了也更有能力去學好閱讀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們應該選取一些有效的方法來使學生得到閱讀方面有效的鍛煉。那么,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一、努力使學生對閱讀有“感覺”
努力使學生對閱讀有“感覺”,也就是盡可能地使學生對閱讀產生一定的興趣。因為我們大家知道,當我們特別愿意,并且積極主動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是因為我們對某件事情產生了“感覺”,有了進行下去的興趣,使我們樂于去探討、去學習。所以,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方面,我們當前要做的就是想辦法使學生對閱讀這方面提起興趣,使他們主動去閱讀,自愿去閱讀。使學生樂于閱讀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知道,往往一些課內的文章特別的乏味,那么我們應該讓文章變得有吸引力。例如,在講某個作者文章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和學生講一下有關這個作者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生平事跡,特別要著重講一些有趣味性的,學生喜歡聽的部分,這樣學生就會對這位作者產生興趣,同時學生也就有興趣學習和他有關的作品。這樣,對學生的相關學習會有所幫助。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穿插一些互動的小游戲,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語文閱讀課缺乏色彩。所以,就要想使學生的閱讀水平上升到一個高度,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注重課外閱讀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語文書中文章的篇目并不是很多。當然,語文書中有很多對我們有利的東西,學生要做到盡可能地去掌握,并且要有效地掌握一些閱讀的技巧。但是,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只靠書本中的課內閱讀是不行的。我們可以在學生學好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一步學習一些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課外閱讀。當然,課外閱讀的學習不能占用大量的課堂上的時間。課外閱讀這部分,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在放學后進行。然而,學生單獨進行課外的閱讀一定不會有太多的興趣,而且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抵抗誘惑的能力不是很好,所以我們要把學生分成幾個小分隊,并且每個小分隊都要選出一個代表。這樣,每天放學后都要由這個代表來組織其他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習。當然,我們還要有檢測學生課外閱讀成果的方法。我們可以每周都選取一節課來共同展示學生的課外閱讀成果。我們要每一個小分隊都要站起來說明課外閱讀的情況。說明的情況要包含文章中所要表達的重要的內容,一定要真實,不能過于片面。通過這些方面的回答,教師心里就應該有大概的判斷,就會了解到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掌握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后,就會有一定的進步。
三、培養學生“朗讀”習慣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是不錯的,但是有的學生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并不很順暢。除此之外,在學生寫東西的時候運用的詞語也不是很恰當,并且種類也比較少。那么,針對種種現象,我們就要想一些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大聲的朗讀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方法。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會鍛煉他們的語言流暢度。因為往往在默讀或小聲讀的過程中往往不會讀得那么細致,總會讀個大概,這就沒有起到讀書應有的效果。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經常性地叫學生站起來大聲地朗讀課文,只有大聲地朗讀出來了,對文章中的內容才會有更好的了解,使學生養成朗讀的習慣。這樣,就會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一定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夏長國.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提高語文閱讀能力[J].教育藝術,2008(11).
[2]李學勇.試論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2008(15).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