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蘭香
一、教學目標
1.讓家長明白“愛”“規則”“同時給”三個關鍵詞。
2.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方法予以指導,使家長們理解愛和規則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課前準備
1.課件制作。
2.班級家長委員會主任組織,協同老師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
三、教學過程
1.導入部分
家長朋友們,你們好!
自從我們的孩子呱呱落地,我們就給他們無私的愛。無論多累,孩子哭鬧我們都要耐心開導;無論多晚,孩子病了,我們都會立刻帶他們上醫院;無論自己多辛苦,也要盡力給孩子創造好的條件……總之,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無私地愛著自己的孩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一說“愛”。有家長愿意與大家分享一下你對孩子無私的愛的小故事嗎?
2.家長發言(2-3位家長)
師:聽了幾位家長的發言,很受感動。看來大家為了愛孩子,真的是不惜一切。什么叫“愛”?《圣經》里這樣解釋:“愛是恒久忍耐,不求自己的益處,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可是家長朋友們,孩子在我們這樣的愛中,是按照你所期望的成長嗎?有沒有家長愿意舉幾個相反的例子?
家長發言(2-3位家長)時,教師注意引導家長說出沒有給孩子立下“規矩”。
引出“規則”的概念。規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并通過的,由群體里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
提問:請問在座的各位家長,你們給孩子立規矩了嗎?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在規則之下,我們收到了哪些理想的效果,又有沒有副作用呢?
家長發言。
愛,會讓孩子感覺太優越,從而逐漸形成恃寵而驕;純粹的規則,孩子感受到的可能是嚴厲、武斷,而不是規則。
那么,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今天這節課的第三個關鍵詞“同時給”。
在這里,給大家創設一個情景:春天到了,我們帶孩子去賞花。孩子看到漂亮的花,伸手去摘。你看到后,會怎么勸誡他們?
家長暢所欲言。
教師引導出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轉移注意,共同商討,提供選擇,體驗后果等辦法。
3.教師小結
感謝家長們的發言,我來小結一下今天我們這節課。我們要愛孩子,但是要有規則的愛。用愛的方式去給孩子規則,孩子才能感受到規則是愛的一部分。家長朋友們,希望大家在孩子面前多一些愛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方法,愿我們的孩子在我們正確的愛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編輯 孫玲娟